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耳机发热友理解到乐图这个品牌,该当都是由于当时首个上万元的国产播放器“金菊花”,在那个双DAC+平衡口才是高端播放器的身份象征的时期,金菊花用单DAC+3.5PO/LO口,凭着过硬的本色和推力以及非常准确的音色,斩获了不少发热友的心,并且有着很不错的口碑,直到现在,金菊花在播放器里面也绝对是标杆级的存在。至于为什么乐图这么强,建议自行搜索一下乐图的母公司“英孚美迪”,这里就不细表了。
说回PAW S1。外包装左上角贴了一个小圆标,写着Pentaconn,这个牌子可能对付手机HiFi党来说还比较陌生,但对付玩定制线材或者玩过Acoustune这个牌子耳机的用户来说,该当有一定的理解,Pentaconn这个品牌是给索尼、森海这些大牌做接插件的,这几年开始有零售的插头,一个插头的价格价格就大几百元。讯问过乐图的朋友,S1上的4.4母座由Pentaconn供应,在这个细节上就能看出来,S1的用料够足了。全金属机身以及大猩猩玻璃的显示屏,这些都是乐图已经做得非常成熟的工艺了,便是两个字,精细。
PAW S1的核心点除了声音外,便是玩法的多样。作为一个技能驱动型的公司,好的声音条件当然是精良的指标。在只管即便不造成失落真的情形下,S1给出了16种不同的内置EQ,供你选(zhe)择(teng),还有高低增益可选。S1标配3.5耳机口以及4.4平衡口,给S1的“HiFi”属性又进行了一次加成。

接着再来说声音如何,年度盛典上一耳朵惊艳我的是S1的声音密度,不知是通过若何的处理,能做到这样低的功耗还能有这样的声音密度,瞬间让我想起了小墨菊的声音,当场换上小墨菊,在解析和动态声场上,差异还是挺明显的,不过话说回来,毕竟小墨菊价格是S1的8倍。
S1的16种内置EQ里,个人比较喜好None(无EQ)+高增益的模式,解析足够,声音中正不偏颇,能适应大多数曲风,带点微暖的低频氛围感,只要你的耳机不是糊成一团的解析,S1搭配起来都是没问题的。特殊是听盛行、爵士那种微醺的觉得,真是非常有沉浸感,乐器与人声分离度很高。也有朋友喜好HeadPhone(大耳机)模式,该当是为了更好的驱动大耳,将低频量感调得轻微偏多一些,但对中高频的表现并没有太大影响。
S1的驱动力标称就已经很大,好友@徐大为 找到第三方测试之后,创造乐图“虚标”了,这里打引号是由于实际上的功率比标称的120mW@32Ω还要大(实际上靠近130mW)...当然,除非你用来推拜亚几百欧那种大耳机,否则这个上限你是肯定用不着的,但话说回来,驱动力这东西就像汽车的马力,你可以用不上,但你得有,在你要用的时候,心里不慌。
单说数据显然没什么意义,实际上搭配千元旁边的塞子如水月雨kxxs、天龙c820、TANCHJIM氧气等耳塞时,都是能推得比较饱满的,纵然要听大场面的交响,也是可以像模像样的。对付高价位的耳塞,搭配Softears的旗舰单动圈Turii,可以把声场撑得比较开,同时人声的密度和质感还会更好。比如在听《Dance Monkey》这种欧美盛行的时候,前面的钢琴高频靓丽通透,丝毫不闷,人声融入时,人声的质感处理得还原度很高,原唱的嗓音是顺滑带一点点烟熏的觉得,低频部分的表现比苹果原装的线要更有力。搭配qdc 变色龙VX时,也有一种稳稳驾驭住的觉得,不乱、不刺激,信息量又非常足。
虽然PAW S1产品针对的还是以发热友用户为主,但纵然是苹果原装的EarPods插上S1的3.5耳机口时,也一定是“一耳朵”把手机原装转接线或者手机原来的耳机口给秒掉的,低频更有力量感,高频延伸也更好了一些。当然,我想该当没人会为了推好EarPods买个这玩意儿的...(如果有请受我一拜)
说说利用感想熏染优点与不敷。
S1的利用中的优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第一个优点是给了大多数手机直推党一个提升声音更便利、品控品质更靠谱的升级方案,899/999的价格作为Lotoo这个品牌的产品定价来说,我以为不算贵,毕竟用得上这玩意儿的,你的一根线可能都不止这么多钱;第二个优点在于,这样的声音和体积,它对手机的能耗是比较少的。
缺陷也非常明显,官方的定位叫做“小尾巴”,实物拿在手上也是比较小的,但你把它接得手机上,再插上耳机,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会有烧友开始叫它“大尾巴”了,携带相对付短的转接线来说,没有那么方便。如果官方或者第三方推出一个手机壳后边儿能把手机和S1固定在一起,相信会方便很多。
PAW S1这个形态的产品,已经用过很多了,像我个人比较喜好的极致的Naos、线圣的红蜻蜓,都是我一贯给发热友们推举的,但S1是第一个这样全面完善的产品,在体积、能耗和声音上,有很好的平衡,值得称道的是这个“平衡”并非均衡的“一样平常”,而是各方面都很强:本色高,推力大,耗能少,用料足的同时,价格还比均匀水平低了不少...这么定价是不是有点犯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