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IMP3论坛每天和人争辩的小喽啰到2015年6月做头条自媒体,再到本日,一晃眼10年了。我最初使个劲的码字,还是由于在IMP3论坛和某人争吵所致,想着要不要找个平台垄断下话语权,以此模式击败那个货?事实上,有相称长一段韶光,因此某种形式彻底击败那货了。乃至在一段韶光内,都无敌到没了码字的动力。不过,眼瞅着关注者一个劲的增,又以为如果断更,那是不是不太礼貌?于是干脆延续惯性,做成职业。
进主题:
“音声指南”专栏6个月的一次的“高音质耳机半年鉴”准期而至,和上回《这一次我们不谈蓝牙耳机》的情怀型盘点办法不同,这一次会加上1款头戴式蓝牙耳机、数款“入耳式”和“开放式”真无线耳机。

这些入选型号大多数都存在我手里,且也没有出闲鱼的打算,总体上都是我认可的。
先从入耳式有线耳机谈起,毕竟这是东亚人最习气佩戴的耳机类型,它不毁发型,不会闷热,收纳也方便。
那个,和以往一样,进入这份半年鉴的型号,都会再拿出来听听,以确保描述不出大差错,而这也会延缓此篇长文的问世。
全文一万五千多字,可以收藏先。
需知:无法担保不出错别字,也无法担保精准描述,更无法担保所盘点型号的全面。只担保每一个都是我认为的在各自价位非常有实力的,它可能不那么热卖,但这不主要。
(本账号原名:音声指南)
以下且听我娓娓B来……
1、FIIO JD1 TYPE-C
我也有它的3.5mm插头版本,但最新推出的Type-C版本综合实力更强,也更适宜手机用户利用,然而售价只比前者高10块钱!
也便是89。
这89元,它供应了索尼前旗舰EX1000同款“液晶高分子振膜”(10mm),还内置了独立的DSP音频解码芯片,并最高支持96kHz/24Bit音频解码。当连接iphone 15、安卓手机或条记本电脑,在某些APP下,你可以享尽“高解析度音频”的魅力。
此外更有趣(超值)的是,针对挑剔的耳朵,它供应了高完成度的“均衡”、“低频增强”、“人声”、“高频”和“哈曼参考曲线”,而这些,你只需通过它的三键线控,以“按压”的办法就可以实现。
音质方面:饱满、深奥深厚、通透、坚实,有着金字塔般的稳健。
之前看到有买家说“听着不像100元内的”。是,我也同感。实在国货现在是从入门级开始,就不断颠覆大众认知了。
末了,如果你预算相称急急,还想给自己的手机配一个有线高音质耳机,那目前来看,飞傲FIIO JD1 Type-C版很可能是最佳选择!
2、水月雨竹2和竹2 DSP:
竹2去年发布。是百元级的“解析”神器。横向声场很好,背景很黑。低音饱满而深邃、中高音透明。人声稍显挤压,位置内凹一点,稍显软弱。整体听感,极具弹性和延展之美,很适宜听节奏强劲,或意境富丽、浩瀚的音乐。细节饱满度、密度相对飞傲JD1有所不如,但“横向声场”和“高频延伸”会更好。
它的DSP版本,也便是适配手机、平板和条记本电脑的Type-C版本,比3.5mm插头的根本版在玩法上更友好,你可以借助手机端水月雨的APP进行音效切换,官方供应了三种,默认的标准、参考级(监听)和低音增强,此外这款APP还内置有参数化均衡器,如果你非常发热,那就可以试一试这个,它比常见的普通均衡器要更为细致,更能知足你对某些频段音色的分外偏好。
竹2的整体设计感非常不错,壳体上有竹的图案,线材也迷人。表示了中国人对“酷”,对“美”的艺术化理解。
3、余音SG01 DAWN:
最初售价彷佛200出头,现在169。标配一条单晶铜镀银线,为证明是真,官方还出具了某高校实验室身分检测单。
耳机腔体稍重,面板贴有光泽感不错的饰面,佩戴舒适、稳定。
音质,即便放大到500元内,论“密度”,也可谓数一数二。结像饱满,踏实。有明确锐利的中高音细节和纯净结实的人声。它的音色有明显单晶铜的味道,而我以往是从未想主动理解单晶铜啥味儿,这次开了眼。
期间出于好奇,我特意将其配线,用在我的心头好心镜ZERO上,创造后者的通透性和密度竟都有提升,大大出乎预见!
由于这耳机价格低,线材实力却这么强,让我以为它相称超值,你可以把它视作是一款值钱的“入门级”耳塞。
喜好玩线的人,也可以试着搞一条。它这线是真的可以增强“凝聚性”,去掉“柔光”和“毛躁”,提升通透感的。
记得那天下午用它听日本一个女子团体的几首JAZZ LIVE,我反复循环了几小时。觉得SG01 DAWN回放的人声和器乐声相称酥麻。它太通透,乐器质感也还原的相称好。而这种饱满和清晰兼具的觉得,能在200元以内涌现,我个人以为是有很大难度。
缺陷?如果你听了很多科学HIFI耳机,或一些特规的“高等”耳机,可能会以为它的高音偏硬,不足“柔美”,欠缺细腻感和更明确的泛音。
4、凯声X10和X3:
这是X10,130元旁边
这是X3,598元。X后面的数字越大,产品定位越低,另一款X6出于篇幅就先不写了。
两者都是平头塞厂商凯声的新品,都有着非常高的调音完成度和精美的外不雅观设计。
两者都可以通过厂商特殊设计的“线状模块”换插头,但售价更高的X3(上图),这“换线模块”是送的。而X10则须要花100元另购。
身为准入门级型号,凯声X10拥有比以往该价位险些所有平头塞都更为高质感的设计,且音质也较大打破,表示在松弛而柔和的甜美音色,低频有某种迷人的弹性。
X10低频很饱满,力度很好,人声稍暖,结像居中。与此同时,高音也有很不错的细腻度和穿透力,亮度也良好。
整体上属于是“谄媚耳朵”的暖声高解析盛行味儿平头塞。若不拿它去比拟特殊贵的耳机,可能你会想“这真的是2024年100元的平头塞么”。是啊,有不少人都这么吃惊。
而更贵的X3,形状就更高等了,特殊是它的面盖,和自家那些超1千元的型号也差不多的觉得。X3比X10,明显好的地方是“干净不少”,它轻微降落了低频量感,并进一步提升了中频和高频的真实感和细腻度。音色也不再偏柔性,而是趋于硬挺,更适宜钢琴、提琴的脆感和灵性,也让它更适宜表现古典音乐的精准和严明感。
5、宁梵声学RG15刺客信条联名:
这是一款由宁梵声学打造的,与育碧联名的Type-C插头的带有纪念意义的电竞类入耳式有线耳机。
金属壳体外侧全镀金处理,质感很好,俊秀,艺术。
声腔调得很棒!
