首页 » 互联通信 » 显微镜下不雅观察LM185 芯片内部结构一文带你读懂 LM185 电压基准事理

显微镜下不雅观察LM185 芯片内部结构一文带你读懂 LM185 电压基准事理

装饰工程通讯 2025-01-0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许多电路,例如打算机电源或者手机充电器都须要稳定的电压基准,但是当温度变革时保持电压温度并不是一件随意马虎的事情。

这个时候集成电路LM185就派上用场了,作者查看了这款芯片的裸片,创造一些故意思的事情。

显微镜下不雅观察LM185 芯片内部结构一文带你读懂 LM185 电压基准事理 显微镜下不雅观察LM185 芯片内部结构一文带你读懂 LM185 电压基准事理 互联通信

相同的硅芯片用于三种不同的集成电路,利用眇小的内部保险丝来改变其功能。

显微镜下不雅观察LM185 芯片内部结构一文带你读懂 LM185 电压基准事理 显微镜下不雅观察LM185 芯片内部结构一文带你读懂 LM185 电压基准事理 互联通信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LM185 芯片利用称为带隙基准的分外电路,纵然温度发生变革,也能保持电压温定

这篇文章紧张是关于 LM185 芯片的内部构造剖析。

显微镜下的 LM158 芯片

下面的照片显示了显微镜下的 LM185 芯片,一个很小的硅方块。

底层的硅是蓝灰色的,而顶部的金属线是橙色的。
硅的区域掺杂有各种杂质,以在芯片上形成晶体管、电阻器和其他器件,随着硅的轻微颜色变革,掺杂的变革是可见的,顶部是国家半导体的标志。

LM185 的复合模具照片

LM185 供应三种变体,LM185-ADJ 是可调电压基准。

统共有三个引脚:一个是掌握电压的反馈引脚。

LM185-1.2-N 是一个双引脚器件,称为“微功率电压基准二极管”,类似于供应 1.235V 的齐纳二极管,但性能更好(更低的功耗、更少的噪音和更好的稳定性。

末了,LM185-2.5-N 供应了一个 2.5V 的基准电压。
这三种变体基于相同的硅芯片。
后两者具有内部连接的反馈,以供应固定电压而不是可调电压。

接下来的部分描述了芯片的各种组件是如何由硅制成的,以及它们是如何涌如今芯片上的。

NPN晶体管

下面的照片显示了 LM185 中一个晶体管的特写。
硅中的黑线和稍有不同的色调表示已掺杂形成 N 和 P 区域的区域。
白色区域是硅顶部芯片的金属层——它们形成连接到集电极、发射极和基极的导线。

裸片上 NPN 晶体管的构造

照片下方是一个横截面图,解释了晶体管的布局办法。
除了你在书中看到的 NPN 三极管之外,还有很多其他东西,但如果你仔细不雅观察“E”下方的垂直横截面,你会创造形成晶体管的 NPN。

发射极 (E) 线连接到 N+ 硅。
其下方是连接到基极触点 (B) 的 P 层。
在其下方是(间接)连接到网络器(C)的 N+ 层。

输出晶体管(下图)比其他晶体管大得多,并且具有不同的构造,以支持芯片的大电流输出。
它有多个用于发射极和基极的互锁“指”,被大集电极包围。

LM185 芯片中的大电流 NPN 输出晶体管,标记了集电极 (C)、基极 (B) 和发射极 (E)

PNP晶体管

你可能认为 PNP 晶体管与 NPN 晶体管相似,只是交流了 N 和 P 硅的角色。

但由于各种缘故原由,PNP 晶体管具有完备不同的构造。
它们由一个小的圆形发射极 (P) 组成,周围是一个由集电极 (P) 包围的环形基极 (N)。

PNP 晶体管 与 NPN 晶体管的垂直构造不同,水平(横向)形成了 PNP 三极管。

下图显示了 LM185 中的一个 PNP 晶体管,以及显示硅构造的横截面。
请把稳,虽然基极的金属触点位于晶体管的边缘,但它通过 N 和 N+ 区域电连接到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有源环。

