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业务部门归属未定,第十批国采启动在即,老产品和新产品在运营等方面均存在亟待办理的问题,但公司始终没能给出办理方法,我们这些员工已经不知道该做什么了。”近日,21世纪经济宣布收到百特医药内部职员的爆料。
爆料者称,一方面,百特葡萄糖腹膜透析液是否选择努力入围国采仍在迟疑不决,担心中选之后,产品收入会大幅降落,而不中选又很难担保产品销量;另一方面,在部分产品进入集采后,百特也在进行产品的更新替代,但新产品像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的产能却无法知足市场需求,引起全国多地患者的投诉,备受媒体关注。
“即便医保部门已经对我们公司的人进行了约谈,但目前情形仍未得到改进,患者一贯在投诉。”上述爆料者称,让人迷惑的是,一边是即将进入集采产能过剩的老产品,一边是供应短缺的新产品,到底是百特的供应链涌现了问题,还是百特管理存在问题?作为员工已经不知所措。

针对上述质疑,21世纪经济宣布第一韶光求证了百特内部干系人士,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答。
不过,谈及集采产品利润下滑的问题,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卫生康健法学教授邓勇在接管21世纪经济宣布采访时表示,集采对药企而言,由于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行业内部已经进行了一轮企业和产品的洗牌,面临寻衅与机遇并存的局势。
“集采会使得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不合理的药品价格水分被挤出,通过降落中间环节不必要开支,获取巨大的发卖市场;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匆匆使药企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推出创新药,推动医药行业形成家当集群和规模化生产。”邓勇称,集采“以价换量”实际上对部分企业而言面临一种决议,选择争夺院内市场还是院外市场的方向将会更加明显,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讲其定位将会更加明晰。
但企业究竟该如何做好计策调度应对当下现实寻衅?这也成为摆在百特面前的一道难题。
进亦忧,退亦忧
患者、医院、药企、医保部门环绕药价展开的博弈,险些贯穿了中国医改的全体进程,目前九批国采在担保基本补给、匆匆进民生福祉、推动三医联动改革、促进医药行业康健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主要浸染。
自2018年“4+7”带量采购以来,我国积极推进药品采购改革,经多年努力,药品集采已逐步实现常态化、制度化。五年多来,我国累计开展九批十轮国家集采,共纳入374个品种,均匀每批约中选41个品种。
随着第九批国采的全面落地,市场对第十批国采的关注度也在持续提升。日前,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加强区域协同 做好2024年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的关照》,以完善医药集中采购制度,推动集中带量采购事情提质扩面。
对付医院而言,集采冲破了医药发卖真个潜规则,将医师收入合法化、阳光化。在患者层面,集采使他们能够吃得起药、看得起病,能以比较低廉的价格用上质量更高的药品,减轻了患者的包袱。
然而,在企业端,部分企业存在困难选择的情形。上述爆料者称,百特的葡萄糖腹膜透析液自上市30多年来,一贯是公司最大的利润来源,占公司发卖额的50%,以一己之力撑起了这家公司半边天。但目前第十批国采来临之际,百特仍在摇摆不定,担心入围之后,产品收入会降落60%乃至以上,而不入围又无法担保产品的销量。
21世纪经济宣布把稳到,此前,葡萄糖腹膜透析液进入过集采,但2022年广东联动16省带量采购时该产品又选择退出,导致其发卖额直接下滑30%以上。
实际上,也有一些产品存在中选之后又退出的情形。在部分省市地区的集采平台上,也公开了药企退出采购的缘故原由,一样平常包括:生产本钱上涨、产品未发生交易、停产、生产线调度、原材料短缺、品种计策调度、环保问题等。总结而言,其缘故原由有基于收益考量的,有受制于环境等客不雅观成分的,也有监管方面哀求的。
“实在对企业来说很难完备躲避集采,企业参与集采时,虽然价格有所降落,但能够担保一定的市场霸占率,营销本钱也会因此进一步减少,对降本增效有一定的推动浸染。”医疗计策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向21世纪经济宣布表示。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资人王宏志也向21世纪经济宣布表示,干系数据显示,国采中选产品均匀贬价超过50%,但这并不虞味着企业的利润一定会低落。集采之后少了代理商的层层加价以及企业的营销用度,只管企业收入有所降落,但利润常日不会有太大影响。在完成集采之后,企业要有最基本的左券精神,积极兑现签约内容,这就哀求企业在投标时就做好自身产能的评估事情。
断供问题至今未办理
在葡萄糖腹膜透析液进入过集采导致利润下滑后,百特也推出了新产品希望为古迹带来增量。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便是百特押宝的另一款产品,这是供尿毒症患者利用的新药,须要每天利用。
“但由于公司广州生产厂断供,自今年开始,该药供应问题已经引起多地病人的投诉。”上述爆料人称。