也是宁梵出品的1000元内,我最喜好的两个耳机之一。另一个也NA2
线条秀美,不硬不粗不闷不偏厚,通透性很高,凝聚性也很高,高频还有些许细腻感。觉得换上常规的3.5mm耳机线就可以闯荡HIFI武林了。
它是我今年上半年碰着的一个很大的意外。属于是惊喜的那一类,价格合理,颜值超越同行,HIFI性能卓越,音色奇好。用于游戏,算是降维体验屯子生活吧。
6、Hzsound心镜ZERO:
它是心镜系列中,音质最均衡(啥都不缺)的版本。外不雅观朴实无华,表层耐刮擦。
心镜初代有着500元内动圈耳机中罕见的“宽大横向声场”和亮丽高频延伸。其20到2000Hz与音特美ER4SR曲线高度相似,碳素振膜的高透明度令人沉迷。在国外多个音质丈量或测评网站都拿到了逼近满分或超越价位的音色等级。后续的这款心镜ZERO,将低频加了约3dB,微微强化了下潜深度,同时人声厚实度和高频自然度也有轻微升级。总体上,它比初代更“耐听”,也更“有肌肉”了。
综合下来,低频沉、人声实而透、高频甜。
它将高分离度、宽大声场与“肉质感”结合到了一个奇高的高度。由于售价200元级别,以是……
依旧是年度级别的推举。
7、GSsound cloudy bay云雾之湾
售价靠近350元,采取双色树脂一体成型技能制作腔体,尽显浑然天成。
内置一枚目前有点遍及的经典LCP球顶复合振膜动圈(10mm)单元,外部装有铝合金喷砂导管。
配备一条4股无氧铜线,该线与铜雀EN700系列的配线近似,是从前前的HIFI耳机的常见配置,支持0.78mm双Pin可换线设计,不支持换导管,也没有换插头。供应一个擦布、两种类型的耳套,附送一个造型规规矩矩,但却有很强度和韧度的牛津布收纳包。
GSound是数码圈内大佬中的大佬,G哥个人品牌,承载着某种情怀。作为品牌创立初期的首款动圈耳机,自然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才上市的。
Cloudy Bay的调音思路,明显更看重中下盘,有着明显的“金字塔”型三频分布形态,不过,毕竟用上了很好的单元,故在良好的调音下,仍有着超出常规hufi耳机的细腻解析。这一点是我比较吃惊,也是我推举它的缘故原由。
它的分外之处在于声音的边缘始终柔和、但内核却非常强劲!
其余,高频乐器的灵动感和定位特性也很不错。以是,综合所有下来,它大致便是一款“整体暖意融融,不那么看重口型的清晰,但却又能供应较细腻定位感的强低音盛行耳机”。
8、QoA Gimlet:
339元。
QoA明明是纯纯的中国品牌,却因迷人的设计,成了备受日本声优及日本二次元界追捧的主要耳机势力。
他们去年发布的中端动圈耳机Gimlet一贯深得我心,当然,美国那边评价也很高。
美方head-fi海量的烧友评价里,下面这几段,与我感想熏染相同:
1、像大多数基于 LCP (液晶高分振膜)的驱动器一样,Gimlet能够很好地平衡音色和本色。
2、声音不疲倦。
3、较多却又明显可控的低音。
4、饱满、明晰、浓情的中频。
5、闪光、空气感足的高音。
6、出色的贴合度和舒适度。
有趣的是它和前文我推举的GSound Cloudy Bay也有相似,比如都富含LCP身分,也都用了相似的双绞编织无氧铜线(Gimlet的线有镀银),但实际听着仍有挺多不同。
QoA Gimlet人声口型更大些,明晰度更高,全频凝聚性和结像饱满度也都再高些。表现细节时会更明确,稍显壮实。相对的,cloudy bay细节音色就偏柔和,更显风雅。
这两者都低音不少,只不过cloudy bay低音会更丰硕。追求人声和中高频器乐的饱满度,那Gimlet会更强,喜好低频氛围弥漫的畅快,cloudy bay会更好。
9、山灵SONO
368元。
表面看,价格挺低,厂商可能不太重视吧?然而实际上,这是山灵卯足劲儿做的低价超级耳机!
