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港7月25日电 (陈冠言)一台台农业机器自动从机库开出,驶向水稻田间作业,从耕整、栽种、田间管理(水、肥、药)到收成,全程看不到人。这不是科幻电影的桥段,而是广西首个“无人农场”——广西贵港市益农水稻聪慧农场每天都会上演的一幕。
7月25日,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大圩镇新建村落,一台无人驾驶的耕地机在田间作业,不远处的植保无人机正在自动喷淋。陈冠言 摄
25日,“2024年全区聪慧农业、农机应急救灾现场推进会”在贵港市港北区大圩镇新建村落举行,现场由无人驾驶的水田旋耕机、水稻插秧机、水稻收成机等机器演示了水稻耕种管收环节全程无人化、聪慧化生产,令前来参访学习的高朋惊叹不已。

据先容,无人农场是聪慧农业的一种生产办法,是实现聪慧农业的有效路子。广西贵港市益农水稻聪慧农场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屯子厅、自治区农机中央和贵港市公民政府联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团队共同打造,目的是探索广西粮食生产由机器化向智能化的发展路子,办理未来“谁来种地”和“怎么种地”的问题。
7月25日,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大圩镇新建村落,一台无人驾驶的插秧机吸引关注。陈冠言 摄
益农水稻聪慧农场由贵港市港北区益农农机专业互助社卖力履行,培植规模2000亩,第一期核心示范面积170亩。7月23日该农场进行了测产,个中无人驾驶插秧机产量580.48千克/亩,无人驾驶水稻直播播种机产量626.09千克/亩,再生稻头季亩产688.53千克/亩。
“双抢”期间,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大圩镇新建村落的水稻田间呈现出机耕机收同框的繁忙景象。陈冠言 摄
据先容,广西近年来深入履行科技兴农计策,大力推进农业机器化智能化,坚持向科技要动能、要效率、要增量,着力推动农业科技向新质生产力转变。广西全区运用北斗卫星导航自动驾驶装备已达3000多台、农用无人机7000多台,培植丘陵山区上风特色农作物生产机器化示范基地20多个。(完)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