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炒两个多月之后,仍有上市公司试图搭上元宇宙的便车。11月16日、18日,大富科技(300134.SZ)、天下秀(600556.SH)先后宣告,推出与元宇宙干系的产品,乃至流传宣传自己是“元宇宙的完美缔造者”。
这是由于,元宇宙作为最热门的观点,只要上市公司与其发生关联,股价就能大幅飙升。数据显示,9月1日~11月17日,元宇宙85只观点股的均匀涨幅为24%;31只个股累计涨幅超20%,14只个股累计大涨逾50%。
只要沾上观点,股价就能飙升,只是元宇宙近期炒作的乱象之一。即便业务规模只有百万元,但只要有VR(虚拟现实)干系业务,哪怕连元宇宙是什么都说不清,就敢流传宣传自己正在通向“元宇宙”,是这一波观点炒作的几大紧张乱象。

VR、AR(增强现实),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2016年,市场就已掀起一阵炒作。但热炒过后,却是一片散乱,一些当年备受追捧的上市公司,已经从A股退市。这一次,元宇宙的炒作,会重蹈覆辙吗?
乱象一:沾上“元宇宙”就能涨?
11月18日,天下秀午后直线封板。涨停缘由系公司官宣虚拟社交元宇宙产品“Honnverse虹宇宙”,并推出观点宣扬片。
11月18日,天下秀董事长李檬揭橥11周年公开信,宣告集团品牌名称升级为“天下秀数字科技集团”,同时官宣海内首个基于区块链3D虚拟社交平台“Honnverse虹宇宙”正式亮相,并推出观点宣扬片。
就在两天前,11月16日,大富科技开盘后迅速拉升,收成“20CM”涨停。大富科技在15日晚间表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共计3000字,个中22次提及元宇宙,更自称是“元宇宙的完美缔造者”。
当晚,厚交所下发关注函,哀求公司解释“元宇宙的完美缔造者”等说法的事实依据与合理性,是否存在浮夸描述与误导投资者的环境。
资金炒作大富科技、天下秀正是近期元宇宙“疯涨”的缩影。9月以来,元宇宙可谓是A股市场的最强热点,个股只要发布干系公告、投资者纪要或是在互动易平台作出干系回答,股价均能“收成”不俗涨幅。
统计Wind行业板块分类的“元宇宙板块”创造,9月1日~11月17日,元宇宙85只观点股的均匀涨幅为24%;31只个股累计涨幅超20%,14只个股累计大涨逾50%,大幅跑赢紧张股指。
实际上,9月至今元宇宙观点的炒作可分为两个阶段,以中青宝的股价表现为例,9月7日,该股小幅放量录得年内首板,9月7日~16日,股价累计大涨97%。伴随着市场进入三季度古迹报告验证期,元宇宙观点股炒作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板块步入时长一个多月的调度期。
10月29日,中青宝以时隔逾一个月的又一个涨停板“发布回归”。10月29日~11月12日,中青宝股价累计暴涨111.9%,炒作力度不亚于上个阶段。截至11月12日,佳创视讯、中文在线、恒信东方等多只元宇宙观点股11月以来的累计涨幅均超70%。
值得把稳的是,截至11月18日,11月已有10家上市公司收到交易所发出的关注函或监管函,但元宇宙的炒作股票池却仍在扩容,除了游戏、动漫等文娱公司以外,通信基站、半导体等电子企业也被当作元宇宙观点股炒作。
Choice显示,截至11月12日,“元宇宙”观点股共有55只,以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紧张集中在传媒、打算机、电子行业,分别有18只、13只、12只,另有通信行业5只、机器设备2只、建筑装饰2只,家用电器、轻工制造、休闲做事各有1只。
乱象二:有个VR便是元宇宙?
那么,夸下“海口”的这些元宇宙观点股,有何过人之处?又有哪些核心技能,又是如何切入“元宇宙”的?
