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老师韶光长了,比较热心,话也多,就主动问起他孩子上了高中后表现怎么样?
他苦笑说:“跟初中时候差不多吧,成绩还是在中间,不上不下。也不焦急,说才高一,后面韶光还长。”
我说:“你儿子这种想法可不大敌人,高中可不比初中了,要争分夺秒。找机会我来给他上上课,我讲话他还是听的。”

家长赶紧说:“老师,现在就有件事要麻烦你。他现在正跟我们闹别扭呢!
他现在每天吵着找我们要手机,说班上的同学都有手机。我们不打算给他买,讲道理他也不听,怕他撒气不好好读书,老师有空帮我们好好说说他啊。”
得,我这一多嘴,倒给自己揽来一桩麻烦事。
这孩子是我的学生,我知道他的脾性。又倔又拧,转不过弯来,好认去世理。
我想了想,还是没有主动冲上一线,而是给家长出了一招。
我想,等家长这招不好使了,我再出面,这样也有个缓冲,不至于一下子就跟学生直接面对面,万一他不买我账了,我下不来台不说,这事也没有办理啊。
我出的招是,按着孩子的逻辑来跟他讲道理。
孩子的逻辑是同龄人有的他也要有,那么不妨问一下孩子,同龄人有的好成绩他有没有?同龄人有的懂事、敬长、自律他有没有?
为此,我建议家长,可以跟孩子约法三章:
1,向有手机的同学中成绩好的那几位看齐,争取像他们一样拿出好成绩;
2,向有手机的同学中品行好的那几位看齐,争取像他们一样让家长欣慰;
3,要承诺能做到自律,不被手机奴役,沉迷在手机里,延误了自己的学业。
如果孩子敢答应这三点,高一的孩子用手机也不是不可以。
还有一点,先不急着否定孩子的想法,给孩子机会,让他说服家长。
别人有自己就一定要有,可不是一个有说服力的缘故原由。
人都喜好选择性比较,只拿对自己有利的地方出来说服别人,而每每故意把不利的或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东西拿出来说话。
孩子要想说服家长,就必须给出利用手机的精确情由。这也能让孩子自己核阅要手机的真正用意,是为了通信、联结、查资料,还是为了谈天、娱乐、玩游戏?或者只是为了有手机而要手机?
有可能,当孩子想清楚了自己的目的之后,他就不要手机了。
而且,作为老师和一位大学生的家长,我负任务地讲,高中孩子最好还是不要有手机,真的是弊大于利!
永久不要低估手机对孩子的诱惑力,也永久不要高估孩子的低廉甜头力,更加不要相信高一孩子许下的掌握自己玩手机的诺言,否则,家长一定会后悔的。
记得抚州一中理科第一名胥文豪今年688分考入北大,采访时创造他也有一部手机,但不是智能机,而是母亲用旧了的老年机!
姐姐曾经要送他一部苹果手机,被他谢绝了,他说自己要好好读书,不能分心。
学霸都坦承手机诱惑太大,宁肯不要也不愿受它滋扰。成绩一样平常的孩子,还是武断阔别手机吧,等考上了大学,手机不就成为标配了么?三年韶光都等不及了吗?没有手机就不能学习了吗?
关于学生用手机,你有什么高见?欢迎留言(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想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剑客谈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