自此,播放器厂商真正要了局和这些耳机厂商拼刺刀了,而它初上市时,那些卖300到500元间的耳机,基本都是它要干掉的对手。
sono拥有500元内罕见的“奢侈配置”:迷你腔体+全镜面金属壳+2圈1铁+均衡和低音两个音色导管。
为何没有多个“高频导管”,我想这跟它的高频(动铁)已经很穿透有关,再做个高频导管,随意马虎刺激。没必要。
内部构造:采取同轴双动圈,外加一枚定制高频动铁,详细是“生物振膜动圈单元+液晶悬边+镀钛球顶中频单元+定制动铁单元”。其余,还配备一条4股32芯单晶铜镀银线。
我对山灵出品的耳机,整体印象都很好。由于比较多数科学HIFI耳机,山灵会在科HI根本上,再多添一些可以富余中频和高频的“韵味”。以是,若你以为某些耳机没啥味道时,那就可以考虑山灵了。它们不论是低端、中端、高端,还是旗舰,都在“调那个味儿”。
而所有山灵系耳机中,最随意马虎出好声,价格也还最低的便是这个SONO。它最大的特点便是“咋听咋好听”!
均衡、甜美、温润、有力、透明。在刚性和柔性之间,它精准的站在了“正中间”。于是乎,听感上那些好词儿险些都能在它这表示出来。
10、天使吉米4U:
389元。
4U可能是今年上半年涌现的千元内内,最佳“可调音”有线耳机。拥有“氛围”、“盛行”、“自然”和“监听”四种声音风格,很“细分”,很“创新”。比较以往,它开拓的旋钮调音(借助起子)方案实现了两个超越:
1、相对常见的可换“3种”声音风格的导管方案,4U的旋钮调音供应了“4种”风格, 这让科学HIFI爱好者更具利用场景方面的多样性。
2、每一种风格都是寻思熟虑,且高完成度的。因此,若你买了4U,可以说是买了4条耳机。而这在动圈耳机史上可谓罕见,尤其是它这个价格定的很低。
全频音色柔顺,宽松。善于平衡之术,有相对心镜ZERO更宽些的声场,也有相对水月雨竹2更松弛自然的中频音色。它总让我想起娃哈哈纯净水。
若细究缺憾,也有,便是还不足“结实”,凝聚力似被柔顺感和分离度稀释了些。不过即便如此,它比自家几款更便宜的耳机,也还是全方位提升的。
总结:虽定位不高,但4U的玩法、实用性和调音的科学性,却非常值得音频从业者或发热友重点留神。
11、Hzsound心镜Pro:
自问世至今,2年韶光内,心镜Pro险些一贯都是千元内有线耳机中配件最丰富的那个。特殊是在配件数量方面,它比很多“数千元”旗舰给的还到位,近乎变态,即便售价还不到500元。
详细包含:500元内逼近绝迹的2.5mm、3.5mm、4.4mm三种规格插头、同样逼近绝迹的“两条”高品质铜镀银0.78mm双Pin耳机线(个中一条带线控),此外还有4种类型共计10对的耳套(含哥套),1对滤嘴阻尼,1个常见于千元档耳机的较高等皮包以及1个便携挂钩。
音质方面,因出色的完成度,其以80美元的售价在外洋有名音质丈量网站crinacle拿到了与浩瀚200到2000美元耳机(各品牌共数十款)相同的等级,个中包括SONY XBA-A3、XBA-H3、XBA-Z5、MDR-7550、JVC FW03
心镜Pro开拓期间的声音企划是彼时业界1500元本色水平,终极量产版本,单端插头下,大约达到了900元档次水准,到现在来看,大致是可以放在700元档。当然这里仅考虑3.5mm单端版本。如果4.4插头下,又会有另一种形式的越级。
鉴于配件、本色都有明显超越价位的实力,以是,它和心镜ZERO一样,都已连续多次上榜。
声音风格:哈曼曲线走势、大气、较通亮、高密度、厚实、通透、强劲微糊的低音。人声间隔近,形态饱满,毫无凹缩、挤压,肉质感明显。同人声一样,位于低频和中、高频的乐器音色也很伸展,形态饱满。
除高频泛音和低频清晰度还未达到空想,别的都逼近我认为的听感和本色上的完美。
差异于心镜ZERO的是,PRO版由于低频增强不少,人声饱满度又明显强化,音色趋暖,而ZERO版更具剖析力,适宜追求高分离度,热衷水晶感中高频的爱乐人。
12、水月雨ARIA 2:
原价500+,大匆匆479元。
这是水月雨第一次在千元以下耳机上提升配件吸引力(可见HIFI圈竞争之焦灼),详细是供应了可换插头的耳机线材,附送了该品牌高端耳机都比较少有的4.4插头!
鉴于此,市情上由主流HIFI品牌推出的带4.4插头的耳机,就又多了一员,而这也为贫苦学生烧友大大节省了玩平衡耳机所需的花费。
关于核心单元:工程师采取两种工艺、三种材料,开拓了全新的TiN陶瓷镀层球顶复合振膜,厂商表示,这种振膜有着远比金属镀层振膜更为平坦的高频相应和比其他结晶类镀层振膜更低的失落真表现,会有精良的高频细节和逼近0毛刺感的丝滑度。实际听感一如官方所言,有亮丽的高频,全频非常通透,高频延展唯美而柔滑。
当然,低频和中频,这个耳机也调的很好,声底够结实,纯净度很高,有较高的亮度,线条凝聚力可谓上乘。如果你有4.4平衡口的播放器,那它是目前非常好的选择之一!
(ARIA 2比附近价位的自家MAY梅本色高些,密度感更强,男女声都能更好的还原质感。MAY相对更偏女声,稍稍软弱点)
13、达音科TITAN S2:
左边TITAN S,右边TITAN S2。浓缩了体积,强化了佩戴。
左下方:TITAN S,右上方TITAN S2。新型号插头可换,并供应4.4平衡插头,线材制作方案也有升级,近似头戴耳机的那种,很惊人。
TITAN S初上市时,价格彷佛399元,现在299元;
TITAN S2最近初上市,售价469元,与水月雨ARIA 2展开了正面交手!