对此,21世纪经济宣布致电百特方面问及该药产能问题,但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回答。
对罹患终末期肾病的患者,目前医学上只有三种办理方案: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根据官方表露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国在透腹膜透析患者156645人。上海透析患者大约2万人,个中腹透患者大约占1/3,7000人旁边。“在腹透液方面,百特的市场占比整体上超过60%。每个地区的占比不一样,上海市场比例更高。”百特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宣布表示,然而,现实是百特的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供应不敷实际需求的50%。
梳理发现,去年3月,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正式纳入医保目录,但从去年10月开始,该产品的供应就涌现了问题。
今年4月,百特方面在接管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该药品有些供不应求,由于这个产品从去年进入医保后,受到浩瀚肾友的关注,工厂还在扩容生产线当中,可能和常规的葡萄糖赞助液比拟起来,供货韶光会长一些。
对此,赵衡认为,紧张还是企业存在产能不敷的问题,企业在参与集采时要与厂商提前沟通,如果确实不能知足就不能报那么多的量。如果这一情形永劫光没有得到改进,企业很可能会受到干系惩罚。“长远来看,我相信在全体过程中会有比较大的调度,对企业而言,知足不了产能就不应参与;对医保部门而言,也会持续推出干系举措促进问题的办理。”
事实上,医保部门已经采纳了许多方法来确保解决议确定供问题。比如,第八批国家集采涌现了每个品种在每个省的供应企业由独家供应转换到“一主一备”乃至“一主双备”(即一个紧张供应商,两家备选供应商)的新规则。今年2月,国家医保局又表示“鼓励医疗机构积极反响供应问题,中选产品供应不充分时可启动备供产品和非中选产品补充供应”,将非中选产品也纳入补充范围。
根据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CMEI)短缺数据库,2019-2021年间,828家样本医院报告集采中选品规药品短缺频次为12170次。
“从数据上看,均匀每家医院一年有五次旁边的断供报告,比较整体的采购规模而言,虽不算多见,但依然须要引起重视。”邓勇强调,在企业层面,哀求其违背企业利益不合常理,因此紧张是做好产能评估,防止过高报告,或寻求互助,例如签订委托生产合同等增加供给。此外,非中选产品目前也有补充空缺的机会,这都须要企业发挥能动性、创造性。
分拆还是***?
任何一个“走出舒适区”的变革都会带来阵痛,集采的常规化落实也使得企业不得不面临转型需求。
有券商医药行业剖析师对21世纪经济宣布表示,自集采正常履行以来,在中国市场布局的多数企业都在办理“生存”问题,而胜出的已经企业摸索出“集采生存法则”,同时将更多的重点放在了“发展”问题上。行业转型是一定,“适者生存”,这也推动了不少企业不得不进行计策调度。
百特财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公司收入35.92亿美元,个中肾脏照顾护士业务收入11.02亿美元,占总收入的30.7%,是百特第二大业务。百特在一季度财报中表示,百特的医疗产品和治疗以及肾脏照顾护士部门在固定汇率下均实现了中等个位数增长,这一强劲增长帮助抵消了百特医疗系统和技能部门的高个位数低落。
然而,肾脏照顾护士业务部门的终极归属却始终未定。上述爆料人表示,“公司一会拆分,一会收购,一会管理层变动,再这样折腾员工真的受不了。”
21世纪经济宣布创造,百特正考试测验对其肾脏照顾护士业务进行变革。2023年1月,百特发布公告称,操持在未来的12~18个月内完成对肾脏照顾护士和急性治疗部门的拆分,将其作为一家独立上市公司。同年7月,百特宣告新公司的名称为Vantive,估量将于2024年7月或更早推出。
不过,今年3月百特提出,与最初想法有所不同,其正在探求潜在的***交易,而非此前宣告的分拆上市。同时指出,无论终极选择何种办法,公司都将在2024年下半年完成对肾脏照顾护士业务的分拆。在今年5月初发布一季度财报时,百特再次对此进行了强调。
无论终极结果如何,对百特的肾脏照顾护士业务来说,降本增效是其破局的关键。王宏志认为,对付企业而言,面对寻衅无非有两种选择,一是本钱事先,二是研发能力强。本钱事先策略在其他行业较为常见,但在医药行业此前一贯被忽略,带量采购之后这种策略越来越成熟。而研发能力强实在便是进行差异化竞争,加强创新药布局。
赵衡也表示,要想打破发展困境,企业首先要降本增效。由于入围集采的产品价格已经固定,企业就须要有效掌握本钱,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企业也要开拓新产品,入围集采的产品一样平常不是下一代产品,只有升级换代的创新产品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面对寻衅,企业首先可以提高规模效应,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落单位本钱,从而提高利润贡献率;其次,通过产品构造转型升级,提高药品质量,加快推进产品的同等性评价事情,勾引产品构造升级;再次,改进发卖模式,通过降落医药企业公关、发卖及压款等交易本钱,提高医药流利效率。此外,企业还可以参与集采外市场,通过差异化产品或做事保持一定的发卖规模,同时也可将业务拓展到国际市场,以分散风险。”邓勇说。
更多内容请***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