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包括哪些零件
你这么问太笼统,你得问具体什么设备上的电子元件。电子元件大概分为这几类
1、电阻器。
2、电容器。

3、电感器。
4、变压器。
5、半导体。
6、晶闸管与场效应管。
7、电子管与摄像管。
8、压电器件与霍尔器件。
9、光电器件与电声器件。
10、表面组装器件。
11、集成电路器件。
12、电子显示器件。
13、开关、接插件。
14、继电器、光电耦合器器件。
计算机电子元件的组成及特点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电子器件的总称。电子元件是工厂在加工时没有改变分子成分的产品,通常包括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电位器、继电器、连接器、各种敏感元件、谐振器、滤波器、开关等。
多数情况下,电子元件常常特指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而电子器件是指工厂在生产加工时改变了分子结构的产品,通常包括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
电路板中那么多的电子元器件,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找出故障的元器件
电路板出现问题后,不管对研发人员还是维修人员都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要快速的找到问题并解决掉,不仅需要熟悉电路的工作原理、信号走向,还需要丰富的硬件设计经验、熟悉常用元器件。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去确认。
1
从元器件外观去判断
对于有些现象是比较明显的,如上错电导致元器件冒烟、电流过大导致元器件烧坏等。这些都会导致元器件烧裂,在电路板、元器件表面留下比较明显的痕迹。所以,首先观察一下电路板表面是不是有烧灼的痕迹、看一下元器件表面是否出现异常。如果发现异常先更换元器件,再看与之相关的部分是不是还有问题。如下图,就是被烧灼的元器件,现象明显。
2
根据功能异常去确认故障区域
如果从表面无法观察出故障,就要通过功能异常缩小故障区域。在拿到故障板子后,我们肯定要问清楚出了什么问题、故障现象是什么、是怎么引起的,得到以上信息后,哪一部分电路有问题,基本能有个大概的了解,可以确认故障区域,再通过万用表、示波器等在故障区域测量信号做进一步的判断。
3
根据信号走向、原理去判断
故障区域确认了后,需要定位具体的故障点。有原理图最好了,如果没有原理图,就需要查找一下该区域的芯片、元器件的数据手册,搞清楚芯片的使用方法和典型电路。然后根据信号走向和信号状态去具体定位。对于怀疑,但是不确定的故障元器件,可以更换后再去判断。
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及其困难和艰辛的,需要丰富的经验、良好的耐心。
以上就是这个问题的回答,感谢留言、评论、转发。更多电子设计、硬件设计、单片机等内容请关注本头条号:玩转嵌入式。感谢大家。
快速在电路板中找到故障需要有一定的经验
那些维修电器的老师傅是非常厉害的,三下两个就可以把非常复杂的电器修好了。我们工厂生产线的维修员也很厉害,好复杂的PCBA都可以很快修好。当然,做维修是要有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和经验。厉害的电子工程师也未必能很好快修好,就算自己设计的板子,修理起来也未必有维修员的效率高。
维修必备工具:万用表
万用表是查找电路板故障的必备工具,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必须掌握万用表的使用。对于查找线路板故障,电阻档、直流电压档、通断蜂鸣器档、交流电压档是最常用的。
电阻档:可以测量出电阻的阻值,元件是否损可以通过测量阻值来判断。
直流电压档:测量电源电路的直流电压需要用到此档位。
通断蜂鸣器档:此档位可以测量线路的通和断,如果线路是通的,万用表蜂鸣器就会响,非常适用于查找短路和断路的故障。万用表蜂鸣器档一般还会有二极管档,可以用于测量二极管是否损坏。
交流电压档:可以用于测量输入的交流电压是否正常。
维修第一步:看外观
我们可以先检测一下电路板的外观,看看有没有异常的元件,比如炸裂、烧黑、膨胀等不正常的外观。电路板很多时候坏都是因为短路或者过流烧坏了,这时候一般会有些功率元件烧坏,比如功率电阻,保险丝、电源芯片等等。还可以检查一下电解电容有没有膨胀,电解电容膨胀就已经失效了,需要更换新的元件。