配置上,TITAN S2极具诚意,送了四种,共13对的耳套。
关于频响曲线,这里大略依据官方图示做粗略剖析。比较初代TITAN S近似ER3XR的曲线形态,这次TITAN S2在3kHz的峰有轻度衰减约3dB,而低频从20到100Hz提升了均匀约3dB。其余,5kHz以上的高频区域也有更多一些的能量,这有利于空气感和高频延伸。
听感:拥有刁悍的分辨率和常规耳机难以企及的Q弹音响特色。动态、密度都有比初代可感知的进步,如果前端推力很好,它的动态表现会非常惊人!
声场:比初代有更明确的纵深感。中高音稍暗了些,横向声场相对初代略微收紧,整体有比初代更明显的3D立体效果。其余,弱音、高频泛音的清晰度仍出类拔萃。人声口型居中,不太亲近。
总体上,它和我在展会上听到的奥世声新品旗舰头带耳机the composer(作曲家)有些许相似,紧张表示在声音厚韧而立体,场景空阔而宽松。
比起竞品水月雨ARIA 2,TITAN S2在低频力道和声场规整性方面,似有更好表现。不过更详细的差异,我现在还不好下结论,须要再过几天,届时会有针对TITAN S2的更详细音质评述。
说真的,这几年国产耳机太吓人了。瞅瞅日本6月新发布的VGP 2024 SUMMER榜单,国货HIFI器材又是屠榜的势头,而十年前,该榜单绝大多数还都是德日美三国的东西。
大国,我的大中国究竟是崛起了。溘然咋有点想掉泪呢……
——这里原来有一大段话,我终极还是删掉了——
14、Kinera天禄兽,英文型号plutus beast:
售价599元,大匆匆500出头。是800元内,可能是海内市场唯一的“骨传导+动铁+平板”稠浊动力耳机。
“天禄兽”是个调音一如其名的“重低音型较高解析”耳机,它有着“动铁”的金玉感高音光芒,也有着饱满的肉质人声,更有深扎地底,骨传导味道的独特低音。
不是特殊讲究的话,它基本也可以视为一款“杂食性”耳机,能搪塞诸多类型的音乐。
有趣的是,我有好几次听完一些“科学HIFI”耳机(包含几个洋品牌监听),再听回“天禄兽”,总会被后者高能的低音和温暖的人声给冲动到,而这种舒适的音乐氛围也是使令我给它码字的最大缘故原由。
鉴于极好推的特性、艳丽的外壳设计、瑞兽之名的美好寓意、千元内稀少的善于表现低音动态的稠浊单元声学设计以及不算很高的价格,在此作为今年的“特殊”推举。
15、水月雨星野2:
曾699元,现669元。
整体质感非常好,拿得手就以为“好值钱”。
星野2左、右面板各有不同的艺术化设计。腔体略重,间接增长了一丝“贵重”感。
由于水月雨常被某些人诟病“低音”不足,于是,水月雨工程师特意做了针对性的补强,详细是在星野2底壳某隐秘位置,设计MINI凹槽,将附送的小塞子堵住它,就会像上面“频响曲线”反馈的那样,全体低音区量感和下潜都大幅提升。
我不太追求量感这么多的低音,觉得默认的就足够了,尤其是这个塞子的低频动态非常不错,以是不太须要多少“量”。
星野2的凝聚力、爆发力和高频穿透性都很棒,它总让我遐想到“黑骏马”,很冲击,很洒脱,诠释某些音乐会很随意率性,略带一点高音的刺激。
它很适宜听流浪地球2电影原声里的那首《太空电梯》,或是《沙丘》电影原声带中,那些空灵、浩瀚的曲目。
16、AFUL MAGIC:
上市初期算是千元级型号,目前大匆匆,价位不敷700元,极具诱惑力。
MAGIC ONE是迄今非常稀缺的,调音完成度和听觉知足感都非常高的“单动铁”耳机!
有着出类拔萃的平衡性和解析。杂食性很高。
风格:像是监听耳机与音乐耳机的某种领悟,详细是,暖声(外柔内刚)+较均衡+确切的定位+近间隔球形声场。
三频(低、中、高)能量感知分布:3.5:3.5:3
有着丰满却又有高掌握力的低音,比较近间隔的饱满人声,丝滑而柔美的高音。
全频亮度适中,但在不同音量和不同播放器下,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味道,要么生猛通亮,要么精细动人。
音色淡雅,透着轻微的甜。男女声音色都很自然,但“是否够毒”要看音源。
揭示力高。面对码率低的,录音品质不足好的音乐文件,它就显得微糊,反之就很精醇,清澈。
声音很有力道,结像饱满,不空冷。中高频到高频乐器有较明显的定位性,好于一些过于追求分离,但却舍弃还原空间位置和真实的耳机(如IE40PRO),即便它“横向声场”并不出彩。
有着比较规整的声场。横、纵和垂直方向,险些不论哪个角落涌现声音,它都能较迅疾,并很准确的相应,分离度上佳,一如剥离出来的位置感,催生出听的意见意义性。 这是它很迷人的特色之一。但在大音量下,受限于“声场”还不是特殊宽,也有可能让人觉得分离度还不足好。以是总的来说,它更适宜在中、小音量下,展现自身的“解析”和“韵味”。而大音量下,会变得更为浩瀚和威猛,但单动铁的性能上限可能在此时会有“触顶”的觉得,大概加个极高频动铁就妥了?
