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通信 » 华晶电子集团公司为我国集成电路家当成长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华晶电子集团公司为我国集成电路家当成长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通讯 2025-01-07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我国引进的第一条成套集成电路生产线定点在742厂,我国“南方微电子基地”培植的主要组成部分---无锡微电子工程落户在742厂,我国“908”工程的主体部分培植在华晶,从江南无线电器材厂(代号为“742厂”),到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这一中国微电子骨干企业,在我国集成电路家当的发展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近出版发行的《无锡工业企业发展亲历记》(1949-2019)一书刊登了原742厂厂长、党委布告,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总经理王洪金的回顾录文稿,详细先容了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那段辉煌历史,本文系王洪金文稿摘录内容。

1960年,在国家“大办电子工业”的号召下,无锡市把无锡电讯器材厂的半导体车间分离出来,连同南长区公私合营华昌丝厂的一部分职员,组织成立了江南无线电器材厂。
当时工厂在半导体业务方面只能生产一些二极管。

华晶电子集团公司为我国集成电路家当成长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华晶电子集团公司为我国集成电路家当成长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互联通信

国营江南无线电器材厂建厂时的棉花巷老厂区

华晶电子集团公司为我国集成电路家当成长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华晶电子集团公司为我国集成电路家当成长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互联通信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963年1月1日起,江南无线电器材厂归属国家第三机器工业部第十管理总局(后为四机部),更名为国营江南无线电器材厂,代号为“国营第742厂”。

四机部接管后,国家每年对工厂都有一定的投资,逐步配备、增长了一些设备,但是企业的技能能力还很薄弱。
一方面工厂从内部想尽统统办法提高技能水平,通过学习兄弟单位技能、引进技能职员、自己动手搞改造等举措,逐步扩大企业产品品种。
另一方面,从国家层面组织进行了“厂校合并”。
1968年底,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作为试点,将无锡无线电机器学校与742厂合并。
经由内外双修,工厂技能力量有所增强,开始承担新型半导体工艺设备的研究、试制,工厂地址也从棉花巷搬到了大王基。

1968年底,国营江南无线电器材厂迁居到大王基

从加强管理入手,提高企业风雅化管理水平。
企业原来是一个里弄小厂,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及生产能力的提高,必须提高企业的风雅化管理水平。
企业贯彻“质量第一”的思想辅导,切实加强技能管理,订定了一整套产品质量标准、工艺规范和考验标准。
各车间分解落实了岗位任务制,各班组设立了“六大员”(统计员、财产保管员、安全员、生活福利员、质量考验员、考勤员),充分发挥职工自主管理的浸染。
健全了经济活动定期剖析制度,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涌现的问题,由厂领导分别挂帅组织办理。
1972年,企业开展了产品质量运动,成立质量检讨验收小组,颁布《厂整顿产品质量验收标准》,设定了8个方面的验收标准,加强考察,真抓实管,产品质量得到了逐步提高。

从研发新品入手,提高企业产品竞争能力。
企业把产品试制任务落实分解到每个技能员身上,让每个技能员都担负生产一只产品或试制一只产品的任务。
其时3DG19高频小功率三极管,3DK7、K2开关三极管和3DA5大功率管逐步投入正常生产,各种硅高比年夜功率低噪声、硅高速开关和各种数字场效应集成电路等20多个品种先后投入了生产试制。
70年代中期,工厂已经能够生产CMOS和POMS电路、高速STTL系列电路,到了70年代后期工厂已经开始摸索生产黑白电视机六块电路,并承担国家微型打算机用8位CPU的攻关任务。
742厂曾先后9次荣获国家金牌奖、8次荣获国家银牌奖,以及国家级企业技能进步奖,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

国营江南无线电器材厂试制成功1024位大规模集成电路,《无锡战报》1978年10月1日专门作了宣布

从凝聚民气入手,提高职工军队整体本色。
根据半导体器件生产的特点,企业在全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大战红五月”等一系列活动。
活动中,广大干部职工险些都是早班连中班,或者是中班连夜班,在那个年代许多人都有过“7进7出”的经历,便是早上7点上班,晚上7点放工。
有些班组为了尽快完成国防重点工程配套产品的试制生产任务,干部职工还把铺盖搬进了车间,昼夜连轴转。
年夜大好人好事不断呈现,生产捷报频频传来, “大战红五月”活动更成为企业的传统。
在那个期间,企业看重树立范例,发挥前辈员工的模范浸染,用前辈英模的业绩勉励大家为企业、为国家多做贡献,由此呈现了一大批全国和省市的劳动模范。