有关元宇宙的研报,最早涌如今今年5月,关注焦点紧张是社交、游戏领域。因此,在炒作早期阶段,游戏、虚拟现实(VR),就成了不少上市公司与元宇宙发声联系的切入点。
以中青宝为例,其官方公众年夜众号发布推文称, 游戏险些被公认为是目前最好的元宇宙入口、“中青宝致力打造一款能映射玩家内心天下到元宇宙的仿照经营类游戏,将虚拟天下的体验感做得更真实,在这种发展大趋势和实现元宇宙所需技能完备的条件下,《酿酒大师》有了强势入局元宇宙游戏之势”,由此开启了其股价起飞序幕。
佳创视讯则从另一个领域切入元宇宙。近日,佳创视讯在互动易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开展的VR业务即涉及元宇宙观点的核心技能根本之一”、“公司仍将紧张环绕VR与家当链高下游展开广泛互助,持续积极推进VR业务的运营落地”、“目前公司及子公司自主研制开拓的干系产品运用紧张涉及VR***、VR+社交游戏、VR+展馆、VR直播等”。
佳创视讯主营业务涉及超高清IP***平台、全媒体业务支撑平台、专网CDN、5G音***运用、虚拟现实技能的软件开拓、办理方案研制、系统集成与互助运营,紧张客户与互助方为广电运营商与三大电信运营商。
盛天网络(300494.SZ)更别出心裁,开家体验馆便是元宇宙。在11月10日回答厚交所的关注函中,盛天网络写道,公司元宇宙干系项目的目标是在线了局景打造VR/AR体验专区(体验馆)。当前项目于2021年6月开展前期研究,2021年9月尾正式立项,项目初步方案10人角色团队。
除了环绕游戏、电子软件、展馆的VR,券商近期还给出了元宇宙发展过程中其余两大受益方向,通信根本举动步伐/通信芯片/模组和云家当链等环节的投资机会。
长信科技(300088.SZ)便是这样搭上元宇宙的便车。10月公司曾在互动平台透露,已有VR显示模组批量出货,同时,公司一贯致力于“元宇宙”家当链培植,为Facebook供应最新款VR Quest2显示模组,同时也为海内VR巨子供应VR头显模组。
加入炒作的力源信息(300184.SZ),此前也曾声称,公司自研的MCU芯片,可用于AR、VR等元宇宙培植的根本举动步伐。在15日的监管问询回答中,该公司称,大部分技能的实现都终极会依托硬件来落实到现实天下中,而MCU因其固有技能特点,在这些硬件实现中有广泛的根本运用。公司首款自研MCU芯片是一款通用型芯片,运用处景广泛,AR、VR是个中的运用处景之一。
“芯片技能肯定是一方面,未来技能的演进,离不开芯片工艺和性能的升级。但前辈工艺海内短期内实现有困难。从元宇宙涉及的高新技能来看,对芯片工艺的哀求可能不仅限于当下最前辈的工艺,从这方面来看,海内的寻衅还是不小的。”一位TMT行业剖析师对说。
上述剖析师表示,元宇宙的内容、网络、区块链、图形显示等功能均须要更为强大的算力。比如在云端算力方面的DPU芯片(数据处理芯片)对应的高速、高性能处理水平,这些都只是实现数据中央的根本配置。
乱象三:热炒工具难觅技能储备
究竟什么是元宇宙?目前并没有清晰定义。
公开资料显示,元宇宙(Metaverse)观点起源于科幻小说,或指向互联网的“终极形态”。Metaverse一词来源于1992年作家 Neal Stephenson的科幻小说《雪崩》,描述了一个人们以虚拟形象在三维空间中与各种软件进行交互的天下。
由于虚拟现实技能、区块链等被认为是构建元宇宙的根本技能。个中,VR/AR硬件被认为是未来元宇宙的主要组成部分,供应最沉浸的视听体验;游戏的产品形态则被认为目前与元宇宙的特色最为贴近。因此,网络游戏、动漫等板块最先成为元宇宙炒为难刁难象。
在业内人士看来,元宇宙涉及哪些详细领域,目前业内尚无确切的定论。但业内公认的是元宇宙观点尚处抽芽阶段、险些领悟了所有高新技能,现阶段对付元宇宙很难刻画出清晰的架构,研究元宇宙各方对元宇宙的架构也具有不同的意见。
既然如此,一众在元宇宙观点推动下,股价平步青云的公司,成色究竟如何?
以大富科技为例,公司称元宇宙领域已经探索多年,构建了许多工具和生态,但查询2018年~2020年年报创造,关于元宇宙的业务只字未提。天下秀紧张从事网红经济,三季报中同样只字未提元宇宙业务。
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剖析,元宇宙观点是建立在交互设备迭代、更高算力根本、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能提高的科技升级根本之上的。游戏只是元宇宙的入口之一,现阶段的元宇宙只是企业的炒作行为。
但近两个月来,多家券商出具的研报均表示,元宇宙初期产品每每争议较大,商业化效果具有较强不愿定性。
“安全性、隐私性、可靠性及实用性等,是互联网技能迭代下不断被人们问及的核心问题,也是导致很多新兴产品无法真正家当化的缘故原由之一。”一位资深互联网从业人士对说,“元宇宙至少涉及AI技能、网络通信技能、芯片技能、虚拟现实技能、交互技能、区块链等,是建立在数字技能根本上须要举多平台力量实现的伟大任务。因此,当前元宇宙的观点大于实际意义,纵然是运用到游戏行业不是依赖单家企业能在短期内实现的。”
一些最初言之凿凿流传宣传正在“通向”元宇宙的企业,随着监管问询,已经开始改口,表示不能清楚阐述元宇宙的观点与运用。
如中青宝就表示,元宇宙是一个巨大的观点,目前无法清晰定义。主营为游戏的汤姆猫回答厚交所关注函时亦称,公司当前的游戏产品,与理论上的元宇宙存在很大差距。天下秀则称,技能支撑尚未接入VR/AR等技能,且产品正式上线韶光不愿定,尚未产生营收,目前不会对公司古迹产生影响。
不仅商业定义、商业前景不明,很多涉及元宇宙观点的公司,现有的VR等产品,在其营收中所占比例,也可忽略不计。