17、iBasso 3T-154
初上市1199元,现998元。
彷佛今年千元价位新品就这一个。紧张是我就只打仗到这一个。
它的型号名正对应着它主打的特性,详细是3T磁通量密度和φ15.4mm动圈单元,这里面,前者是目前我所知的最大的数值,而后者,它比起常见的10mm动圈单元,在振膜面积上大了约137%。
灵敏度:116±2dB/mW,非常之好推。
iBasso这款3T-154,相对竞品最大的优点和胜出项是“动态”和“空气感”。听久了,你可能会以为其他耳机的“细节”结像怎么那么小,空间怎么那么扁,抑或是声音怎么有些闷。对,这便是它的能耐。它让三频细节能量和结像的实体变得IMAX起来,有明显的雄性气息。
然而这种本色上的胜出,也是借由它那超高的,约3T的磁通量密度、优化的镀铍振膜和特殊设计的镁合金外壳而来的。这统统来之不易。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在单端3.5mm插头下,它也能产生磅礴的气势和膨胀感的声场,那换做4.4插头,估计会更为“惊悚”。以是,如果你对“声场”和“气势”有强烈需求,那可以不用犹豫的拿下它。
18、飞傲FD5:
曾售价约1500元,现在价格不到900元,逼近腰斩,性价比和声价比都开始爆棚。
FD5是飞傲高端动圈耳机中的一款经范例号,自上市至今,几年韶光内,线上线下的口碑都居高不下。它用只管即便低的价格做出了靠近顶级的声音本色和高等的外不雅观质感。是很多大佬私下最常无脑推举的飞傲型号。
FD5的粗听感想熏染,我个人以为是比较像索尼IER-Z1R的。它那种强大的低频和高频本色,会给人以听感的某种压迫力,常被震荡。此外,潜力也很大,值得在前端上多投入。
如果你预算不敷一千,很想感想熏染精良动圈耳机的“硬本色”,比如凝聚力、动态和饱满度,那FD5会是非常得当的选择。它是天生的猛士。厚重和通透的结合体。
19、达音科隼ULTRA:
最近1480元,VGP2024金赏机型。
这是达音科千元级精品“隼”系列的第三代作品,外壳为S316不锈钢,有着CNC及艺术品级加工工艺,内部核心单元利用了强大的“锂镁合金纯金属振膜”,并搭载了与自家旗舰级动圈耳机禅PRO(5000元档)构造同等的高磁通量密度环形磁路,力求声音的纤毫毕现!
有可换导管的设计,黄、蓝两种管,前者偏柔和浓郁,后者更通亮纯净,我比较喜好后者。标配古河单晶铜线(镀厚银),配备达音科精心设计的Q-Lock Lite可换插头系统。
特性:拥有超低失落真,具备真实、迅疾、饱满的三频相应。
听感:相对1000元以内的绝大多数耳机,隼ULTRA有着基于更高饱满度和更高密度的“真实感”。重心肠位靠下,中频结像稍内凹,亮度适中,齿音掌握很不错,没有结像边缘发干,发刺的情形,音色油润而凝聚。低频拳拳到肉。从中能反响出工程师的“肌肉”型声音审美。
千元档有线耳机,比千元档真无线入耳式耳机,在音质方面的领先幅度,因隼ULTRA等新品的涌现,变得更大了。
不过仍要保持镇静。好听,够用就好,把稳力还是要放在音乐上。
20、天使吉米Origin:
正常售价1580元,特价时1480元。
Origin(原点)是经典动圈型号Oxygen(氧气)的升级型号,比起前作,新品形状更迷人,旁边立体浮雕尽显尊贵。
特殊开拓的三种音色导管,即标准、动态和透亮,进一步提升了它的发热属性和可玩性。
小缺憾是没有4.4插头。
声音方面,它较大幅度提升了全频的“厚实度”,动态和声场规模都比初代更好。
音色延续初代的温和、自然,但表现形式却有所不同,Origin听着会更亮一些,感情外放一些,而初代会更蕴藉,彷佛在避免通盘托出。
天使吉米一向看重“自然”,不会特殊彰显本色。Origin的声音重心不同于达音科隼ultra那种靠下,它是居中的,这使得它不会特殊尽兴的展现低频压迫力,好处是高音亮度会更好些,人声间隔更近点,形态也更自然,尤其对女声音色表现会更好,兼具亲切感和倾诉感。
21、Artio CU2
售价2000元旁边,定价是合理的。
是目前较罕见的小众日本产品。
CU2从包装到做工,再到音质,都很高等。从价格来看,它理应是Artio的旗舰。
虽是铝制腔体,但略有重量感。
整机远看朴实,但细看,质地却很高等,官方表示创意灵感源自日本铁器。
由于综合性能出色,去年年底发布的日本VGP2024榜单,它拿到金赏!
