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家居 » 产品迭代速度跨越腾讯印象笔记唐毅做对了什么?

产品迭代速度跨越腾讯印象笔记唐毅做对了什么?

装饰通讯 2024-12-30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任务编辑 | 胡铁花

21世纪,德鲁克预言的“知识大爆炸”时期准期降临。

产品迭代速度跨越腾讯印象笔记唐毅做对了什么? 产品迭代速度跨越腾讯印象笔记唐毅做对了什么? 智能家居

企业的管理者们每天除了要搪塞无休止的激烈竞争,还要不断学习地球上涌现的各种具有商业代价的新知识。
知识的流利也越来越无疆界。

产品迭代速度跨越腾讯印象笔记唐毅做对了什么? 产品迭代速度跨越腾讯印象笔记唐毅做对了什么? 智能家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新的知识包含新的信息、资源、能量。
商业的战役如今已是知识的战役。

而知识大爆炸,直接导致了管理者们的“大脑大爆炸”。

这个世纪的人类,大脑容量的提升速率远没有天下上知识数量的增加速率更快。
尤其是企业的管理者,担负着社会与经营的任务,在知识的战役里,他们的大脑能装下更多知识,把知识转化为综合实力的概率就越大,比竞争对手“活”得久一点的希望就越大。

知识亟待被管理,管理者的大脑亟待被拯救!

会做条记的人都知道,条记便是人的第二大脑,就像大家喜好条记侠,便是由于它有这样的功能,再也不用担心听完课记不住内容了。

在这样的时期大需求下,人们急需一个云真个“第二大脑”。
正好在条记的阵营里,环球家喻户晓的印象条记从出身之初就秉承着这一义务。

在环球市场上,印象条记还有另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Evernote。
十几年前,Evernote发财于硅谷,2012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印象条记品牌正式出身。

本来,Evernote该当上演一场类似其他外企一样,在中国本土钻营发展、受挫、求变的故事,脉络和结局彷佛已经了无新意。
但是2015年,由于唐毅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到来,这个故事开始走向了完备不同的“本地化落地”的情节。

故事是这样的。
2018年,印象条记为了更好地做事中国用户而进行了重组,成为中方控股的中美合伙独立运营实体,并得到“红杉宽带跨境数字家当基金”首轮数亿元公民币投资,唐毅担当董事长、CEO。
此后,印象条记连续两年收入翻番,进入高速发展周期。

唐毅做对了什么?创业精神?顶层设计?产品创新?组织创新?成本推手?

5年的韶光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入局者唐毅又是如何演绎关于印象条记的速率与激情的?

一、别人身上的宿命,印象条记没有复制

即便距今已有三年旁边,但唐毅回顾起2017年那一场决定命运的会谈时,难掩那股愉快劲儿,乃至感情中还夹杂着些许光彩。

会谈紧张环绕Evernote中国区的地位问题展开,唐毅的目标极度明确——让印象条记从美国总公司分拆出来,独立运营,并且要中方控股。

这样大胆的操作,就算放在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外企发展史里来核阅,也实属罕见和惊人。
乃至有媒体直接将此事称作“外企3.0时期”的开端。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是环球化进入新期间之后的一种一定征象,也绝不仅仅是中国市场的个案。

一方面,技能、人才、成本等商业要素的环球化配置和整合,达到了更高水平;另一方面却是,由于各紧张区域市场的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市场地位此消彼长,企业间的竞争和抵牾越来越无法回避。

个中尤以天下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也便是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纠葛为甚,期间发生了“棱镜门”、“去IOE”等等事宜,网络安全的干系话题受到空前关注,这正是会谈之以是会涌现的时期大背景。

而从微不雅观层面来看,早在2015年11月唐毅加入Evernote任中国区总经理的时候,便有数据显示:Evernote当年的环球注册用户达1.5亿,中国区的用户占频年夜致为10%。

无论是用户量还是付用度户量,中国区的业务都已经是仅次于美国本土Evernote的环球第二大业务市场;更主要的,中国区市场发展速率惊人,犹如环球经济的大多数细分领域一样。

这个时候,带着北京人身上不吝和达不雅观特点的唐毅,人如其名,毅然跳进时期浪潮里。

唐毅曾是K&A Ventures的风险投资人,在通过Evernote数轮口试后,还未决定是否入职的时候,他想先找Evernote的投资人聊一聊,就这样他与宽带成本董事长田溯宁相识了。

宽带成本和红杉成本都参与过Evernote从前间的几轮融资。
2015年,红杉成本和宽带成本宣告,未来将联合组建中美数字经济跨境家当基金(以下简称红杉宽带),个中一大目标便是帮助美国企业以更合理合规的公司架构在中国实现业务扩展。

当时,田溯宁对他说,Evernote在中国须要的是超越中国分公司的观点。

听完田溯宁所说的观点,唐毅的心中像是埋下了一颗种子。
这个观点背后的巨大张力,匆匆使唐毅决心将其变为现实,这恐怕也是他选择入局创业、独立运营的最大动机。
按他自己的说法来阐明:

