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南通市民周某在某短***平台上结识了网友“老沈”,“老沈”自称是股票老师。有一天,周某被“老沈”拉进一个微信群,每天听“老沈”在群里讲股票知识和如何炒虚拟货币赢利。后来,“老沈”让周某安装一款虚拟货币交易平台App,并在群里发了几张炒虚拟货币盈利的截图,周某很心动。按照“老沈”的安排,周某添加了群里的金牌专员,将3万元转账到专员供应的银行账号上,在平台上买了1000个虚拟货币,并且成功提现。周某这下彻底放了心,认为这个平台很正规,能赢利。
2021年8月,“老沈”在群里说有另一种虚拟货币立时上市,有三倍收益,现在可以低价申购。周某急速行动,斥巨资购买了该虚拟货币,静待“上市锁资”一周后就脱手。锁资解封日,周某准备***虚拟货币时,创造App打不开了。周某惊出一身冷汗,方才意识到这是一个骗局,立即报警。此时,周某已经在这个交易平台上投入了700余万元。
2021年9月,袁某等人相继被公安机关抓获。10月,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至南通市崇川区审查院审查起诉。

周某购买虚拟货币利用的App是真实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吗?在审查起诉阶段,崇川区审查院依托南通市金融网络犯罪研究基地电子数据实验室,开展自行补充侦查,对袁某手机里的电子数据进行规复、提取和固定,并对手机中袁某与上家的微信谈天记录进行剖析和研判。
审查官梳理电子证据创造,自2020年12月开始,袁某就已经开始与上家商量诱骗模式,在2021年7月至8月为上家制作了诱骗利用的App,合营上家关闭做事器并删除做事器数据。陈某等人根据袁某的哀求,在袁某供应的源代码的根本上,改换图标,修正笔墨,修正后台做事器数据、做事器端口链接,隐蔽或删除验证码功能,增加人工客服链接入口和控盘机器人。
“平台显示的虚拟货币K线图为控盘机器人制作的虚假数据,可以通过后台随意修正。”办案审查官创造这款App根本不存在虚拟货币交易功能,平台并无资金流入口,被害人向平台充值进行虚拟货币投资,实际是向诱骗者账户转账。
审查机关认为,袁某在明知他人利用虚假网站进行诱骗活动的情形下,为造孽牟利,仍供应技能支撑等帮助,致使全国多名被害人被骗1642万余元,数额特殊巨大,其行为构成诱骗罪。陈某等5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履行犯罪,仍为其供应技能支持,情节严重,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2022年2月,审查机关将该案向法院提起公诉。
来源:审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