根据Choice数据,力源信息2017年至2019年归母净利润均不敷4亿元,2020年骤降至亏损17.35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2.61亿元。在技能迭代迅速的时期,力源信息研发用度长期低于5000万元,而公司营收多年在80亿元以上。
公开信息显示,大富科技的紧张产品是移动通信基站射频器件等,紧张运用于2G~5G移动通信系统。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增收不增利,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1.44亿元,2016年以来其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从未实现盈利。
佳创视讯虽然开展了VR业务,但收入规模极小。11月10日发布的公告显示,2020年,该公司VR业务实现收入511.44万元,占业务收入4.02%,净利润-732.11万元,占净亏损的14.95%;2021年1~9月,VR业务实现收入115.85万元,占业务收入1.32%,实现净利润-492.31万元,占公司净亏损的13.31%。目前VR业务在手订单117万元,意向性订单110万元。
接管第一财经采访的软件、半导体、通讯、互联网行业的资深人士表示,高新技能发展至今实现的多项新兴家当诸如无人驾驶、数字货币、区块链、VR眼镜等并没有被遍及到家家户户利用的程度,这是由于利用新兴技能的家当每每须要多方力量共同推进。元宇宙领域涉及的跨学科技能及未来落地前景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乱象四:会重蹈VR覆辙吗
业界普遍认为,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这不禁令人想到被称作“虚拟现实”元年的2016年。而如今成本热炒元宇宙的环境,也像极了当年VR被追捧时的样子。
资料显示,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能,也称人工环境。指利用电脑或其他智能打算设备仿照产生一个三度空间的虚拟天下,供应用户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仿照,让用户犹如身历其境一样平常。观点一出,布局VR家当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包罗万象”,除了游戏行业,包括电、传媒,乃至玩具发卖等行业也纷纭入局。
一位游戏行业人士见告,2015年底,VR创业公司劲头很足,但多数都是技能积累偏弱的小公司,处于拿着故事在一级市场圈钱募资的阶段,到了2016年初,VR随着大型游戏公司、通信巨子的业务布局展开,行业在硬件、软件以及平台方面有大幅提升,如完美天下、SONY、微软、三星等积极布局。
值得把稳的是,如今因蹭元宇宙热点出圈的中青宝,当年也曾靠着VR观点火过一次。2016年,VR被热炒,中青宝曾在互动平台表示将利用虚拟现实技能来开拓游戏,是海内网络游戏行业中拥有包括互联网出版容许证在内的为数不多的全资质全牌照企业之一。也积极表示,公司一贯高度关注虚拟现实技能与游戏结合的发展情形,未来将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形应时布局虚拟现实技能在自身游戏中的运用。
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近十年VR/AR赛道投融资大数据报告》显示,近十年来海内AR/VR赛道共发生融资事宜411起,表露金额达102亿元,2016年为融资高峰,当年融资事宜共计120起,表露融资金额近25亿元,均为历年第一高,2020年融资事宜18起,表露融资金额近11亿元。
蓝驰创投管理合资人朱天宇见告第一财经,2016年有大批的VR、AR公司出身,如今来看当年在风口涌进的VR、AR公司,败多成少。且幸存下来的公司非常镇静,新扎进来的十分高调。
以当年首批进军VR市场并大举扩展的乐视网、狂风科技为例,欲抢占先机却终极以退市停止。只管布局VR业务对其退市的影响不一定构成因果关系,但从目前行业的发展来看,当年讲故事的公司,如今少有实际成果兑现。
资料显示,2020年7月21日,曾依赖讲故事备受股民青睐的乐视网被正式摘牌,千亿市值崩塌;2020年11月10日狂风科技被厚交所摘牌。公司在退市整理期首日的开盘参考价,仅为1.48元/股,与股价高位248元/股比较险些归零。
华闻传媒(000793.SZ)、奥飞动漫(002292.SZ)、数码视讯(300079.SZ)、奋达科技(002681.SZ)等蹭过VR热点的公司如今的股价表现也令人担忧,截至11月12日收盘,每股股价均不超过10元。
对付当前炙手可热的元宇宙,朱天宇更乐意把其观点拆解为3D交互加全真,他认为,这个递进过程是须要相称长的周期的和大量资源技能积累,才有可能实现。所谓《头号玩家》中的科幻现实场景间隔我们还很远,就好比自动驾驶在电影里面涌现无数遍了,但是从工程角度来讲,自动驾驶还要数之年后。
但是另一角度来看,也蕴藏着机会,朱天宇剖析,从底层的芯片的算力到算法、到引擎,再到运用层面等,都会在3D交互的趋势中被改写。这些不会急速反响到终端体验上,但是暗流涌动。其余一方面,已有很多的内容开拓者,如游戏、互动内容领域,都有机会参与到所谓元宇宙构建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