如果发现损坏的元件,清理干净、换上新元件,用万用表测量附近的元件有没有短路或者开路,进一步查找故障。
维修第二步:检测各路电源电压
很多时候电路板的故障出在电源上面。我们可以先用万用表测量电源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这样就可以把故障缩小。比如,12V电压正常,5V的电压不正常,就可以按照原理图检测12V转5V的电路的元件有没有损坏就可以了。同样可以用万用表检测元件的电阻值是否正常,或者检测是否短路、开路来查找故障。
查找电源故障的原则是从输入到输出,从最开始输入的电压开始,一级一级往下测量,以确定出现故障的电压点。
维修第三步:按功能进行模块化查找故障
线路板那个功能出现故障,我们就专注与该功能相关的元件。如果手上的电路板的原理图,就可以更容易查找出故障,例如:
- LED灯不亮,就可以用检查LED是否烧坏,如果LED没有烧坏,就需要检测驱动LED的电路是否有故障。
- 某个按键没有功能,我们可以检测该按键是否失效,如果没有失效,就检查与开关连接的线路是否有断路。
- 如果发热管不能功作,可以检测驱动发热管的继电器或者可控硅相关的电路,当然还要检测控制芯片有没有驱动信号输出。
- 如果通讯故障,就可以检查与通讯相关的芯片、元件、连接器等。
欢迎关注@电子产品设计方案,一起享受分享与学习的乐趣!关注我,成为朋友,一起交流一起学习
- 记得点赞和评论哦!非常感谢!
线路板维修不仅需要强大的理论基础、对线路板的工作原理了如指掌;还需要丰富的维修经验,怎么快速找到故障点,两者都不可少。我来谈谈我对线路板维修的看法吧!
理论部分
实践固然重要,但是理论部分这是必不可少的。
- 基本元器件
首先必须要有基本的电工基础,了解各种电子元件的特性、用途、相关参数以及相关经典电路。比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可控硅等,还有像整流电路、稳压电路、放大电路等等。
- 仪表使用
常见仪器仪表要能熟练使用,它可以辅助我们快速找到故障元器件,提高维修效率。比如指针万用表、数字万用表、逻辑测试仪、示波器、数字电桥、编程器等。
- 常见电路
熟悉常见电路的工作原理,比如串联稳压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逆变电路等等。一个复杂的电路往往是由多个子电路组成,比如电源系统、放大系统、控制系统等。我们只有把基础电路吃透了,
实践部分
在实际维修中,一般通过“问”、“望”、“切”来检查故障点。
问:就是问设备出了什么故障,通过电路板原理分析大致推断故障出在哪个部位。比如设备开不了机,那很有可能是电源部分出了问题。
望:就是通过看线路板,找到故障点。比如电容鼓包、瓷片电容裂开、电阻变色烧焦等,这些一般都能通过眼睛看出来。
切:就是通过仪表来检测线路哪里出了问题。一般通过测电阻或者电压来分析,比如线路板电源部分输出无电压,那就先去查线路部分,然后我们就可以把故障点锁定在电源部分。
维修经验
俗话说“读百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再强大的理论基础,如果没有实践经验也是白搭,很多电路板维修都是有迹可循的。
根据经验,电路板一般电源部分出问题的概率比较大,信号部分出问题的概率小。这是因为电源部分电压高、电流大,容易损坏;信号电路电流小,基本上不容易出问题。还有一些易损元件,我们要多留意一下,比如滤波电容、稳压二极管、可控硅等。
还有某些产品设计本身就是有缺陷的,所以导致某个元器件经常坏。修的多了,所以有时候测都不用测就知道哪里有问题。
题后话
现在大部分的电子产品都是由若干个子线路板组成,各子线路板负责不同的功能。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线路板成本越来越低,如果某一个子线路板上有元件坏了,都是直接换整板。
因为查找故障点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经验,还有最关键的是费事费力还不赚钱。所以现在很多维修师傅一言不合就换线路板,只要会拆会装就行,几乎不用什么技术,而且来钱快。
我是电工学院,专门负责电工培训、考证;如果你对电工感兴趣,可以关注我!如果觉得本文不错,记得点赞、评论、转发!非常感谢!
到此,大家对电子元件详解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电子元件详解的3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