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紧张讲的是物流模式为同城配送的运费模板。
如果是快递模式的运费模板在设置和某些系统判断上会大略一些,打算方法是一样的,只须要把间隔区间改为省份——地级市即可。
我写文章的习气是首先描述这个功能是若何做的,然后这样做的事理是什么?为什么不那样做?当前的办理方案是最好的吗?有没有更得当的方案?个中须要把稳的风险点有哪些?该若何去规避?

运费模板模式的设置会分为三种模式:
设置为不同的模式后,运费也会有不同的打算规则
下图是三种模式的一个大致先容:
文章分为3个板块,分别先容单品运费模式和满减运费模式的设置规则,操作逻辑与个中的把稳点,以及发生退换货时运费模板的负向打算流程
一、单品运费模式
(图一)
(图二)
图一为单品运费模板列表,图二为单品运费模板的设置界面,图一中点击“新增单品运费模板”按钮或“编辑”按钮进入图二,逐一阐明一下。
1. 图中运费模板是如何打算的
A. 按件数计价:
如图上所示,当甲商品选择了该按件数计价的运费模板后,某用户购买时。
当用户的A收货地址间隔仓库2.5km时:
B收货地址间隔仓库4.5km时:
B. 按重量计价:
如图上所示,当乙商品选择了该按重量计价的运费模板,且该商品的某一sku重量为0.6kg时。
当用户的C收货地址间隔仓库2.5km时:
2. 计价办法
分为两种办法:
(像淘宝等一些电商平台也有按体积计价,这是物品的3个物理属性,但按体积打算太繁芜,暂时我们的业务场景未涉及到。)
选择为“按件数计价”时,下方运费规则中的表格标题为“首件”、“续件”;选择为“按重量计价”时,下方运费规则中的表格标题变为“首重”、“续重”。添加商品时须要先选择单品运费模板再填写商品SKU的各项属性,如果是选择按重量计价的运费模板,则商品SKU的重量为必填项,否则将无法计算运费。
为什么要区分按重量计价和按件数计价?
由于有些商品虽然体积小但是比较重,更耗油,可能用重量来计价更好;有些商品比较轻但是体积较大,会更占车的空间,以是用件数计价更合理
3. 计费规则
A. 运送间隔区间:
点击“添加间隔区间”按钮,表格中则增加一栏,且该栏中的起始间隔为上一栏的终止间隔加0.1km;比如上一段的间隔区间为3.1-6km,则下一段的起始间隔为6.1km。
为什么要自动算出下一段区间的起始间隔?
是为了防止操作职员自由设置而涌现间隔空档,如将起始间隔设置为如7.5km,这样中间就会存在1.5km的空档无法计算。
为什么要起始间隔在上一段的终止间隔上加0.1km?
如图中所示,当用户的收货地址刚好间隔仓库3km时,系统就会不知道该打算为上一栏的5元还是10元。
为什么间隔间隔以最小0.1km算?
几十米的间隔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如当通过舆图定位用户收货地址间隔仓库5.13km,这时可向上加1算为5.2km,可向下减1算为5.1km,也可四舍五入,详细采取哪种打算方法就看公司的业务需求。
操作职员在末了需编辑终止间隔,否则将不能保存;也便是说添加的间隔区间末了一段一定是大于即是XX公里。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当用户的收货地址超出了XXkm-XXkm这一区间时,无法计算的情形
每一个用户在添加自己收货地址时,会通过舆图定位经纬度;而为其配送的仓库也有自己的经纬度,这样就可以打算出收货地址到仓库的间隔(这个间隔是驾车行驶的间隔,而非直线间隔)。
B. 须要把稳:
当间隔区间添加并保存之后是否能许可二次编辑?也便是每一栏的“操作”项中是否有编辑按钮。
如果每一栏都能编辑:
比如第一段间隔区间为0-3km,第二段间隔区间为3.1-6km,这时将第一段的终止间隔改为2.5km,那第二段的起始间隔就须要自动变为2.6km。
逻辑彷佛很大略,但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存在操作职员没创造或者忘了这里是会自动改变的,可能就会造成缺点。
如果只有末了一栏能编辑:
也便是说只有末了一栏有编辑按钮,如果想要编辑上一栏的内容,只能将该栏删除,这时上一栏就会变为末了一栏,涌现编辑和删除按钮。
我的做法是选择第二种方案,虽然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麻烦,但是需求剖析须要剖析需求的利用频次。
第一,添加运费模板是较少概率的操作,很大程度上添加后就不会再改变了;第二,二次编辑的情形也仅存在于上一栏添加错了须要进行修正,这种发生的频次也较小。以是在这么低概率的情形下,相对付可能会造成操作职员的困惑,和由于模板添加缺点导致的金额丢失这一风险,我更方向于设计为只有末了一栏能二次编辑。
二、满减运费模式
上图为满减运费模板的设置页面。
满减运费模板的添加办法与单品运费模板同等,都是添加间隔区间后填写相应的运费。
且间隔最小间隔为0.1km,不支持二次编辑只许可删除,需设置终止间隔等,与单品运费模板添加办法和把稳点同等,不做赘述。
在利用满减运费模板后,订单中的所有商品不须要单独打算运费,按订单中商品的总金额是否知足包邮条件来打算。
有一点额外须要把稳的是,系统一开始默认设置为单品运费模式;如果这时须要切换到满减运费模式或同时生效模式时,系统须要判断有没有完成满减运费模板的设置(点击“生效”按钮时判断),如果没有则弹出提示框去设置。
那么反过来又须要思考一点,如果一开始平台什么商品都没有的时候,就设置成为了满减运费模式,这时添加商品时选择单品运费模板是否为必选项?
