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航空公司里,有很多像樊永进一样带徒弟的翱翔员老师傅,他们在飞机驾驶舱这个不大的“讲台”上,成为桃李满天下的老师。本日(9月10日)是西席节,对付翱翔员老师傅们来说,这也是属于他们的节日。
老机长们严苛的哀求是安全翱翔的保障
在中国民航界,只有连续安全翱翔26000小时以上的翱翔员才能得到“功绩翱翔员”这一最大声誉。樊永进已经安全翱翔了超过28528小时,执飞过运五、B737、A380多种机型,于2019年获颁中国民航“功绩翱翔员”名誉称号。

作为翱翔蓝天的资深翱翔员,樊永进早已磨炼出博识的翱翔技能。“有一次飞机四台发动机涌现引气故障紧急低落、滑油泄露等空中故障。”这一突发情形令樊永进绷紧了神经,他带领机组迅速判断、果断处置,有效避免了座舱释压、氧气面罩脱落等危险。“这确实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但是我和我的机组做到了,我们保障了乘客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樊永进没有掩饰笼罩对这次成功处置险情的自满之情,同时作为一名翱翔教员,他更乐意把这份经历总结成履历,通报给年轻的翱翔员们。
在南航北京分公司,和樊永进差错过的年轻翱翔员不少,该公司翱翔部A380分部经理张翰轩是个中一位。
功绩翱翔员樊永进(左)和年轻机长张翰轩(右)既是同事,也是彼此的老师。通讯员 历杰 摄
2013年,张翰轩从其他机型改飞A380,当时樊永进是翱翔部A380分部的党支部布告,张翰轩是一名普通机长。在张翰轩印象中,樊永进作为资深翱翔员,做得最多的便是把多年来的翱翔技能进行总结,向年轻翱翔员们倾囊相授。老机长们的哀求严格,乃至苛刻,但这些哀求之下,都是对每一次安全翱翔的保障。
“老机长不仅哀求年轻机长练就娴熟的翱翔技能,更主要的是把翱翔员精神传承下去。”张翰轩说,他们会教诲年轻人作为一名职业翱翔员、机长该当有若何的任务感,包括举止、谈吐、形象、对事情的热心以及刻苦学习的精神。
老机长的“宝典”帮年轻翱翔员迅速发展
资深机长每每通过总结宝贵的翱翔履历带领年轻翱翔员迅速发展,在航空公司,有不少像樊永进一样的老师傅。南航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王学军同为资深翱翔员,在多年的翱翔中他笑称自己练就了安全翱翔“宝典”。
飞机起飞的3分钟、落地前5分钟最为关键,王学军每次都要提前想清楚在这8分钟里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形以及应对方法。
南航北京分公司资深翱翔员王学军。受访者供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次进跑道准备起飞前,我都要考虑清楚在什么情形下飞机要中断起飞,中断起飞的第一个动作是什么。”把这些关键信息在头脑中过一遍之后,王学军会与副驾驶大略互换,“可能便是一两句话,沟通完毕,准备起飞。”
而当飞机准备低落,在断开自动驾驶之前,王学军同样会把影响飞机落地的成分包括什么、这次落地的要点有哪些在头脑中过一遍。“提前想好统统突发情形,并且形成完全的思路后,我再断开自动驾驶,这样实行飞机落地这项任务就变得很轻松。”
王学军总是严格按照自己的这套“宝典”实行任务,他的这套方法也潜移默化地通报给了年轻的副驾驶们。
“老机长、老教员拥有非常丰富的翱翔经历,执飞过多种机型,以是他们长于总结和提炼,并且把这些履历运用于实际翱翔中。”王学军说,航空公司大多有“老带新”的传统,刚上飞机实行任务的年轻机长们难免紧张,“以是我们不仅要给年轻人解压,让他们顺利地完成任务,还要把每一个翱翔程序讲清楚,纠正年轻人存在的问题,这样的互换才是最有效的。”
“小徒弟”当上“老师傅”的老师
成为机长、翱翔教员,乃至功绩翱翔员,并不代表老师傅们可以放弃学习,相反,随着飞机机型不断更新换代,他们更忙了。
“我飞了11年的A380飞机,现在我和你们很多人一样,也要欢迎‘考试’,我准备改飞A330飞机。”前几天,南航北京分公司组织了一场欢迎西席节活动,樊永进上台和徒弟们分享翱翔经历。在年轻的机长们看来,老师傅樊永进改飞A330其实有些意外,以是当他说出自己的方案时,台下的年轻翱翔员先是发出“哇”的感叹,继而是热烈的掌声。
由于每一款飞机在设计上均有所不同,以是翱翔员如果变动翱翔机型必须进行学习和考试,合格后方可执飞新机型,对付年近六旬、有着“功绩翱翔员”名誉的樊永进来说也不例外。听到年轻翱翔员用掌声对自己表达鼓励,樊永进笑了:“有人以为我该当改飞与A380操作系统靠近的A350飞机,但经由慎重考虑,我终极选择了A330。我年纪不小了,须要尽快通过A330的考察,希望有更多韶光驾驶飞机翱翔蓝天。”
樊永进的执着和勇气带动了年轻翱翔员,尤其是A380机组的翱翔员,昔时夜家还在犹豫改飞何种机型时,老师傅的决定让徒弟们对未来再次充满信心。
不过对付樊永进来说,这次的改飞是从业生涯中最难的一次。“紧张是由于上了年纪,记性大不如前,以是须要花费的韶光和精力更多。”樊永进笑着说,对付学习上的这些障碍,他唯一的办法便是再多学一下子、再多背几次,办法虽然大略一些,但是十分管用。
经由多年的磨砺,张翰轩已经从一名普通机长发展为一名准“老师傅”。樊永进看着自己曾经的小同事一个个成为了履历丰富的机长、翱翔教员,心里乐开了花。而曾经的这些小同事看着老师傅面临新问题,也都纷纭伸出援手。
年轻人对付新知识的节制更快一些,以是他们会把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和老机长们分享,比如如何更快地节制新的仪表进近技能、英文学习的方法等。“老机长和年轻机长,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彼此的老师。”张翰轩说。
新京报 吴婷婷
编辑 刘梦婕 校正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