“我对职业经理人本身没什么兴趣,当初想去Evernote便是奔着这件事去的。

这是一个伟大的构想,一样平常人不敢想象,在构想落地的过程中,所有的难度都在细节里。

不过,如今再转头去看,无论是机遇把握,还是会谈技巧,唐毅的打法全都恰到好处。
他也绝不造作地表示,自己对付当年那场会谈的机遇选择,是多么的准确、敏锐、到位,他说:

“那时候没签,再今后就很难了。

时期的大背景也是如此——天下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和天下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贸易关系也在之后的几年错综繁芜。

前瞻性、对大环境的敏锐、对会谈对手的深度理解,这是唐毅捉住机遇,及时高效推进会谈进程的3招杀手锏。

而在实行环节,他以为最主要的一点在于极强的目的性和决议确定性,要办理在中国上市的统统障碍,包括股权架构、知识产权、独立决策。

“这事既然要干,那结果只有0或1,没有妥协空间。

二、更敏捷,更本土,更与自己较劲

1.做企业,布局要沉稳,命脉要握紧

在诸多成分的共同推动下,困难的会谈陆陆续续进行了大半年,涵盖了源代码、知识产权、股权架构、管理决策权、勉励制度等等一系列问题。

终极,协议在2018年1月1日生效。

“拆得很干净,没留小尾巴!

印象条记得到了新生。

同年6月6日,印象条记正式对外宣告从Evernote分拆独立,唐毅任董事长和CEO。
全体2018年上半年,印象条记都在和Evernote做代码迁移的各类支配,规模近2000万行。

分拆独立后的印象条记很快就拿到了红杉宽带的A轮融资,Evernote摇身一变,成了印象条记的股东,并和成本方、管理团队均衡持股,且三方在印象条记的董事会上各占一席。

印象条记成为中方控股的本土科技公司,也在2019年6月顺利拿到了ICP牌照,现在的印象条记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紧张目的是进行股权构造上的优化,调度实际掌握人。
这轮融资后,管理团队将成为最大股东,以全面知足A股上市的干系规定。

然而,真正的故事是从2018年1月1日才刚刚开始。

当时全体Evernote中国区的员工才二十多人,且未设产品经理岗位,因此,组建技能研发和产品团队,是唐毅操盘重组后的印象条记所做的第一项重大举措。

当年3月,“印象研究院”成立,常诚出任该机构卖力人,主打印象条记产品核心技能的研究;险些与此同时,产品副总裁刘璨入职, 而印象条记上岸中国后的第一位员工——岳峰也攫升为研发副总裁,印象条记的产品与研发团队正式组建。

产品与研发团队的组建是印象条记重组的核心流程,也可以说是印象条记创业之路上的关键一步。
从此,印象条记这样一家本来就有着光鲜硅谷基因的中国科技公司,在本地支配上了一只“发动机”,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时至今日,恰好过去了30个月,和过去比较,印象条记在产品迭代和本土创新等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革——

印象条记APP共计自主完成了近400次升级发版,险些均匀每个事情日都会进行客户端发版,这绝对算得上一个很高频的发版节奏了(腾讯47.8%的产品迭代周期在一周,靠近20%多是在两周之内);

定位内容平台的印象识堂版块、智能硬件“EverPEN”(条记侠注:印象条记旗下智能产品——印象笔)、“EverSCAN”(条记侠注:印象条记旗下智能产品——印象扫译笔)、主打B端用户的印象团队全新APP,以及嵌在印象团队里的全新编辑器“超级条记”等等功能模块陆续上线;

而针对中国本土用户习气的适配和创新迭代,就更加数不胜数。

公司的员工构成中,产品研发职员的比重占大约75%,这对“成立8载,创业2年”的印象条记而言,绝对称得上一个惊人的比例了。

2.做产品,先冲动自己,再冲动用户

从出身之日起,印象条记就带着硅谷基因,是一家明显的技能型公司里,但唐毅本人却仍旧固执的对所谓的产品“艺术属性”念念不忘。
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可以被视作他为印象条记构建的一套代价不雅观——“想要冲动别人,先要冲动自己。

印象条记的产品调性源自硅谷,简洁明快、轻盈高效、干练镇静的要素是骨子里的,这部分特质即便在分拆独立后的新征程里,依然被坚守乃至被发扬光大。

印象条记正在高速进化,从最初的一款条记类效率工具产品逐渐蜕变成涵盖个人、企业团队、内容平台、智能硬件的综合性知识管理做事平台。

印象条记也正在帮助人们记录生活、记录事情,承载影象。
成为国人“第二大脑”的初心和3亿人首屏运用的愿景,被授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进化的源头仍旧是基于品牌和技能的积累。