LM185 芯片中的 PNP 晶体管,标记了集电极 (C)、发射极 (E) 和基极 (B) 的连接,以及 N 和 P 掺杂硅。

基极在发射极周围形成一个环,而集电极在基极周围形成一个环。

电阻

电阻是仿照芯片的关键元件,不过 IC 中的电阻很大且不准确,不同芯片的电阻可能相差 50%。

仿照 IC 的设计只有电阻的比率很主要,而不是绝对值,由于比率险些保持不变。

下图显示了两个并联电阻,其他电阻具有锯齿形形状,以便将更长的电阻安装到可用空间中。

LM185芯片内部的电阻,电阻是两个金属触点之间的一条 P 硅

电容

电容由硅顶部的金属板组成,由充当电介质的薄氧化层隔开。

电容在集成电路上相称大,是该模具上最明显的组件。

下面的电容包含多个圆形图案,这些可以是掺杂硅区域,个中两个区域之间的结供应额外的电容。

芯片上的电容

保险丝

保险丝许可在制造后改变芯片的电路。

LM185 利用保险丝有两个缘故原由。
首先,保险丝可以增加或去除电阻,从而许可调度电路以得到更高的性能。

其次,保险丝改变了 LM185-1.2-N 和 LM185-2.5-N 变体之间的反馈电路。
(LM185-ADJ 版本须要的变动比熔断器支持的要多,因此须要对金属层进行一些变动。
例如,它连接了三个焊盘而不是两个。

保险丝附有两个金属焊盘,在封装芯片之前,探针可以打仗焊盘并施加大电流来熔断保险丝。

第一种保险丝是用一小条金属汽化来断开电路的,就像大型保险丝一样。

第二种类型的熔断器是“反熔断器”,它具有相反的行为:在施加高电流之前它不会导通,此时它变成导通的。

反熔丝可以由齐纳二极管构成,将其短路的过程称为“齐纳击穿”。
高电流利过结形成金属尖峰,使其永久导电。
下图显示了涌如今裸片上的保险丝和反保险丝。

芯片上的保险丝和反熔丝,触点最初有更多的金属,作者用酸打消了模具上的粘液,它溶解了一些金属

IC电路:电流镜

有一些电子器件在仿照 IC 中很常见,但起初可能看起来很神秘,电流镜便是个中之一。

你可以用一个大略的晶体管电路,电流镜“克隆”电流的多个副本。

以下电路显示了如何利用三个相同的晶体管实现电流镜电路。

参考电流利过右侧的晶体管。
(在这种情形下,电流由电阻器设置。
)由于所有晶体管具有相同的发射极电压和基极电压,因此它们供应相同的电流,因此左侧的电流与参考电流相匹配。

电流镜电路。
左边的电流复制右边的电流

电流镜的一个常见用场是更换电阻。
在之前已经说过了 IC 内部的电阻器既大又不准确,以是尽可能利用电流镜而不是多个电阻器来节省空间。

此外,与两个电阻产生的电流不同,电流镜产生的电流险些相同。

交互式芯片

为相识释组件是如何形成芯片的,下面的芯片照片和事理图是交互式的。

交互式芯片图

交互式芯片事理图

由于LM185的三个变种略有不同,以是不得不将三个事理图组合起来形成上面的事理图。
赤色元件只有LM185-ADJ,绿色元件在LM185-1.2-N,蓝色元件在LM185-2.5-N,青色元件在后两个芯片。
紧张差异在于反馈电路,但也有其他差异。

带隙参考的事情事理

从 IC 产生稳定电压的紧张问题是芯片的参数会随着温度的变革而变革。
带隙电压基准常日用于创建与温度无关的电压基准。

诀窍在于它有一个电压随温度低落而另一个电压随温度上升,如果精确组合它们,你将得到随温度稳定的电压。

要产生随温度低落的电压,您你可以将恒定电流利过晶体管并查看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称为 V be。
下图显示了该电压如何随着温度升高而低落。
左边,线击中硅的带隙电压,约 1.2 伏。

