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最低价,不少商家不担保
在天猫“双十一”发布会上,阿里巴巴淘宝天猫家当发展及运营中央总裁吹雪表示,今年“双十一”价保27天。京东则表示,超过5亿商品能够享受30天的超长价保做事。不仅如此,用户用京东快递小程序寄递物品时能选择“全额保”做事,在保价范围内享受足额赔偿。拿出价保策略的不止天猫和京东,比如抖音保价韶光延长到34天。
这边是看似诚意满满的平台政策,那边却是一脸迷惑的消费者。

10月24日,虽然间隔11月11日还有超过两周的韶光,长沙市民陈女士已经把要买的商品加入了购物车。“10月24日,李佳琦已经正式开播了,平台上各种商品也都打上了‘双十一’的标识,以是我觉得‘双十一’已经到来了。”但陈女士添加好购物车后却创造:“根本拿不准现在是不是最低价。”
陈女士在京东上选购了好几款商品,但这些商品的优惠韶光和优惠政策却并不相同。比如,在贝亲京东自营店,所有商品都打上了“11.11品牌闪购”的能干标识,活动韶光截止到10月25日。“这个价格是不是‘双十一’的活动?是否是最低价?”陈女士讯问客服。客服却表示,品牌闪购不是“双十一”活动,不担保目前的价格会比“双十一”还低。但至于“双十一”还有何优惠,客服表示后面的活动不清楚。“如果要保价,购买后去链接里申请保价就行,由平台卖力。”
另一家同样打出“11.11品牌闪购”的十月结晶京东自营店,优惠韶光又不一样,活动韶光显示截止到10月27日,此外,“双十一”跨店满减每满299减50,又是在10月31日20:00才开抢。这家店铺的客服表示,当前的价格不是“双十一”价格,也不担保是最低价,真正的“双十一”优惠活动从31日晚上20:00开始。
事实上,只管大多数店铺都打出“双十一”的标识,但是不是“双十一”价格,又是否是最低价,情形却大相径庭。有的商家表示,这个价格便是“双十一”价格,购买后还可以申请保价。有的商户却表示,这个价格不是“双十一”价格。
商家承诺保价,十几天就贬价
商品都打上了“双十一”标识,但是否担保是最低价却情形不一,难道保价就能办理问题?从消费者的经历来看,并不乐不雅观。
所谓的保价,或者价保,是指消费者购买产品,在承诺的保价期间若价格低落,商家赔付消费者多付的差价。
事实上,保价并不是新鲜事物。很多商家为了消费者能在“双十一”之外的日子也积极下单,每每承诺保价,有的乃至承诺保价到“双十一”。
今年9月,消费者小嘉在天猫美菱官方旗舰店购买了一款冰箱。当时正值淘宝99划算节,原价3699元的冰箱,晒单可返现500元,实际支付3199元,商家承诺保价到“双十一”。
购买后,小嘉却创造,优惠政策改了。9月19日,商家又增加了首单购买优惠180元的优惠,而这180元优惠小嘉却没享受到。“客服还承诺保价‘双十一’,短短几十天价格就低落了180元,实在让人很难接管。”小嘉说。
在黑猫投诉平台,针对保价的投诉不少。把稳到,“保价双十一”已经成为不少商家、客服刺激消费者尽快下单的常见话术。以“双十一保价”为关键词搜索,有五千余条投诉。有不少投诉就发生在近期。
10月22日,有消费者投诉,在石头科技京东旗舰店花3489元购买了扫地机器人,结果不久后就创造又贬价了。“知道‘双十一’快到了,会有活动,但是店铺承诺商品保价,以是购买了,结果现在‘双十一’活动公布,得手价格3099元,店铺谢绝退还差价,赠品也不补发。”
10月24日,有消费者投诉:“我10月11日在天猫旗舰店购买一部红米手机,由于立时‘双十一’了,就问了一下保价问题,商家承诺保价15天,10月23我在店铺查看同款手机价格2699元,找商家补差价,商家说是预售不能补。”
如此“保价”,意义不大
值得把稳的是,一些商家在承诺所谓的保价时,每每附带一系列不在报价范围内的情形,而这些会被商家打消的情形,每每是难以预见的,且阐明权在商家手里。
比如小嘉购买冰箱时,客服承诺“本店商品享受30天保价做事”,客服乃至还强调保价到“双十一”。但店铺限时、限量抢购活动,如抢红包、半价、秒杀券、赠品等,不在保价范围内。此外,平台的百亿补贴、跨店满减也不在保价范围内。
从店铺列出的打消情形来看,险些涵盖了各种优惠活动,那么所谓的保价,又有何意义?
有消保组织已经创造了这类问题。随着“双十一”附近,江苏省消保委提醒电商平台和商家,保价目的在于提升消费体验,让消费者在大匆匆前安心消费,也保障商家在大匆匆前的销量,希望广大经营者进一步完善保价制度,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将保价的打消情形昭示消费者。
江苏省消保委尤其指出,结合往年履历,商品有保价承诺也不保险。有消费者创造自己购买的商品贬价了,向商家寻求补偿时被拒。客服的情由常日是,店铺和平台优惠券、限时活动以及赠品等均不在保价范围内。也有商家为了规避保价规则,下架原商品,重新上新的购买链接或者只是变动商品名称。江苏省消保委表示,保价是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主要考量成分。根据《消费者权柄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知悉所接管的做事的真实情形,经营者不应当做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扬。商家各种钻保价规则漏洞的行为,不仅涉嫌虚假宣扬,也违背了诚信经营原则,长此以往消费者也会用脚投票,每年的商家匆匆销“避雷”清单也印证了这一点。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电商平台和商家,保价目的在于提升消费体验,让消费者在大匆匆前安心消费,也保障商家在大匆匆前的销量。常日来说,各电商平台的商家所标注的产品价格不会有太大的颠簸,各种优惠的实现紧张靠发优惠券、限时贬价等活动,如果将这些活动都打消在保价范围之外,那么“保价”意义也不大。
潇湘晨报李姝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运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