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需求激增,拉动龙头企业古迹
数据显示,我国屈光手术量约为150万例/年,守旧估计我国近视人口约为6亿,在现有医学科技水平及条件下,屈光不正尚无法根本性逆转,只能通过各种办法进行纠正,加之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逐年攀升,因此随着人口迭代,我国的近视人口整体数量还会增加,屈光手术市场存在巨大的现实需求。同时,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对屈光手术认知度不断提高,我国屈光手术的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
现阶段屈光手术仍以近视手术为主,趋向个性化、微创化。个中,角膜屈光手术霸占海内主流,眼内屈光手术因临床履行本钱过高,霸占份额较小。

角膜屈光手术受欢迎的程度,从眼科医疗做事龙头企业表露的数据中也能窥见一斑。
据爱尔眼科发布的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爱尔眼科屈光项目分别实现业务收入55.2亿元、63.37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6.92%、14.8%;毛利率分别为58.95%、56.82%,是爱尔眼科各产品中毛利率最高的项目。爱尔眼科表示,屈光项目收入增长,紧张是屈光手术量增长的同时,全飞秒等高端手术占比进一步提高。同时,爱尔眼科也加大了对基层医院屈光科室的培植投入,以知足地、县级城市患者的手术需求。
2018年-2021年,爱尔眼科履行近视手术的有效眼数分别为25万眼、34万眼、43万眼、53万眼,不仅逐年递增,还实现翻倍增长。
普瑞眼科则在2022年年报中提及,屈光手术已成为公司收入贡献最大的业务项目。报告期内,屈光业务收入9.71亿元,同比增长11.29%,保持较快增长,该项业务占公司总营收比达56.25%,是其最主要的业务。
另据普瑞眼科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显示,2019年-2021年,其屈光项目毛利率逐年提高,紧张由于随着屈光患者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及普瑞眼科引入更高真个眼科医疗设备和手术办法,选择全飞秒等中高端屈光手术的患者数量逐渐提高,中高单价的屈光做事项目占比逐渐提高,带动了该项业务毛利率的提升。
华厦眼科表露的数据则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其屈光手术量分别为69552例、83847例、107321例,逐年攀升,2022年上半年,手术量就达到64807例,全飞秒等高端手术量更是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上述报告期内的均匀手术收入分别为8680.7元/眼、8675.66元/眼、8922.45元/眼、8824.69元/眼。均匀单价较高,紧张系全飞秒屈光等单价较高手术的占比增加提高均匀价格所致。而半飞秒等普通手术因其价格相对低廉、适用性广等特点,仍是许多二三线城市患者或分外条件患者的主流选择,华厦眼科普通屈光手术收入亦平稳增长。
何氏眼科屈光手术纠正做事2021年、2022年营收也实现增长,分别为2.01亿元、2.04亿元,同比增长13.51%、1.51%,毛利率分别为46.58%、43.69%。
全飞秒手术设备外企独占市场
资料显示,1993年,原国家卫生部批准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同仁医院等医院引入设备开展PRK技能(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正式进入中国。30年韶光,随着技能的不断进步,目前我国角膜屈光手术技能紧张有全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全飞秒)、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手术(FS-LASIK,半飞秒)以及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全激光准分子手术)三大主流术式。
个中,全飞秒手术由于切口小、精度高,是中国屈光纠正手术治疗市场中发展较快的一类,也是目前市场规模最大的手术技能。不过,新京报从多家医院获悉,角膜屈光手术装备市场,由跨国企业占绝对主导地位,紧张生产商包括蔡司、达芬奇、爱尔康、博士伦等。尤其是全飞秒手术装备,德国卡尔蔡司(简称“蔡司”)一家独大,海内常用的半飞秒手术系统也均为入口品牌。
蔡司旗下产品VisuMax是环球唯一一款能履行全飞秒手术的装备。而中国市场为蔡司贡献了超半数的全飞秒手术的市场代价。据今年3月蔡司屈光中国用户大会上表露的数据显示,蔡司全飞秒SMILE手术引入中国已有12年,中国年夜夫的全飞秒SMILE手术量超过480万例,占环球一半以上。全飞秒手术设备VisuMax的中国用户打破800余家,新准分子激光MEL90用户近300家,蔡司屈光全术式屈光平台中国打破270套。