晶体管的 Vbe 与温度的关系

如果你以这种办法设置第二个晶体管但电流较低,你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但电压 V be曲线低落得更快。

不过这彷佛没有什么用,,由于我们须要一个随温度升高的电压。

但诀窍是:如果你减去两个 V 的电压,则差异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由于线路之间的间隔越来越远,该差称为ΔV be。

下图显示了两个不同晶体管的 V be曲线,你可以看到曲线之间的差异 ΔV be如何随温度增加,纵然两条曲线都随温度减小。

带隙参考电压:两个晶体管随温度变革的 Vbe

带隙参考的末了一步是将 V be和 ΔV be组合成精确的比率,因此结果随温度变革。

事实证明,如果这些值与硅的带隙电压(约 1.2 伏)相加,则 V be的低落和 ΔV 的增加被抵消。

不才图中,增加 10 份 ΔV be是精确的比例,精确的比率取决于特定的晶体管。

下图中要把稳的主要一点是,随着温度的变革,V be +nΔV be保持不变 - 蓝色 ΔV be线的顶部保持在带隙电压。

通过将 ΔVbe 的倍数与 Vbe 相加,无论温度如何,都能达到带隙电压

在LM185中,关键晶体管是Q10和Q11,个中Q10有10个发射极并联,以是每个都有1/10的电流。

因此,如果你将相同的电流馈入两个晶体管,则 Q10 的 Vbe电压低于 Q11,如上所述。

要把稳,Q10 分为两部分:Q11 上方的一半和 Q11 下方的一半。
这种布局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由于芯片上的温度梯度引起的潜在偏差。

Q10 的一半会比 Q11 更热,一半会更冷,因此差异将被抵消。

晶体管 Q10 和 Q11 是带隙基准的关键,Q10 有 10 个发射极,因此每个发射极的电流是 Q11 的 1/10。

带隙基准如何在 LM185 中实现

下图显示了带隙基准是如何在 LM185 中实现的。
晶体管 Q10 和 Q11由于其相对尺寸而具有不同的 V be电压,这些电压的差异 (ΔV be ) 在 R7 上产生。

由于相同的电流流过 R6、R7 和 R8,根据欧姆定律,R6 上的电压将为 4ΔV be,R8 上的电压将为 6ΔV be 。
因此,R6、R7 和 R8 的组合将 ΔV be乘以11。
同时,Q14 具有自己的 V be。

LM185中的带隙电路

将右侧的电压相加得出 V be + 11ΔV be,其设计用于匹配 1.2 伏的温度稳定带隙电压。
因此,如果反馈输入和 V+ 之间的电压为 1.2 伏,则电路将达到平衡。

如果电压不是 1.2 伏(上面有提过),Q10 和 Q11 将通过不同量的电流。
由于电流镜(Q12 和 Q13)试图将相同的电流馈入 Q10 和 Q11,因此任何差异都会在缺点输出中显示为电流。

该偏差电流被放大并掌握输出晶体管,调度电压,直到反馈电压规复符合哀求。
因此,纵然温度发生变革,电路也能保持所需的电压稳定。

结论

文章有点长,虽然按照当代的标准, LM185 不包含那么多的组件,但它供应了一个稳定、稳压的电压基准。
除此以外,LM185 还有一些功能,例如利用保险丝来提高性能和发卖变体芯片,还解释了带隙电压调节器的事理。

以上便是本日的分享,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我呀。

图片来源于小红书

相关文章

4月1日起日本实行商标和专利证书电子化

日本特许厅(JPO)将停滞向利用电子申请系统的用户颁发纸质的专利、实用新型、外不雅观设计和牌号注册证书。自2024年4月1日起,日...

互联通信 2025-01-05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