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教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为IEEE的高等会员,中国电子教诲学会高档教诲分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根本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微纳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计量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
199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留学,得到精良博士论文奖。1994年景为NEC光-无线器件研究所的特聘研究员,于1997年和2003年分别得到NEC一等、二等研究功绩奖。
2003年回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任教(百人操持),致力于纳构造光电子学领域的研究,揭橥论文300余篇,引用逾千次。2005年被聘为教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年被评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在2007年至2012年期间担当电子工程系副系主任,并于2013年起担当系主任,2015年起兼任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院长。

大类先容
电子信息类因此物理和数学为根本,深入研究信息载体与信息处理系统的基本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实现从设计制造电子器件到构建繁芜信息系统乃至覆盖信息处理、大数据人工智能全方位创新的学科。如今,电子信息科学技能已经全面渗透到交通运输、医疗康健、能源环境等各个领域,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军事国防等领域发展和支撑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主要力量,是目前及未来天下各国重点发展的热门学科之一。
参加电子信息大类培养的专业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能、车辆工程专业电子信息方向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电子信息方向。
培养特色及上风
电子信息大类将采取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核心观点-知识体系”的传授教化方法,由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构成课程体系,专业核心课程为学生们打下电子信息宽厚的专业根本,专业选修课程覆盖信息光电子、通信、微波、信息认知、微电子与电子电路、信息系统、生医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方向,为学生自身的兴趣和就业预期开辟广阔的选择空间。
电子信息大类的同学在大一期间,通过学习系统的数理根本课程打下踏实的根本,在“电子信息技能导引课”指引下理解电子信息的核心观点,知识体系和范例运用处景,并通过选修课开拓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在大一第二学期,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专业意向,通过专业确认进入电子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和生物医学工程系连续学习;在大一学年末,进入电子工程系的同学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转到微纳电子系连续进行专业学习。电子信息大类的各专业将设有开放专业课程,供电子信息大类同学选修。
大类的培养目标是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运用开拓的拔尖创新型人才。电子信息大类秉持“宽口径、厚根本”的本科教诲理念,看重培养学生们的专业适应性和学科拓展性。覆盖电子信息知识体系的核心课程使得学生能够全面节制本学科坚实的根本和宽广的知识;丰富的选修课则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电子信息大类是清华电子、汽车、生物医学工程三大上风学科的结合,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实验资源,具备多学科交叉的传授教化及科研环境,在前沿科学及运用科学领域的人才培养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上风。
专业确认方案
大一结束前,在尊重学生自身意愿的根本上,根据各院系资源保障的情形,通过双向选择的办法,确定所学专业,大二进入各院系开始专业学习。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于近日完成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的硬件部分培植。该平台位于天津中新生态城-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具有高性能的资源配置,个中部分打算节点的物理配置超过了现有商用的公有云产品。
依托云打算资源管理系统、HPC集群管理系统,平台可有效组织打算资源的分发与管理,并且能够实现用户自做事功能。平台支持主流的人工智能算法框架(Caffe、Caffe2、CNTK、Tensorflow等);近期将把电子系媒体大数据认知打算研究中央研发的人工智能AI开放平台上的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情绪剖析等多项前辈AI打算功能移植到该平台上,为社会供应运用做事;未来将展开城市智能方案系统、医疗康健管理系统、无人驾驶汽车系统、AI深度学习演习系统、视频构造化与剖析系统、Webservice集群系统等六大系统运用的研究和产品孵化考试测验。
该平台同时支持科研和对外做事:
(1)通过专线链路与罗姆楼连接,为清华校内及干系科研单位供应人工智能大数据打算平台;
(2)供应互联网做事,为人工智能研究成果面向全社会的做事供应支持。
目前已经完成所有硬件的购置与安装调试,正在完善运营团队,估量7月中开始试运行。
文图来源:电子信息类
跟我的间隔近一点
考上的几率大一点
随时随地,
清小华将一如既往为大家供应最新鲜的招生资讯,
我在清华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