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在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落街道种粮大户李兆伟的麦田里,秸秆楼草机、秸秆打捆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不一会儿功夫,一个个圆形的麦秸捆就被整洁地码放在麦地里。
“秸秆打捆清运离田由政府补贴,庄家不用花费一分钱,相较于之前的秸秆还田,随着秸秆离田立时就能播种,这样处理省心又省力。”蓝村落街道种粮大户李兆伟说。“我们通过打包带走部分杂草、草种和虫子虫卵,保障播种的时候深浅同等。并且带走秸秆往后,雨水能直接从地表渗透下去,保墒效果好。打捆的小麦秸秆装车后会送到附近的有机肥堆场,经由粉碎后与其他质料按比例搭配,进行集中发酵。”
据理解,针对每年收成季都会产生的大量农作物秸秆和蔬菜尾菜的情形,即墨区结合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培植,培植了两处生物堆肥核心示范区和六处罚散堆肥点,四年来共带动消纳周边小麦玉米秸秆6万多吨、蔬菜尾菜4万多吨,生产堆肥10万多立方米,培肥地力5万多亩,既减少了秸秆点火隐患,又能够变废为宝,提高秸秆利用效率。

“到小麦收割的时候,秸秆就直接打捆离场清理,这样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乱堆乱放,雨季河道堵塞、点火等情形就不会发生了。”即墨区蓝村落街道农业做事中央卖力人刘钰鹏说。(通讯员 孙斐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