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为了知足这些需求,“可食用”电池是不可或缺的,科学界也对此展开了研究。近期,意大利技能研究院(IIT-Ital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就开拓出了环球首款可食用电池。它的灵感来自于人类和所有其他动物细胞中产生能量的生物氧化还原反应。
最新研究成果已于近期揭橥在了《前辈材料》杂志上。详细而言,电池的阳极由核黄素(别号维生素B2)组成,而阴极由槲皮素组成。这两种物质都天然存在于各种植物和其他食品中。其余还利用活性炭来增加导电性。
此外,电解液是水基的,而分离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渗透膜,防止短路)是由紫菜制成的,紫菜常日用于寿司。末了,两个食品级的金箔触点从阳极和阴极的蜂蜡涂层中伸出来。

研究职员表示,一旦充电完毕,这个0.65伏的电池能够在12分钟内供应48微安的电流,或者仅供应几微安的电流并持续一个多小时。虽然这听起来可能不多,但听说它足以为小型电子设备供电,如低功率的LED。
研究职员说,“未来的潜在用场包括可以监测康健状况的可食用电路和传感器,以及用于监测食品储存条件的传感器供电。”
“此外,考虑到这些电池的安全水平,它们可以用于儿童玩具,那里有很高的摄入风险。事实上,我们已经在开拓具有更大容量的设备,并减少整体尺寸。”他们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