全飞秒手术价格较高,也与其市场竞争不敷密切干系。全飞秒设备由于只有蔡司能够生产,其节制了独家市场定价权,一台蔡司SMILE3.0飞秒激光设备配置价格超千万元。华厦眼科也在其上市招股解释书中提及,目前主流的半飞秒屈光手术以及全飞秒屈光手术离不开飞秒激光设备,单台设备价格基本为千万级水准,须要大量的成本投入。
除装备采购用度高昂外,北京同仁医院医学视光中央副主任宋红欣见告新京报,每做一次全飞秒手术,都要给蔡司交一笔专利利用费,拿到一个开机利用码,用度约为1万元。另据视研事情室2020年表露的数据显示,全飞秒开机码本钱均匀约7000元/双眼。
一台全飞秒手术的本钱,除设备及专利利用本钱外,还涉及技能本钱、一次性治疗包(负压吸引环)的耗材本钱等。成都爱迪眼科医院揭橥的一篇文章中提及,全飞秒激光手术属于风雅化的手术,磨练的是手术年夜夫临床操作技能和博识的技能,因此全飞秒激光手术对付眼科年夜夫的哀求相称苛刻,技能本钱是构成全飞秒近视手术价格的关键成分之一。
业内期望,中国的医疗东西公司能够加大研发力度,冲破国外垄断,降落近视眼手术的本钱与价格。
本土研发团队推动装备国产化
近年来,国家政策一直加码,为医疗东西的国产替代供应支持,部分政策以提高国产医疗企业创新能力为紧张目标,并以提升医疗东西的审批质量、效率为重点,为实现国产替代打下根本。此外,眼科医疗市场也吸引浩瀚成本涌入,包括红杉中国、高瓴创投、淡马锡等国内外有名投资机构参与投资,布局眼科医疗东西等细分市场。
今年1月,飞秒激光眼科手术设备研发商仙微视觉宣告,公司完成近5000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深圳鼎心成本领投,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跟投。仙微视觉称,融资将用于全飞秒近视纠正手术装置的研发生产和家当化。
由仙微视觉全资子公司飞光视觉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牵头的“全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装置研发项目”,已入选2022国家重点研发操持。该装置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央的技能转化。而仙微视觉则是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央的生命光电子科学家、眼科医师和连续创业者共同发起创立。
仙微视觉认为,全飞秒在未来一定是屈光手术的主流范式,公司全飞秒激光手术设备的成功转化,将是一次全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设备核心技能和关键器件的国产化,有望冲破外企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
不过,全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设备的研发难度极大,处于“金字塔的塔尖”,这也是为何蔡司至今仍能独占市场的主要缘故原由。
据仙微视觉表露,其全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装置在多项核心技能上取得打破,部分技能形成自有原创知识产权,性能指标也能与入口同类产品媲美。在产品根本性能之上还进行了两方面优化:一是设备增加了角膜的生物力学反馈参数;二是激光对角膜切削的中央定位更科学合理,同时激光切削中央可以二次调度。仙微视觉希望公司实现国产替代,办理入口品牌卡脖子问题后,再走出国门,证明中国企业在高端医疗装备制造领域的实力。
2022年12月,中国眼科设备自主研发企业图湃医疗宣告完成3亿元C轮融资,其也在布局全飞秒激光设备。据图湃医疗表露,公司的“东海”系列全飞秒激光已经于2021年底形成事理样机,具备了基本的功能。
此外,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周行涛院长团队正与重庆贝奥新视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互助,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秒激光手术系统与装备。
中国科学院光电学院的孙辉博士团队也在进行半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设备研发,以实现飞秒激光手术系统国产化。该团队称,已完备节制了系统的核心技能,并已经完成事理样机。
不过,宋红欣表示,角膜屈光手术设备的精度非常高,虽然海内企业在研发,但离市场化依然有较远的间隔。
新京报 王卡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