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产潜艇的柴油机在各项性能上并不逊色于德国的发动机。这也让人想到,泰国的军事采购决策是否过于依赖传统的思维办法,而忽略了中国军工的实力和技能成果。为了尽可能坚持与中国的军贸互助,泰国新任国防部长表示,推迟潜艇入口后,他们将改向中国订购一艘护卫舰。情由是护卫舰具有更好的综合战力,能够知足泰国海军对海上、空中和反潜作战的需求。这也暗示了泰国海军更青睐水面舰艇,更符合他们当前的军事需求。
事实上,泰国海军去年丢失了一艘轻型护卫舰,操持从中国采购的新型护卫舰很可能是为了替代这艘沉没的舰艇。回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曾向泰国出口了两款护卫舰,“昭披耶”级和“纳莱颂恩”级,它们都是基于国产053系列护卫舰进行改进的。不同的是,“昭披耶”级是由中国全权卖力建造的,而“纳莱颂恩”级则是由中国卖力舰系统编制造和少量副武器的供应,主武器和船载电子系统等则采取了泰国入口的欧美产品。
正是多年来与中国护卫舰的利用履历,使得泰国海军对中国水面作战舰艇更加接管,并形成了一定的路径依赖。中国的护卫舰在泰国海军中有着良好的口碑,这也为泰国海军选择中国护卫舰供应了一定的借鉴和信赖依据。无论是推迟潜艇采购还是转向中国护卫舰,泰国海军的军事采购决策都表示了他们在现实条件下的权衡和取舍。面对疫情和经济困难,泰国须要在引进新装备和经济包袱之间找到平衡点。然而,这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泰国海军在军事采购中是否存在过度依赖西方产品的问题?

是否该当更加充分考虑中国军工的实力和技能成果?以及如何在军事当代化和经济包袱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参考资料:- http://www.chinanews.com/gj/2020/08-17/9262989.shtml- https://www.sohu.com/a/413374456_120035957泰国海军购买中国护卫舰的缘故原由及选择泰国海军在当前护卫舰数量不敷以及对外贸型潜艇性能存在疑虑的情形下,选择转而购买中国护卫舰。
考虑到泰国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海军实际需求,泰方更乐意选择价格实惠的轻型护卫舰,如中国出口阿尔及利亚的F15A护卫舰或孟加拉国的C13B型护卫舰。同时,中国海军正在加速发展大吨位舰艇,使得原有的056型轻型护卫舰地位逐渐边缘化,部分舰艇乃至转隶海警部队。因此,泰方也可以选择购买较新的二手056型轻型护卫舰。无论泰国终极选择哪款中国护卫舰,其对S-26T潜艇项目的条约实行推迟须要向中方给出一个合理的办理办法。
只收一笔钱但造两艘舰艇的结果,中泰军贸互助必须妥善处理,泰方不应忘却这一点。 值得把稳的是,中国已经成为环球最大的海军装备出口国之一,在装备性能、价格和质量方面都拥有可靠上风。不仅如此,中国海军还在积极实现远洋综合战力培植,这使得中国的兵舰不断向着大吨位舰艇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中国护卫舰也是泰国的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