力压次旗舰级的JVC FW1500。
Artio 2有着无与伦比的“动态”,这表示在你便是小声听,都能感到各频域鲜活的冲击性。
Artio的几位老工程师,多年以来,一贯致力于让入耳式小耳机实现2.0桌面音箱效果的产品,历经数次迭代,artio 2彷佛是比较好的达到了这个空想。至少听上去,它和我们市情上绝大多数同类不同,特殊是在听LIVE或交响时,你会感到它的结像,有浮现于面前的效果,详细是声场纵深最深的位置,都被推到靠近鼻腔附近。相对的,像森海IE900这类型常规HIFI耳机,结像就还是在“颅内”,你听到的仍是“耳机”。
Artio有着出色的的动态,较自然的中音,日式的比较华美的高音,非常宽松的横向线条,结实、浩瀚、本色张扬,比不少追求自然的耳机更适宜听劲爆或大场面音乐。
22、水月雨Blessing 3:
形状很俊秀,壳体非常轻,较随意马虎涌现划痕,需细心保护。
小缺憾是,灵敏度不特殊好,且没有4.4插头,你可能须要给它其余配线,或搞个优质大推力便携播放设备……
音质:因低频量感做了较大的拉升,故其被厂商视为某种进步。实际听感,低频松弛柔和,有明显的量感托底,高频透亮,延展的细节也较为丰富。人声有些偏“年轻女声”,至少相对山灵ME600是明显偏细,适宜听“年轻女子”的娇喘。
不过,听久了或是在某些搭配下,你可能也不会察觉到它人声偏细的这个特色。
Blessing 3看重清晰度、风雅感和低频厚度,但密度不足好,它更让我欣赏的还是人声和高频音色,会有一种“非常自然”的开阔感,而这在圈铁构造的耳机里,也比较稀缺的。
所谓“非常自然”,便是,比如你阁下有一哥们跟你说话,就这个话语声的真实听感,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吧,它一点不添油加醋,也不靠“密度”强化威力,也不凸显口型的清晰,就轻轻松松还原出了一个很合理的自然界中正常的声音。纯净水一样平常的自然。diao得很。
这很磨练调音水平,你须要对振膜音色和频响曲线都有深刻的认识才行。
想起之前我也参与过某些耳机的调音参谋事情。那真是各种辛劳。你得在大量方案中,一点点的研究。要在不同韶光,不同生理状态,不同的音量和歌曲下,不断切换不同的设计方案和组合搭配,还得选择最空想的振膜材料,并力求既合理又最好听的声音,但声音又不可能完美,以是又要懂均衡之道,要会舍弃。而这些还只是参谋,都弄得我直掉头发,乃至有些畏惧。过程极累。
有的调音师实力很强,但幕后却也可能又是另一个样。由于这里有个很要命的“主不雅观聆听”环节。你眼瞅着各种客不雅观测试的“曲线”挺好,THD也不错,但在反复主不雅观聆听过程中,要选择最佳的零配件组合方案,最好听的那个版本,可就很头大了。调音师每每随意马虎陷入“不知庐山真面孔”的窘境,详细说,便是听麻木了,不知哪版声音最合理、最好听、最适宜市场,再严重些,便是他自己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好听”。
以上各类,可能也跟知道的,会的太多有关。就像一些老烧友,明明就一双耳朵,但太有钱,买了几十条高等耳机或前端,但仍旧是静不下来,他总有迷惑,总以为不足对味儿,末了他自己也不清楚该“停”在哪。
以上所有这些,在我看来,便是人被“希望”给拿捏了。此时须要做减法,大刀阔斧的砍,以尽快找到原始的那个大略的自己。
23、山灵ME600:
1898元,定价略低。
基于仿生流体的设计,316L不锈钢与6系铝合金合成的腔体。
底壳全镀金、粉末冶金、高光切割、手工抛光、5轴CNC。配件比1500元档的有线耳机更为丰富,堪称豪华。环绕声音干系的可换导管、四种实用的音色耳套,也都令民气生好感。大大拓展了可玩性。
作为2圈3铁的“新品”稠浊动力耳机,ME600有着比其价位更低的那些耳机明显“更高”的音质。
表示在“全包围感的立体声”、“非常凝聚的细节结像”、“高密度的柔顺高频”、“近似音箱的沉实型高等低音”。大略来讲便是“入耳式的音箱”,音色略偏厚重,整体呈现类似金字塔型的能量分布,很耐听。
它是目前2000元内综合产品设计、配件品质、可玩性和音质,最好的那个。大概还有更好的,不过暂时我还不知道。
也得亏它还在我手里的,否则这个2000元内最佳,我不知选哪个。
24、AFUL P8:
原2499元,现2129元
1颗低频动圈+7颗动铁,灵敏度很高,非常好推。搭载了独家调音技能,分别是RCL网络分频技能、3D气压平衡技能和RESINators微谐振技能,旨在实现“圈铁构造中的科学HIFI”,力求面面俱到。
实际上,它也确实非常厉害,饱满、高密度、耐听、自然、规整的声场、明确的定位、微暗。没有非常锐利的圈铁味,衔接很自然,结像风格也自然。人声不细,也不肥。很厉害。
相对IER-Z1R,它闷感更少。跟个屋子一样,有出色的立体框架。有充足而不过量的松弛型低音,自然饱满润泽的人声,无刺激性的高密度的通亮高音。整体音乐性不错,非常看重还原,有结实而丰腴的线条,无任何润色性的对个别频段的强调。
非冷声、非两头翘。中音区偏近,结像面较大,人声韵味还不错。器乐分离不刻意,而是随前端展现内在实力。
P8的调音风格在目前盛行的广大科学HIFI耳机中,属于略微偏暖,很看重肌肉感和声场规整性的那种。而且很难得的是,它如此有力,却还极尽细致。不粗糙,不怪异。
若搭配靠谱的前端,在大音量下,P8很随意马虎给出“音响”级效果,震慑力和威信感令人印象深刻。这种“敦实的音响效果”非大部分千元档或最近一些新出的几百元卷耳机所能企及。真正展现出了更高档耳机值得掏钱的那一壁。同时也是高档耳机“硬本色”的底气所在。
