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主自强、培植科技强国,2022年我国科技创新结出累累硕果。天下知识产权组织环球创新指数排名显示,中国从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十一位,我国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主要参与者,也是共同办理环球性问题的主要贡献者。
根本前沿 探索不息
“天眼”不雅观天、“嫦娥”探月、“夸父”逐日……一年来,我国根本前沿方向持续呈现重大创新成果。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不雅观天巨目、国之重器。
科学家通过“中国天眼”FAST创造了首例持续生动的重复快速射电暴FRB 20190520B,并将其定位于一个间隔我们30亿光年的矮星系。这一创造对付更好理解快速射电暴这一宇宙神秘征象具有主要意义。
该创造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菂研究员领导的国际团队,通过“中国天眼”FAST的“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优先重大项目完成,干系成果6月9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揭橥。
夕阳余晖中的“中国天眼”全景(无人机照片,2022年7月21日掩护保养期间拍摄)。新华社欧东衢 摄
9月9日,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在京发布嫦娥五号最新科学成果,我国科学家首次创造月球上的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该矿物是人类在月球上创造的第六种新矿物,呈柱状晶体,存在于月球玄武岩颗粒中。我国也成为天下上第三个创造月球上新矿物的国家。
“嫦娥石”真实颗粒CT扫描三维形态图(2022年9月)。新华社发(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供图)
不仅是月球探测,在太阳探测领域,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前辈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10月9日在酒泉卫星发命中间发射升空,开启对太阳的探测之旅。
12月13日,“夸父一号”最新一批科学图像在京发布,个中多幅图像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验证了其三台有效载荷的不雅观测能力和前辈性。
SDI/LST在2022年11月25日不雅观测到的爆发日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供图)
重大成果 持续呈现
航母下水、C919交付、空间站巡天……一年来,重大成果的持续呈现彰显我国科技实力显著跃升。
2022年6月17日上午,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举行。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命名为“中国公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舷号为“18”。福建舰是我国完备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取平直通长翱翔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6月17日上午,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举行。图为下水命名仪式现场。新华社李刚摄
2022年11月3日,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11月30日清晨,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相聚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开启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期。
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代表,国产大飞机在2022年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2022年12月9日,国产大飞机C919的环球首家用户东航,正式吸收首架C919飞机,标志着国产大飞机迈出市场运营的“第一步”,也标志着中国民航运输市场首次拥有中国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干线飞机。
12月26日,国产大飞机C919交付东航的环球首架机的首班验证翱翔开启,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飞往北京都城国际机场。这标志着东航环球首架C919总计100小时的验证翱翔拉开帷幕,将全面考验东航C919商业运行各项事情的可靠性,为后续顺利投入商业载客翱翔奠定坚实根本。
支撑高质量发展 做事美好生活
2022年,许许多多的社会民生科技创新成果为美好生活供应了有力保障。
3月25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第2台机组——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正式具备商运条件,至此中核集团“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
作为我国核电走向天下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接管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是我国核电企业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已成为中国为天下贡献的三代核电优选方案。
4月28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催化》以封面文章形式揭橥了一项研究成果。我国科学家独创了一种二氧化碳转化新路径,通过电催化与生物合成相结合,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质料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供应了新路径。
通过电化学耦合生物发酵实现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长链产品的示意图。(研究团队供图)
展望未来,更多更好的社会民生科技创新成果将为公民康健福祉供应有力保障,为培植当代化经济体系注入强劲动能。(胡喆、宋晨、张泉)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