如果不是,那么往后添加了一大堆商品,这些商品又没有选择单品运费模板;这时切换为单品运费模式或同时生效模式时,那这些商品该怎么办?
可能就须要系统自动下架这些商品,等选择单品运费模板之后才能上架。
如果是,可能就不用二次编辑商品的单品运费模板。
但是考虑到实际的操作场景,在这个条件下,一开始操作职员可能是不知道详细每个商品该当对应的运费模板的——可能就会随便选择一个运费模板,切换之后反倒会去逐一排查每个商品,增加的实际的操作困难。
以是我的设计为不是必选项,只有切换为满减或同时生效模式时,才为必选项。
三、运费模板负向流程的打算
这里以单品运费模板的打算为例,满减运费模板的思路是同等的就不展开了
当用户进行退货时,是须要考虑运费的打算,这时有两种情形:
1)非商品质量问题,用户自己的缘故原由须要退货,平台是不须要退用户的运费的。
这时须要审核退货单的人工客服来判断,用户退货的货品需不须要去拉回?如果货品量小不须要拉回,直接退款就行了。
如果货品量比较大须要拉回,仓库就要派出车辆去拉回货品,那车辆来回的油耗人工等支出可能就得用户来承担。
但这时又得分两种情形,如果有车要去商家附近配送货品(顺道),那就不须要商家支付运费。
如果没有(不顺道),那商家就须要支付。现实中须要考虑的情形很多,比如退换货品的保质期、间隔多远才算顺道、临时有顺道的商家下单等等。以是我们采纳的是,商家需不须要支付运费,支付多少运费由客服人工来决定,提前关照商家,司机到店后线下支付给司机,这里就不做展开。
2)商品质量问题,平台不只得退还申请退货商品的金额,还得退相应的运费。
就以这个模板来说,买3件需付运费11元。
这时如果退3件,商品全退运费也会全退,打算是没问题的。
但是如果退2件,商品部分退的情形呢?一样平常采纳的方案是算均匀值,比如11元乘以2/3,再抹去除不尽的部分,就退用户7.33元。
也可采纳的方案是,退固定金额,详细固定金额是多少的规则就得由公司来制订了,可以是首件的价格5元,也可以是首件加续件的价格,比如2件便是8元。
那么系统打算出的金额是否能人工修正?
如果不能,可能实际操作中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果能,那么就得为客服部制订相应的规则来对其进行约束,防止其由于主不雅观判断而导致的缺点;乃至系统也可以做一个限定,修正时最高或最低不能超过或低于多少比例的数字。这里再提一句,一样平常电商平台中可能会存在用户为了减免运费而凑单,收货之后又申请退款的情形。
比如满500减免50的运费,这时用户订单中只有490元,订单中再添加一个10元的商品,收到货之后再将这个商品退掉。
如果涌现这种情形,首先得运营职员审核是否通过这个售后单;如果通过,一样平常是用户自己的缘故原由须要退货,以是也不会退这部分运费。
以上便是文章的全部内容,有须要改进之处或不足详细之处,可以在评论区中指出。
本文由 @橘钻 原创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