之以是说742厂为我国集成电路家当发展增长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紧张缘故原由有三条:我国引进的第一条成套集成电路生产线定点在742厂,我国“南方微电子基地”培植的主要组成部分---无锡微电子工程落户在742厂,我国“908”工程的主体部分培植在华晶。

其一,我国引进的第一条成套集成电路生产线定点在742厂。

1977年初,经中心批准,决定从日本引进彩色电视机用线性集成电路生产线。
一开始,这条引进线初定选址在湖南,为了终极落实和确定这条引进线的定点地区、培植单位,四机部等干系部委连续开展了多方面的勘察和剖析研究事情。

742厂得到了国家将要选址建线的信息后,连夜组织起草报告,由厂长王洪金亲自赶往上海,向正在上海稽核的电子部基建司司长报告情形。
随后,王洪金又多次赶赴北京,向部领导列数无锡承担项目的上风所在。
四机部部长王诤在理解情形往后,被无锡的诚挚执着所传染,诚挚表示:“我投你们无锡一票!

1980年5月开工培植的引进工程3吋5um技能生产线厂房

1977年7月,江苏省革委会根据无锡市革委会提出的关于引进线的定点报告,正式向国家计委、国家建委提出要将引进线定点在无锡市742厂的报告。

1978年10月,国家计委批准了江苏省革委会和四机部的定点报告,正式下达了任务书。
任务书指出:赞许利用742厂进行扩建,建成专学临盆电视机集成电路专业工厂和MOS与双极型集成电路的试制厂,形成年产彩色电视机线性集成电路11个品种年产量2600万块的生产能力。
项目随即启动,1980年5月开工培植引进生产线前道工序(3吋、5微米技能),1981年10月引进线后工序投产,1982年10月引进线前工序投产,1985年引进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由此,742厂成为了当时我国产能最大、工序最完好、涵盖集成电路完百口当链的专业工厂。

江南无线电器材厂引进彩电线性集成电路工程建成,《无锡日报》1982年10月15日专门作了宣布

引进线投产往后,742厂还存在一个尽快打破设计产能上量的问题。
当时的难点是“国外给定的产品标准与用户需求的产品标准存在不一致”。
那么,是“机器地去世抱国外给定的产品标准”,还是“全面知足用户需求为首选”?企业终极选择了“全面知足用户需求为首选”“用户标准便是产品标准”的发展思路。
事实证明,这是符合当代企业管理哀求的,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1987年,工厂取得年产集成电路3003万块的好成绩,并在往后连续多年保持了高增长的势头。
据1987年全国统计数据:742厂的产品产量占到了全国的近40%。

1982年10月,引进工程3吋5um技能生产线前工序投产

其二,国家“南方微电子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落户742厂。

742厂引进工程取得了成效,将我国的5微米双极工艺及相应产品推上了新台阶,但与当时国际技能比较、与我国巨大的市场比较,仍存在相称大的差距。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七五”期间微电子家当的头号工程---无锡微电子工程上马并落户在了742厂。

无锡微电子工程的紧张任务便是要办理存在的“工艺”与“产品”方面与国际技能上的差距,详细的任务有4项:建立24所无锡分所,引进3微米技能MOS生产线,5微米双极生产线扩产,培植相应的配套举动步伐。

科研生产领悟发展的无锡微电子科研中央101号厂房

1983年5月,电子工业部作出决策,从部属24所抽调500人,到无锡组建24所无锡分所,组成无锡微电子科研生产联合体,发挥742厂引进线的大生产履历和24所的技能能力,强强联合,争取韶光,尽快节制2~3微米大生产工艺技能。

1985年,正式注册成立“无锡微电子联合公司”;1987年,国家计委批准无锡微电子工程科研中央开工培植;1989年8月,工程培植期间,在联合公司的根本上成立了“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 1990年11月,MOS生产线开工培植;1994年6月,无锡微电子工程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生产。