P8全频线条偏柔一点,总体属外柔内刚型,不同于一些圈铁或动圈等耳机因追求瞬态和动态所致的偏亮和偏硬。这使得它非常耐听,同时也会在大音量下,仍不失落温存,保留一份听感的自然。但小音量下,也会有些沉闷,欠缺透气感和通亮度。
不同于JVC FW10000那种“超高透明度”,P8相对杂食不少,毕竟三频丰满。
声场的纵深相对最好,然后是垂直方向和横向。由于我个人对横向很苛求,以是觉得P8在这一块,还没做到最好。它最强的是,在很科学的调音理念(频响曲线)下,做到了这个较高端价位所能做到的“面面俱到”。
25、凯声黑铃卍:
售价4298元。
它是凯声前旗舰钛铃PLUS的继任者,是新旗舰。
拥有平头塞中罕见的,强大的本色潜力,适宜与各种数千、上万的前端设备连接。
声底偏监听,略偏直白,中小音量下有甜度和柔和,大音量下,音色趋向壮实,富有朝气和动态。
非常平滑,高还原性,高揭示力,很黑的背景,险些无闷感。
有深奥深厚、干净、合理而非“丰硕”的自然低音,通亮结实的人声和1高频。多器乐演奏时,拥有自然的全频分离度。
可以很好的兼容古典和盛行,是目前在售的科学HIFI平头塞中,某种意义上的顶峰。
26、Kinera薇儿丹蒂:
1动圈+2娄氏动铁+2声扬静电+1骨传导单元的内部单元配置。
采取不同颜料精心手绘的耳机腔体。
特殊附送了由三家专业HIFI品牌设计的高端耳机配件,包括AZLA SednaEarfit Crystal耳套(通透)、FINAL E套(低频)以及FLASH ACOUTICS单晶铜+4N纯银混编线。
薇儿丹蒂是Kinera迄今生产的高端耳机中,综合形状设计和声音品质都达到了相称高度的那个。
同时也是今年上半年我所知的,7000元到10000元间,最热销的几个型号之一。
声音特点:柔和,通透,顺滑,润泽。
复合的声扬静电单元带来亮丽、丝滑、富有延伸感的高音,有较为明显的晶莹的华美感,而这也是多数动铁、圈铁耳机所难以实现的更高境界。
低频由一枚厂商特殊开拓的6mm微型"液态"振膜和一枚用于强化传染力的骨传导单元共同实现。实际感想熏染,有着比较常规动圈耳机更为下沉的冲撞感压迫力,而且丝毫不会影响人声,这很绝。
人声表现,不论女声、男声都结像饱满,且不偏厚或偏薄,也无年事倾向。
同时,在还原真实人声音色的同时,又有着明显的“润泽感”或是“甜味儿”,这增强了聆听的意见意义。
其余,它还有着入耳式耳机中不多见的,柔美与亮丽并存的中、高音线条,且不论声音大小,这种声音都是耐听,并带着些丝滑感的。这是它高等的地方。
声场并不算惊人,整体偏“球型”,可能也是低频略多所致。对人声类盛行,中
头戴式耳机:
值得入手的就AUNE AR5000、水月雨PARA和VENUS、还有森海塞尔HD400 Pro、铁三角RX70、索尼MDR-MV1。
再贵一些的,其余心痒痒的,就Audeze奥蒂兹MM-500、奥世声The composer和HIFIMAN SUSVARA。
奥蒂兹这个MM-500非常动人,声音略薄一些,但高音的质感,听感都是一绝,喜好高音,喜好柔和的,可千万别错过它。价格不算离谱。1万+。
奥世声那款,声音很高等,伸展自然大气饱满,有很强的,万元内高等头戴耳机所难以展现的某种柔韧性,类似Focal乌托邦2那种,可惜啊,大大超出我的预期售价,有些无语。哪天能掉到10000多些就好了。
HIFIMAN那个是国内外HIFI圈内公认的神仙。我还没听过,在此就不吹了,意淫以示敬意。
常规价位内的高等耳机,我个人觉得,很好听的是PARA,然后AR5000和VENUS。本色最高的,是VENUS。这个是真的不得不服。它很平衡,透明度很高,细节表现会很细腻,同时也很锐利。
AR5000便是各种自然,听啥都自然,也都好听,便是略微“粘稠”了一点,少了点空气感和亮丽度,不过,整体的立体感和弹性还是非常好的,而且,它也不太有必要煲机。由于光是开声那种伸展的,鲜活的线条就会迷住你。AR5000是个统统都恰到好处的,好听且自然的动圈耳机,我喜好这种企划期间就建立起来的声音的明确性。
索尼的新品MDR-MV1,我每次拿起,都不会太愉快。由于它介于糊和清晰之间,自然和乏味之间。哪边都挨一点,便是不太让人尽兴,即便我给它换了好多种搭配。反正,我是没法以赞不绝口的语气来夸它,只能是,内心认可它的本色呈现和某些音乐下的味道。
优点是耐听。
实在,大部分“定位监听”的耳机,凡人入手前还是要多想想。上一个我买后,很快又出掉的贵货是索尼IER-M9。出于好奇,在几个月前的上海展,我又用展台M9样机反复比拟IER-M7,溘然就明白为啥日本市场(KAKAKU网站)M7卖的更好了。也便是M7还是更悦耳些。
开放式真无线耳机(OWS):
此类耳机最早的首创者彷佛是索尼旗下的Ambie,后来,“母体”索尼推出Xperia Ear Duo XEA20,用折叠式管道构造进一步展现了开放式耳机的美,再后来,索尼开拓出业内首个“环形振膜”,凭借貌似入耳实则开放的时髦形态,取得了一定范围的成功。
伴随着索尼近十年,这三波产品的推动,诸如“华强北”、“国产”魔声、“80\90”后纽曼、华为和BOSE等中外浩瀚品牌都开始搞这个鄙吝械了。
出于好奇,我从去年(2023)12月起陆陆续续地用“不只彩”的手段搞到了20款此类产品,并挨个体验佩戴舒适性、稳定性、响度是否够大、音质是否够好。终极粗暴的做了下面这个排名:
1、音质很好:大气、饱满、动态好、细节较清晰,JBL soundgear音悦圈。
2、音质很不错:自然、饱满、较多的低音氛围,倍思Eli sport 1。
3、音质很不错:自然、饱满、清晰、舒适的低音氛围,SIVGA SO2。
4、音质很不错:偏薄、通亮、清晰、低音适中,韶音OpenFit AIR