唐毅说:“不管是品派司样生态,还是一系列核心技能的研发能力、最新技能的迭代速率、数据安全、数据隐私、可用性、可靠性,我们可以说是站在了一个巨人的肩膀上。

他补充了一句:“我们最大的仇敌是自己。

三、兼收并蓄,东西结合,在平衡中发展

巨人的肩膀可遇不可求,但每每利弊参半,危急四伏。
这一点,从无数外资互联网公司折戟中国市场的历史中就能很明显地看到。

比较之下,唐毅带领印象条记所选择的入场办法,至少是最大程度地剔除了被支配感,把主动权牢牢握在了自己手里。

但只有这些,还不足。
精确的方法论和推导流程并不虞味着就一定能成功,只是提高了成功的可能性。
在中国,须要从更多的层面来将成功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下去。

1.商业模式持续优化

在商业模式上,今年以来,印象条记的布局节奏已经明显加快。

印象条记的紧张收入以个人付用度户的订阅业务为主,收入占比约80%,其余还有一些智能硬件以及周边产品的收入贡献,总体上看,这是一个范例的面向C端用户的SaaS模式。

在成绩上,截止2020年上半年,印象条记的收入规模比较两年前独立时已翻了4倍,连续两年收入翻番。
在用户的订阅转化率、老用户续费率等核心指标能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形下,通过新增用户的获取,可以担保相对可控的收入增长。

2.产品理念+产品生态

依托天下工厂,智能硬件的本身并无难度,难的是要不要做、要做什么、如何融入现有印象条记的产品生态体系。

唐毅将其意义阐释为“第二大脑”主要的体验赞助,没怎么犹豫就做了。
今年年内,还将在已有的两款产品之外,再发布2~3款新的产品。

今年7月,印象条记推出了面向B端企业级用户的独立APP“印象团队”,可以算是企业级知识管理做事市场上的一匹已经“不算多黑的黑马”了。

印象条记永久不做文档、不做会议,只聚焦于协作,载体则可以是包含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很多样的。

印象条记正在搭建的内容平台“印象识堂”,现阶段更多只是考试测验或是占位,但也在“第二大脑”的语境。
移动互联网时期的各种运用在争抢的,与其说是用户数量,倒不如说是用户韶光。
以高代价信息为基,印象识堂有成为“韶光杀器”的希望。

印象条记在产品深度之外所加强的广度,使印象条记变成一个“印象家族”的产品群,里面会有大量的小程序,用完即走。
声音记录、笔墨记录、图片记录、视频记录,记录就用印象条记。

这贴合了印象条记的产品实质,是工具和内容的稠浊体,是基于内容的工具,同时也是基于工具的内容。

3.造就独特企业文化

愿景驱动、结果导向、匠人精神,是印象条记在管理风格和企业文化层面的三大特质。

从硅谷原生企业中独立出来的印象条记,难免受到硅谷基因的影响。
这种类似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实际上也是双刃剑。

唐毅说:“对付硅谷文化里的一些精良特性,比如平等、透明、工程师文化等等,我们欢迎并且积极采纳,对付中国互联网文化里的精良特质,比如强实行力、高效率之类的也会拥抱。
我们兼收并蓄,该扬的扬,该弃的弃。

企业做着做着,终极呈现给外人的形象都会变成创始人的样子容貌,这样的例子在商业天下里不胜列举。

唐毅说,他是天秤座,从小在北京的胡同终年夜,一贯就是非常兼收并蓄;他是学习成绩非常好的“愤青”,也对硬核科技、人文艺术同时有着浓厚兴趣;后来进入职场,无论是做外企高管还是投资人,亦或是现在创业,始终对B端和C真个买卖等量齐观,没什么个人偏好。

天秤座的他是天生的平衡高手,但绝不是被动的平衡,而是主动平衡;不是在平衡中求妥协,而是在平衡中求发展。

印象条记已经官宣,其布局A股市场IPO的新一轮融资正在进行中,据称,这同时也是其准备上市前的末了一轮融资。

“现金流很康健,我们不缺钱。
”以唐毅的性情和印象条记的气质,不会选择高调地拿钱去做推广、拉新增、搞匆匆活,就像这两年来,印象条记的全部用户增长也险些全都来自自然增长一样。

最近的唐毅很喜好给别人安利《乐队的夏天2》里的话题乐队“五条人”,他以为五条人在阐明自己做音乐的初心时曾说过的一句话,切实其实说到了他的心田里:

“为了名和利,也为了更多人听到我们的歌曲。

为什么要做印象条记,他和这支乐队想得完备一样。

文章为作者独立不雅观点,不代表条记侠态度。

标签:

相关文章

炊火成都:早市里的生活气息

央广网成都11月2日( 王颖 昌思荣)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办法,是去看它的菜市场。一座城市的菜市场每每是丰富又分外受人宠爱的。成都菜...

智能家居 2024-12-31 阅读0 评论0

浙江荧光增白剂OB批发

荧光增白剂为什么会涌现这种情形,缘故原由有两点,第一是环保压力比较大,国家政策对生产型企业管控比较严,现在禁止利用煤,但是天然气的...

智能家居 2024-12-31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