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中,一句话牵动着大家的神经:「移动和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 额定传输功率不超过 50W。」
已经投产高功率无线充电产品的厂商,看完搜聚稿可能会睡不着觉了。
搜聚见地稿的细则较为明晰,涉及到功率、频段、辐射值、保护区域等多个维度。

搜聚见地稿定义了适用范围,「规定适用于移动、便携式以及电动汽车(含摩托车)的无线充电设备」,也便是说,规范的工具不仅限于手机。
其次,见地稿分别规定了无线充电的频率和功率。
同时,见地稿也限定了辐射值,磁场强度发射限值、杂散辐射发射限值、吸收壅塞限值均有详细规定。
末了,部分射电天文台附近有间隔保护,从 1 到 5 公里不等。
可能是考虑到实际情形,见地搜聚稿也给出了脱期韶光,如果见地稿「转正」,则从 2022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行,之前已投入利用且合规的无线充电设备,原则上可以用到报废为止。
为何限定?无线充电技能经由几年推广,已大规模商用,按理说安全性该当不存在大问题,此时推出规定搜聚见地稿,出乎市场预见。
无线充电技能已基本成熟,设备量也在爆发式增长
但是,无线充电技能的确带来了一些普通消费者想不到的困扰。
大得手机旗子暗记基站,小得手机、无线充电器、微波设备等,实质上都是无线电发射设备,在事情时都会向周围发送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有两个主要特色,一是频段资源有限,二是频段附近时随意马虎产生滋扰。这就意味着无线电波频段是稀缺资源,一定有一些频段向另一些频段「让路」,一些设备向另一些设备「低头」。
小灵通和部分 2G 清退的背后是无线电波段之争
见地搜聚稿开头就解释了规范情由,「避免对各种依法开展的无线电业务产生有害滋扰,掩护空中电波秩序」。
无线充电会滋扰什么?我们身边充斥着大量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无线电波,这些电波不可避免地相互滋扰,已经到了散乱的程度。
而无线充电技能的涌现加剧了这种繁芜局势,给手机充电时,无线充电板的发射线圈基于一定频率的互换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手机吸收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电能从发射端转移到吸收端,向手机供电。充电过程中会形成电磁场,可能滋扰其它的无线电波。
随着无线充电技能的遍及,功率不断提升,设备数量爆炸式增长,带来的寻衅远远大于电磁炉之类的固定设备。
比如无线充电宝,它既可以随着用户在陆地上走走停停,又可以被用户带上飞机飞上天,情形十分繁芜,未来险些每个人都会用到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如果不对设备的功率进行限定,无线电波滋扰将是个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
无线充电可能滋扰什么?先来说说大项目。
中国天眼建成后,当地政府希望通过天眼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但是游客携带的产生电磁辐射的电器设备可能对望远镜不雅观测造成影响,因此出台了相应规定,5 公里内禁止擅自携带手机、数码相机、平板电脑、对讲机、无人机等无线电发射设备或者产生电磁辐射的电子产品,最高惩罚 20 万元。
中国天眼。图片来自:新华网
据传苹果正在研发的无线充电宝,理论上就属于禁止靠近天眼的产品之一。
再来说和我们生活干系的案例。
凌乱的无线电波的滋扰超过想象,例如我们险些每天都要用到的 WiFi、蓝牙、手机旗子暗记等,就会被无线电波滋扰。有些蓝牙鼠标放在某个地方利用总是断断续续,换一个地方又好了,可能便是受到了滋扰。
北京天通苑喧华的 2.4Ghz 频段。图片来自:Luv Letter(知乎)
无线充电产生的电磁波还可能影响军事电波频段,之以是限定功率和频段,该当也有相应考量。
对厂商及消费者有何影响?得知无线充电功率可能被「锁去世」在 50W,不少人惊呼「还我 100W 无线快充」。
OPPO 推出的 40W 无线充电技能
目前,网友大致分为三派:赞许派、反对派和无所谓派。
赞许派的情由紧张是 50W 无线充已经够了,再往上增加功率,无线电波滋扰会让所有人共同买单,反对派认为这对科技进步是一种扼杀,完备可以探求更好的方案,无所谓派对此事不感兴趣。
从目前手机充电市场来看,50W 已是一个不低的功率水平,不少手机的有线充电功率也仅在 5-35W 之间,纵然像 MacBook 这样的中型移动设备,有线充电功率也只是 61W,功率再往上,大型固定电子设备就要用到有线充电了,以是对付绝大多数用户来说,暂时不会有太大影响。
无线充电 50W 已非常靠近有线 61W
同时,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很多大功率无线充电设备还存在着散热差、噪音明显、功率溘然降落、不兼容等诸多问题,远远没有优化好,很多设备仅能达到一段韶光的功率峰值,随后便迅速降落功率,涌现了「抽风的 50W 无线充还不如稳定的 20W 无线充」的奇怪征象。
对付厂商来讲,该当就比较难熬痛苦了。
电子设备研发周期大多为 1-2 年,说不定现在已有很多无线充电功率超过 50W 的设备进入了研发末期,现在溘然公布见地搜聚稿,厂商须要重新设计相应的零件,打乱了研发节奏,好在见地稿给了一年缓冲韶光,该当不会产生大的问题。
小米发布的 80W 无线秒充,不知道终极命运如何。图片来自:新浪数码
客不雅观上,如果无线充电规定正式实行,也会匆匆使厂商静下心来,不再为了营销噱头比拼功率数值,把研发精力放到无线充电设备的稳定性上来。如果能做出少发热、噪音小、功率可以一贯坚持 50W、兼容不同品牌产品的无线充电设备,说不定比抽风的 100W 无线充要好得多。
一些疑问仔细阅读搜聚见地稿后,不少人有一些疑问,比如移动和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是不是单指无线充电宝,包不包含手机和固定式无线充电板,50W 这条线是怎么划出来的,后期如何避免用户私自解锁无线充电功率等等。
哪些能称之为移动和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
一位曾从事规则制订事情的知乎用户是这样说的:
国标制订组织没有必要见告消费者为什么,由于国标是发给企业的,企业清清楚楚知道这些指标意味着什么。作为企业紧张想的是赢利,但管理者清楚有些底线不能开放,否则会对行业及消费者造成侵害,但这些侵害,企业不会乐意见告你。结果便是,有人以为管理在压制技能进步一样……
正因如此,对付相应规定,普通消费者只需静待其变,目前规定处于征集见地阶段,如果真的存在不合理成分,干系企业自然会积极反馈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