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利用的铜有电解铜(含铜99.9%~99.95%)和精铜(含铜99.0%~99.7%)两种。前者用于电器工业上,用于制造特种合金、金属丝及电线。后者用于制造其他合金、铜管、铜板、轴等。
电解铜
炼铜的质料是铜矿石。铜矿石可分为三类:

(1)硫化矿,如黄铜矿(CuFeS2)、斑铜矿(Cu5FeS4)和辉铜矿(Cu2S)等。
黄铜矿
斑铜矿
辉铜矿
(2)氧化矿,如赤铜矿(Cu2O)、孔雀石[CuCO3·Cu(OH)2]、蓝铜矿[2CuCO3·Cu(OH)2]、硅孔雀石(CuSiO3·2H2O)等。
赤铜矿
孔雀石
蓝铜矿
(3)自然铜。
自然铜
铜矿石中铜的含量在1%旁边(0.5%~3%)的便有开采代价,由于采取浮选法可以把矿石中一部分脉石等杂质撤除,而得到含铜量较高(8%~35%)的精矿砂。
从铜矿石冶炼铜的过程比较繁芜。以黄铜矿为例,首先把精矿砂、熔剂(石灰石、砂等)和燃料(焦炭、木炭或无烟煤)稠浊,投入“密闭”鼓风炉中,在1000℃旁边进行熔炼。于是矿石中一部分硫成为SO2(用于制硫酸),大部分的砷、锑等杂质成为AS2O3、Sb2O3等挥发性物质而被撤除:
2CuFeS2+O2=Cu2S+2FeS+SO2↑
一部分铁的硫化物转变为氧化物:
2FeS+3O2=2FeO+2SO2↑
Cu2S跟剩余的FeS等便熔融在一起而形成“冰铜”(紧张由Cu2S和FeS相互溶解形成的,它的含铜率在20%~50%之间,含硫率在23%~27%之间),FeO跟SiO2形成熔渣:
FeO+SiO2=FeSiO3
熔渣浮在熔融冰铜的上面,随意马虎分离,借以撤除一部分杂质。
然后把冰铜移入转炉中,加入熔剂(石英砂)后鼓入空气进行吹炼(1100°~1300℃)。由于铁比铜对氧有较大的亲和力,而铜比铁对硫有较大的亲和力,因此冰铜中的FeS先转变为FeO,跟熔剂结合成渣,而后Cu2S才转变为Cu2O,Cu2O跟Cu2S反应天生粗铜(含铜量约为98.5%)。
2Cu2S+3O2=2Cu2O+2SO2↑
2Cu2O+Cu2S=6Cu+SO2↑
再把粗铜移入反射炉,加入熔剂(石英砂),通入空气,使粗铜中的杂质氧化,跟熔剂形成炉渣而撤除。在杂质除到一定程度后,再喷入重油,由重油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等还原性气体使氧化亚铜在高温下还原为铜。得到的精铜约含铜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