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一事、终生平。这几天的南湖革命纪念馆挤满了人,很多游人返程时总会买上一艘“小红船”。
本日,我们要讲一讲制造这艘“红船”的一位匠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湖画舫”的传承人韩鸣华。
创始精神:运河边的不忘初心

年轻的时候,韩鸣华在嘉兴电子仪器厂事情,但由于工厂破产,他成为一位下岗工人。这也给了他奇迹转型的机会。起初,他在越秀路上开了一家电器维修部。而让他产生了制造红船模型想法的是他的一位哈尔滨朋友。朋友离开的时候一句“嘉兴是个利益所,遗憾的是没有可以带回去的纪念品”被韩鸣华记在了心上。
韩鸣华从小在运河边上终年夜,对付他来说,在运河上穿梭不断的船只是再熟习不过的场景,也是他最怀念的童年影象,那时他还能用废弃的木板做船模,没想到还能在运河中“航行”。这时候,韩鸣华心中已经下定决定:要把南湖红船模型做成最有嘉兴特色的旅游产品!
韩鸣华的第一艘红船模型从打样到制作,全部都自己研讨。为了把红船模型做的更加逼真,韩鸣华一次又一次地到南湖湖心岛看红船,红船不让人随便量尺寸,他就用脚步来打算红船的长度,从各种角度拍摄红船。在他看来,船上的每一弧度、一个角度都有讲究。
2000年,韩鸣华终于做出了第一艘红船模型,现在这艘红船模型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安了家。
2001年,他的公司刚刚成立不久就遇上了建党80周年,韩鸣华为了能在庆典当天为党献上一份贺礼,和工人们加班加点用了25天韶光制作了一艘8.8米长的红船模型。
从那往后,来嘉兴旅游的人都喜好把红船模型带回家。也从此开始,韩鸣华把经营得不错的电器维修部关了,齐心专心扑在了这份“红船奇迹”上。
奋斗精神:100天的“奇迹”
在十几年的韶光里,韩鸣华也做了大大小小不少的红船模型,但这艘最大、最真的红船模型,依旧让他处于一个亢奋的状态, 也有点紧张。
2015年初,当时中心党校须要订制一艘红船模型,韩鸣华争取到了这个分外的加急单,按照协议哀求,他要在4月中旬前落成,在4月16日至18日进行验收。
一样平常制作这样一艘船模须要一年半的韶光,但现在要在3个月内完成,这切实其实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韩鸣华还是做到了。工厂里的巨型横幅“奋战一百天 创造奇迹 向党献礼”见证了这个“奇迹”的发生。在造船老师傅加班加点的事情下,同时,韩鸣华也改进了工艺,节省了用工韶光。
终极,这艘耗时100天打造的按照实际红船大小1:0.9比例制作的红船 “停靠”在中心党校,船模图纸由南湖革命纪念馆供应,采取民国期间的造船工艺,船上险些用不到钉子,所有构造也都是通过打榫来构筑的。
奉献精神:“红船”在身边,也在世界
为了担保红船模型的质量,这些年,韩鸣华也一贯在探索着转型升级之路。在流程上,他选择专注于设计和发卖两个环节,将加工制作的环节外包出去。
很多周边的庄家卖力着加工制作,而且对付已经在工厂干了很多年的技能骨干,鼓励他们自主创业,专心做好某一种船型,在这样的专注下,手艺不断提升,船模的质量也得到了保障。这艘小船给太多的小家庭带来了稳定的收入,也让红船精神不知不觉地传染着大家。
鸣华船模制作厂将传播红船文化、运河文化作为自己的企业任务,陆陆续续为少年宫的红船活动赛捐赠了配件几十套,为嘉兴在线赠予代价近三万元的船模,为嘉兴日报专访革命老区捐赠代价二万元的红船模型十艘,为庆祝建党90周年嘉兴全国将羽书画大展赠予红船模型四十艘,为“红船杯”中国•南湖赤色诗歌大赛捐赠伍万元,以实际行动将社会效益纳入到企业发展方案的一部分中来。
韩鸣华有一个梦想,他希望在每一个能达到的地方,都有“红船”的足迹。他也确实做到了。今年开年,他就设计出了两款很受游客青睐的红船模型,一款是16厘米的,一款是20厘米的。这些小船的定价不高,小巧而精细,在南湖景区内很受游客的欢迎。
一艘小小的红船模型从选材到制作成品要经历十多道工序。虽然工序繁琐,但是韩鸣华却坚持要做到最逼真,他说每一艘红船模型都是一份红船文化、运河文化、水乡文化的传承。目前,韩鸣华制作的南湖红船模型已有20多万只销往了天下各地。本日,“南湖红船”不仅可以乘坐,也可以带回家。
(原标题《【七一特辑】我在南湖旁造红船,生平只为一事来~》。编辑王杭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