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正当海内新能源车企“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零部件供应链的“大后方”里也是忙得热火朝天。
在山东利信新材料有限公司压铸车间内,11台280吨到2500吨不等的压铸机不间断“吐”出压铸部件,经由员工精整运往精加工车间。在一套全自动切削、打磨、抛光、检测流程后,千余个压铸件“洗面革心”,成为变速箱壳体、底缸体、凸轮轴支架等汽车零部件,等待“驶”入千家万户。
“拿市情上利用的1.5T高功率发动机举例,我们每个月可生产2万多件这样的产品。”山东利信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永利说。

在业界中,利信有着很高的有名度。自2013年出身于中国再生铝资源基地山东临沂以来,十余年爬坡,跻身中国再生铝企业第一方阵。
“最初,公司只生产铝合金锭、铝合金棒等最大略单纯的产品。韶光一久,附加值低、市场依赖性大,不利于公司长效发展。”在王永利看来,过去的发展上风也可能会成为未来发展的阻碍,如何摆脱这种依赖,利信欢迎着磨练。
机缘巧合每每造就命运的迁移转变。2018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履行新旧动能转换、“腾笼换鸟”等一系列供给侧构造性改革举措。王永利带领利信捉住了这场机缘,瞄上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领域。
同年,利信成立新材料公司,购入压铸机、数字加工中央等紧张设备,上线年产5万吨高端精密铝合金零部件项目,打造从原材料供应到成品精加工的家当基地。
“依托之前的年产10万吨铝合金熔炼项目,可实现铝液直供,省去耗能大的原铝熔炼、调度身分等工序,减少天然气花费,掌握环境污染。”王永利先容,此项目可根据订单生产符合哀求的新能源汽车、5G电子构造件、航空、高铁、船舶等精密铝合金零部件产品。
过去,北方地区一贯没有大型压铸模具企业。2020年,利信自主开拓年产200套精密成型模具项目,补充了北方铝压铸模具的开拓生产空缺。“节省采购、运输、维修等20%以上的综合本钱,补上生产链条的关键技能环节。”
凭借再生铝的循环利用这条转型路径,利信在高手如林的铝企中实现了突围,打了场俊秀的“翻身仗”。如今,以利信为圆心,临沂罗庄东南部崛起了一座新材料家当园,年产值达16亿元,实现从铝资源二次利用——铝液直供——压铸模具开拓——铝合金产品深加工的短流程发展模式。
今年年初,一声“振兴罗庄、重回千亿”喊的是气势磅礴,信心十足。临沂市委布告任刚在动员大会上提到,“正是一代代企业家薪火相传、一起向前,才积累了深厚的工业秘闻,形成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工业基因。这是振兴罗庄最大的底气、最深厚的根本、最宝贵的财富。”
1997年,王永利从黑龙江回到临沂,这位笑称自己是“东北终年夜的山东人”在临沂找到了创业地。在王永利看来,曾经生活过的东北与现在安家的罗庄,都曾因工业辉煌,也同样面临过转型阵痛。作为企业家,他对政府的决心与行动深有感触。
“各级政府供应良好创业平台,拥有丰富的再生资源上风,再加上企业自身的创新研讨和市场开拓,这是罗庄铝业做大做强的秘笈。”机缘造就迁移转变,态度造诣一座城市的未来。王永利相信,罗庄“重回千亿”不但是一句口号,“利信将大力引进技能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铝深加工家当,打造临沂铝合金深加工基地和家当转型升级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