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腾新能源有没有s挡
根据官方发布的信息,迈腾新能源车型提供了6速手自一体的变速箱,其中包括D挡(驾驶模式)、S挡(运动模式)、B挡(制动能量回收模式),以及手动换挡模式。因此,可以确定迈腾新能源车型具备S挡功能。S挡模式可以提供更高的转速和更快的加速响应,非常适合需要迅速超车或加速的驾驶情景,具有一定的运动感。
你觉得新能源车真比燃油车划算吗
天然气发电机+超级电容=天然气电动汽车?市面上有没有公司在开发这种汽车?一立方米天然气大概发电7度,一瓶天然气大概发电67度,根据目前电动车综合百公里电耗11~12度,大概充满一次16升可以开500公里以上吧,充气快,受温度影响低,天然气便宜(一次也就100块不到),应该是没毛病啊,还是我哪里算漏了?0.016*600*7/12=5.6百公里,费用不到用电的70%吧,出租车烧纯天然气的续航只有300公里左右,而且动力不足[大笑]
我就是电动车车主,我对电动车的总结就是“开着舒服用着省”!

那种毫无顿挫,毫无噪音,无声无息的加速感真的是很舒服,我对那些把炸街的噪音当作悦耳之声的改装车车主真的是相当无语!
而用起来省,那真是不一般的省!真的省到有种让人心花怒放的感觉!那些说电动车不划算的人,我只问一句:每公里只花5分钱的快乐,你们懂不懂?
不信看我的亲自测试,后面的链接不能点的,请复制到浏览器里打开。
https://mp.weixin.qq.com/s/9yt6FUKWSYQg4qgaBtrqLA
首先我从不管电动汽车叫新能源车,这本身就是忽悠的叫法。电动汽车对于大部分使用者来说都没有燃油车划算,尤其是电动汽车上市这些年来,在美丽的传说也经受不住实践的检验。当然我也从不在意有人认为电动汽车很划算,毕竟有些人是因为摇不到号的无奈之举,有些人的耐受能力比我强很多,有些买电动车就是玩,家里也不缺燃油车。电动汽车的问题在哪里我过去的问题探讨过很多,网上也有很多这方面的客观评价就不再赘述了。
今儿就聊聊,相对比较划算的电动汽车的使用情景。
家里有条件见安装固定的充电桩
这可以让你的能源消耗费用进一步下降,基本恒定在0.5元左右一度电,相比那些公共充电桩,需要额外收取1块多1度的服务费,有些地方甚至还要收停车费就要合算多了,只有你的能源消耗更加经济才能日后去更多抵消掉电池更换或整车淘汰的成本。
另外,自家有充电桩就不用为充电而专门奔波、发愁了,不用担心车位被占,不用担心寒冬露天充不进去电多少电。多少可以更坦然的在市区开着暖风或空调驾驶,而不用体验冬冷夏热的煎熬。
微型车更划算
因为电池的能量密度很低,现在一些厂商为了拿补贴,玩命往车里塞电池,造成车辆的自重轻松的超过2吨,你看现在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很多厂商都不敢公布插混和电动车的自重。更重的车无疑代表你的车子能耗会更高,效率更低,塞进去一倍的电池并不会达成翻倍的续航里程,电池更换时的成本也更高,安全隐患也更大。
但你看那些老年代步车,没有任何补贴,但在中国生命力强,竞争更充分,各种价位,各种档次的应有尽有,毕竟车轻,不需要加那么多电池也可以保证足够的续航,关键是车子便宜,所以都只是在市区使用,车子越经济越划算。一辆3-5万块钱的纯电动汽车,也就没那么多人更在意它的寿命和保值率了,本身使用电动汽车就不是经济环保的,大家都是出于个人利益角度出发,这没毛病。
大家感觉电动汽车什么时候会向电动车一样满大街都是?说说看法
电动汽车全面替代燃油动力汽车至少10年内可能性还很小,但不论时间长短最终这种场景一定会出现。
燃油动力汽车的保有量已经突破2.2亿台,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仅是1.18%左右,也就是在公路上每一百台车才能找到不到两台新能源汽车,这离“满大街都是”的标准还差太多,尤其是在非限行限牌城市。
北上广深等地区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接近百万台,其他一百多万分布在剩下的3100余个市县,平均每个地区仅仅约有322.58台,可以说在越小的城市看到绿牌汽车的概率越小。电动汽车虽然在爆发式增长但和燃油车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造成普及障碍的原因也很好理解,三点:
电动汽车价格略高,同级同配置的汽车使用电驱往往比使用内燃机驱动的车贵3~5万,制造成本和排放的控制是车企的问题,作为消费者只关心性价比。(混动汽车有性能优势高价是合理的)
电动汽车潜在的用车成本过高,动力蓄电池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容量会逐渐减少、内阻会逐渐加大,几乎在10年内电池必然需要更换;但提供电池终身免费更换的品牌就那么一两个,而不可能所有消费者都钟情于这几个品牌,剩下不提供后期免费换电池的车企基本会了电动车的口碑。
充电桩普及率过小使用便利性较差,公共充电站现阶段只有高速公路服务区达到了几乎全面普及,其他路段充电站的保有量如果和逾10万座的加油站相比可以忽略不计。而选择电动汽车不一定都能负担的起停车位,所有有车选无桩用也是限制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不过这点在地补车改桩后也许能够在短期内解决。
这三个难点不解决的话电动汽车很难全面普及,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客观分析也确实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激活市场解决配套。但电动或混动汽车最终还是会替代燃油车,从用车成本、能源结构以及各大车企的态度可以看出端倪。
用车成本的降低自然是以上三点问题已经解决所以不再赘述,能源结构很容易理解,石油天然气或醇基燃料都属于常规能源,前两种不可再生用一些少一些总会枯竭,后一种也要消耗煤炭或农作物可能影响民生。这些能源最终都会被淘汰,但在淘汰之前必须寻找一种替代能源,那么能依靠分光水地热等自然方式获取的可持续再生的电能自然是首选。
而能源结构只是大方向,近期是否需要变革还需要佐证,然而各大车企的态度基本印证了这种说法,比如:
北汽预计在2020年于北京地区停产燃油车、2025年全面停产。
长安预计在2025年全面停产燃油车,以EV、PHEV、REEV等类型替代。
FAC预计在2022年实现30款车的电动化,车型包括货车;2021年JEEP旗下全面电动化。
沃尔沃预计在2019年后全面实现动力电动化。
BMW预计在2025年实现25款新能源汽车的战略目标。
大众汽车联合旗下奥迪保时捷斯柯达三大品牌预计在2025年实现300万台新能源汽车销量,2030年全面电动化。
丰田2020年预计推出10款EV电动,将在2025年把燃油车项目削减为0。
奔驰汽车预计在2020年为所有量产车提供纯电动版。
这些知名车企大多以2025年为节点对燃油车的淘汰做出了方案,有些品牌提前了很长时间;这些车企公布的信息与网传2025年禁售燃油车说法不谋而合,也许消费者会揣测但车企不会无的放矢。
所以可以预测的是在2025年之前新能源汽车会有爆发式的增长但不会撼动燃油车的地位,如2025年开始禁售燃油车保有量会倍数级增长,也许在2030年左右真的会出现“满大街”电动汽车的场景,十年左右的发展还是可以大致预测的,出入应该不大。
(上文为天和Auto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
到此,大家对新能源应用场景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新能源应用场景的3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