5、音质很不错:略薄、宽广、通亮、低音略少的是索尼LinkBuds。
6、音质很不错:凝聚,低音下潜不错,动态一样平常,响度偏低是小米开放式耳机
7、音质很不错:有HIFI的根本框架,全频较饱满,但动态一样平常,拉垮了部分音乐的听感,EPZ S80。
8、音质很不错:均衡润泽,饱满度还行,响度、动态不符合旗舰定位,与JBL音悦圈有差距,开石openrock X
9、音质很不错:较自然、紧致、低音略少的是泥炭GoFree 2。
10、音质不错:底子很好,调音完成度(解析)不足的是声阔飞跃线AeroFit Pro
11、音质不错:解析优秀,但响度、饱满度还得再加强的是溜达者comfo fit II(comfo solo彷佛是更好)
12、音质不错:均衡轻盈耐听,动态一样平常,骨传导适度增强却也滋扰了中下盘,魔声clarity free pro(旗舰)
13、音质不错:底子很好,调音完成度(响度)不足的是韶音OpenFit T910
14、音质不错:底子很好,调音完成度也不错,平滑伸展,略软弱,音色略干,FIIO JW1
15、音质不错:本色(密度)稍逊色于飞傲JW1,但润泽感,柔和感却胜出JW1,飞利浦TA3708
16、音质不错:调音完成度不足高(轻微塑料味),解析较好,南卡OE MIX
17、音质还行:调音不成熟,佩戴设计不好,无法感知音质,声阔轻跃线AeroFit
18、音质还行:响度很低,音色自然,柔和,解析较好,结像过于眇小,爱华AW19
18、音质还行:调音完成度不足高(较软弱)的是塞纳Z90。
19、音质还行:软弱、尖锐、不自然、响度一样平常、清晰度还行,魔声monster open ear AC320
20、音质不好:定位游戏的溜达者Hecate air 2。
上面这些,真正值得买的就下面9个,别的11个大都有种不超值或是买贵了的觉得。
1、不缺钱就JBL音悦圈,要啥有啥,小问题是某些人反响久戴会有不适亦或个别电池非常。
2、会过日子,又有点品味的,就倍思Eli SPORT、SIVGA SO2和泥炭Go Free 2。前两个音质不相上下,但严格来说,还是倍思综合水准更强一点。泥炭那个除了佩戴不是特殊严密,随意马虎显得响度偏小,别的像解析、外不雅观都雅性啥的都没问题。
3、不太过日子,但也不傻,有更高等一点的品味,可以选小米开放式耳机和韶音OpenFit AIR。这俩音质有点难分胜负,都有着比泥炭更好的解析,但是相对倍思和SIVGA,它们都欠缺更好的厚实度,这是本色上的缺憾。不过,在功能和细节设计方面,它们比倍思和SIVGA考虑的更多。
4、预算极低,只需听个响,但又得好听、好看。暂时只有飞利浦TA3708和飞傲FIIO JW1两个。
5、是索粉、喜好高透明度的声音、较宽大的声场,且耳洞较大或正常,旁边耳又完备对称,那就选Linkbuds。
当然你也可以说抖音直播间卖国产魔声的(monster open ear AC320)彷佛也卖很多,是的,我也是“魔声”的热心不雅观众(苦笑),搞了一个,实物还惊到了我,由于这造型,让那些卖六七八百的品牌都汗颜!
但是,它实在不好听,通亮而粗糙,唯一的优点是嗓门较大,这倒比很多厂商做的好。
下面是真无线入耳式耳机(TWS):
上半年值得入手的入耳式TWS,我玩过,且觉得很不错的:VIVO TWS 4(普通版),我没想到普通版的调音会这么好,内心感慨不愧是“金耳朵”们的作品,我是服气的,这个水平,粗听是很像那些七八百元TWS的,
然后便是声音本色更好些的水月雨梦回,我个人以为每一个发热友都最好是搞一个。它的声音根本真是相称的牢,所谓“踏实”大抵便是它这个觉得。全频平滑、自然、结实、强劲,细节清晰度很高,却只卖500元,真是不可思议。值得一吹的是,该型号最近拿到了日本VGP 2024 SUMMER金奖,即在同类TWS中,成了日本专业音频领域票选的王者!
再今后,便是华为frebuds pro 3和索尼WF-1000XM5,前者拥有Q弹的低音,柔和润泽的人声,以及比较精良的横向声场,后者拥有深邃高质感的低音、晶莹富丽的高音、略暗却密度较高的较小口型人声。主动降噪,我觉得后者更厉害些。值得一提的是,WF-1000XM5在索尼日本官网的先容中,有提到它在发布前,经日本音频协会(印象中是)评定,在ANC主动降噪方面,是当时的业界NO1。
我手里还有个森海塞尔momentum 4 true wireless,它声音很柔和,全频透着某种神奇的丝滑感。而人声味道,比森海不少有线高档耳机还好。但不知怎的,它的低音质感,我听着没有多好,硬本色比不了索尼那种深邃的下沉效果。高音风格还是森海善于的那种,不过也是更柔和了点。
国外音质丈量网站RTINGS,基于自家科学目标曲线,以中性还原为标准,给森海木馒头4的音质评分和给索尼WF-1000XM5的差不多。但详细到三频段分项得分,索尼的低音和中音却稍逊于森海,但高音又明显好于森海。ok,这里咱们仅供赞助性参考。
末了:
上半年,我主不雅观最爱的随身播放设备:
山灵M5 ULTRA。价格3000多。
太您马儿的好听了!
动态极好,瞬态非常好。
这使得它的声音,在本色上会非常过瘾。听得会很高兴,很尽兴,真正展现了“推力”的要义!
加之还有厚实、明晰、多汁的人声和明脆鲜活的高音。
这让它成为WIFI纯音播放器中的丽人。
而且我手里的全部头戴耳机,它都能推好,推饱。这,切实其实便是里程碑级别的产品。
自此今后,所有比之定位高的便携HIFI播放器,可能都要以此为基准,做加法,做升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