开工培植的无锡微电子MOS5吋生产线(2~3um)厂房

24所分所成立后,利用742厂已有的厂房、设备条件,于1986年3月完成了“六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研制出最小线宽2.5微米、集成13万个元件的64K动态存储器,通过技能鉴定。
1993年生产出中国第一块256K动态随机存储器。
新建成的设计中央从1988年到1992年,开拓新产品108种。
双极电路扩建项目的投产,则使工厂双极电路的年生产能力,从1990年的3230.4万块增至1993年的4500万块,技能能力提高到5吋、3微米。
企业的生产能力、技能水平、经济效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华晶历来重视人才培养和企业文化培植,有一套成功的人才培养机制,包括干部稽核制度、后备干部制度等。
多年往后,人们夸奖华晶是中国微电子家当的“黄埔军校”,便是由于从华晶走出了许多在我国集成电路家当链上、在各条战线上发挥巨大浸染的人才。
半导体行业协会对此作过一个统计,从华晶走出去的在其他公司或政府部门曾经担当过紧张领导、骨干的人数不下500人,目前仍旧有300多位华晶人连续奋斗在我国集成电路家当链的各个主要关键岗位上。

科研生产领悟发展的无锡微电子科研中央102号厂房

其三,“908”主体工程培植在华晶。

908工程,是指1990年8月机器电子工业部提出的工程培植操持,是继“无锡微电子工程”之后,我国向集成电路家当发起的又一次冲锋。

当时,908工程在三地之间作末了的决议:上海、无锡、绍兴。
国家通过调研、稽核、打分,终极确定以华晶为依托,培植“908”主体工程。

全体980工程培植的紧张任务有3项:一是通过国际互助,培植一条6吋0.8~1微米、3000万块/年产量的硅生产线,这是908工程的主体部分,培植任务末了确定在无锡的华晶集团公司进行;二因此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中央为重点,建立多少集成电路设计中央,形成新品开拓能力;三是建立掩膜制作中央,知足海内需求以及开拓国际市场。

908工程从1990年8月启动,到1992年9月国家计委才正式下发立项关照,两年多的论证过程紧张谈论了两个问题:引进因此通用电路为主还是以专业电路为主?是跟踪国际前辈水平为主还是知足海内需求为主?这两个问题就现在的认识来看该当是很好办理的,但是囿于当时对家当认识与积累的不充分,造成了难以决议的状况。
当然永劫光的论证过程,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操持经济思维的滋扰,终极形成了决策上的“马拉松”。

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908工程)开工仪式

908主体工程先后历经了与美国的ATMEL公司、朗讯公司,日本的富士通公司,加拿大的北方电讯公司的会谈,末了在1995年,选择了与美国朗讯公司签约。
1998年初,在华晶公司建成了一条0.8微米~1.2微米、月产1.2万片的6吋生产线。

主体工程培植进度,本身来讲,韶光安排是抓紧的,但是由于工程前期的论证、会谈所用的韶光过于冗长(近5年),导致了工程培植尚未完备履行,产品技能就已经大大掉队。

无锡微电子工程在华晶通过国家验收,《无锡日报》1994年6月30日专门作了宣布

一贯以来,回顾908工程这段历史,总有那么一些惋惜,也总有那么一些不甘。
但是战斗便是这样,须要有冲锋陷阵的军队,历史的发展也是如此,从来就不短缺为了空想而奋斗的先驱。
回望908工程,它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半导体家当发展的内在规律、理解在家当发展中政府支持与企业自主的相互关系、领悟家当在投融资办法的内涵等,供应了很好的总结借鉴,也为我国半导体家当的后续发展供应了深刻的启迪

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8英寸仿照晶圆生产线

《无锡工业企业发展亲历记》(1949-2019)登载回顾录文稿423篇,字数222万字,照片2088张。
想阅读本书文章,请关注“呼唤迢遥”近期在今日头条上的连续推文。

标签:

相关文章

电念头外壳是否需要接地呢?为什么?

电动机外壳接地主假如从安全角度考虑,这是由于电动机在利用时因短路,绝缘老化,造成引起电机过热,等缘故原由,电机机壳随时有泄电的可能...

互联通信 2025-01-26 阅读0 评论0

十天!河北“欣知语”成功转产隔离衣

河北欣知语衣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宾对这些信息尤为关注,“作为服装生产企业,我们应有所作为。”拥有10余年的服装生产经营履历,转产防...

互联通信 2025-01-26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