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期间,住房和城乡培植部科技与家当化发展中央、喷鼻香港建造业议会、广州建筑集团三方共建的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装备制造创新中央(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建造科技创新展示平台)成为与会高朋开展调研的首站。这片位于黄埔区西基岛的地块,在6年间由珠江钢铁厂旧厂房变身为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家当高地。
工业化:广州生产模块 喷鼻香港完成组装
模块化MiC建造技能,将建筑分解成模块,在车间进行预制,如乐高积木般精准组装,实现了“像造车一样盖屋子”的创新理念。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装备制造创新中央设置了建筑科技博览中央、模块化总装车间等,形成了“前店后厂”的新模式。

模块化总装车间
由两个模块拼装而成的一户一厅样板间,是喷鼻香港首栋混凝土MiC超高层私人住宅——东京街项目的样品。广州建筑集团在2021年承接了喷鼻香港首栋混凝土MiC超高层私人住宅——东京街项目模块单元的生产任务,并于2023年11月完成生产任务。
喷鼻香港首栋混凝土MiC超高层私人住宅样板间
一个个建筑模块通过车船由广州运往喷鼻香港进行吊装后,相较传统建造模式,实现工期节省30%,现场利用的人工减少了70%,施工现场废弃物和噪声分别减少68%和75%的效果。
广州建筑随后研发适宜内地规范的模块化MiC技能办理方案,并在广州市白云区的马沥项目选取一栋公租房和一栋学生宿舍进行试点,分别为27层的混凝土构造和7层的钢混构造。这两个样板间也在同一场合向与会高朋展示。
智能化:“透视眼”洞察建筑模块五脏六腑
建筑模块内部集成多种构件,外部需考量模块之间的严密安装。作为精密的工业品,模块的生产过程也吸引了与会高朋的极大兴趣。
广州建筑自主研发的DFMA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平台,基于BIM模型,运用于设计、生产、安装的全过程,大幅度提升了生产效率及履行效果。
数字技能为工程职员供应一双“透视眼”
工程职员构建的三维空间模型,承载所有构件的几何信息和属性,犹如安装了一双透视眼,对模块的五脏六腑一览无余,能够进行精确设计和定位。
在生产车间,生产设备与打算机掌握、生产管理系统共享互连,在设置生产任务及输入图纸数据后,可一键启动生产,两条自动生产线每天最大产能达到约200立方米。
标准化、系列化的装置式装修部品合营干式工法的施工,可实现“多、好、快、省、高”,最快能够实现10天旁边装修一套三居室。
绿色化:节能降碳减污协同推进
现场展示的“星舫”系列太空舱、模块化公厕等产品,凸显了节能降碳减污的转型思路。“星舫”系列太空舱形状科幻,是一款集成式、可移动的模块化建筑产品,室内空间约20-40平米,室内装饰与酒店公寓无异。
“星舫”系列太空舱
全舱可配备智能掌握系统,并可搭配光、储、充一体化能源系统,实现近零碳建筑。“太空舱”的宽度为3.5米,运输高度不大于4.2米,知足在全国高速公路上的运输需求。该产品目前已在佛山等地进行运用,将有力推动农文旅领悟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深入履行。
“太空舱”内部
近年来,广州建筑已在广东、新疆等地完成了300余座聪慧公厕的研发、设计及培植事情,这次展示的模块化低碳聪慧公厕采取钢构造,从选址、设计到建造只需15~20天即可落成。个中围护构造利用是新型竹纤维集成板等绿色建材,还可结合光伏、储能模块办理公厕运营的能源所需。
模块化低碳聪慧公厕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李天研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