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子的。有网友创造支付宝APP的逐日必抢栏目里,涌现了一款“不锈钢内裤”的产品。
后经理解,原来是运营职员犯的错。这款“不锈钢内裤”,实在便是淘宝上卖的很好的“煮内裤的锅”。由于首页展示字数有限,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现在,这款产品的名字已经调度过来了。

大家有没有以为这个缺点,犯得挺可笑的。
产品名字弄错了,还能改过来,不会有太大丢失。
但是,如果店家太大条,把价格弄错了呢?
不知道,你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逛时,有没有碰到大幅度低于市场价格(俗称 BUG 价)的东西?你会不会顺手撸几份?
本日,狐妹我看到了这样一个事情,看了后我心情很沉重。
这家店的运营,欠妥心把商品价格设置错了,一夜之间有 20 多万个订单,下单金额超过了 700 万。而经营这家店的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开店的钱也是东拼西凑乃至贷款得来的。
数据确实有点夸年夜!
虽然这个事情的真假,我还没有完备考证,但是,这种征象不止这一起。
多年前,淘宝一店家在双十一当天标错价,使得其可能要赔 30 万。
当时,这个卖家在进行折扣设计时,将原价 90 元的护腰设置成了 3 元,优惠的价格吸引了近万买家。
然而,护腰的本钱在 20-50 元之间,再加上运费,这个店家可能要亏本 30 万元以上。
因此,就有了轰动一时的“跪求”买家申请退款的事宜。
很多店家都反馈,自己也曾碰着过类似情形。
▲滑动看更多
在这种情形下,店家只能有这么几种选择:
1、按 BUG 价,自己少赚点乃至亏损,给消费者发货。
2、找消费者协商退款,或者给予部分赔偿。
3、拖延不发货(京东比较难),或者直接关店。
不得不说,无论哪种选择,对店家来说都是挺麻烦的。
涌现价格门,卖家一样平常来说,也就只能寻求包涵,或者自己承担起失落误的任务。
图:狐妹和淘宝卖家就此事的对话
而作为买家的我们,碰到了这种情形又会怎么处理呢?
有人选择包涵,退款;
有人则做了杠精,以为“你犯的错,你就得担起来”。
不过,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让平台的这种规则有点变味了。不信,你看!
他们背后有一群专做撸货买卖的群,有机器专门检测平台、店家的 BUG 及优惠信息。
这些群,一个群人数动则便是上千人。
因此,店家一旦出错,犯错的本钱就成百上千倍地放大了。
犯了错,的确该罚;
但是因技能及互联网加大了犯错的影响力,罚的过大对商家也是不公正的。
乃至,还有人利用平台的漏洞,来“撸羊毛”。
比如,今年一月份,拼多多平台上涌现程序漏洞——用户可以多次领取 100 元的无门槛优惠券。于是,很多人“羊毛党”连夜撸羊毛,并且将优惠券用来购买虚拟产品,如充话费、Q 币等。
于是,有人利用这个漏洞,盗取拼多多上千万元的优惠券,进行盈利。
当然,后来此事被警方参与,备案调查。
有状师称,这种情形要看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如果仅是利用现有漏洞,可能涉嫌盗窃罪。如果是主动攻击系统导致其产生漏洞,那么可能涉及刑法二百八十五条、二百八十六条规定的造孽侵入打算机信息系统、毁坏打算机信息系统罪。
平台的羊毛可不是那么好撸的。恶意“撸货”,这可是要下狱的。
不过,店家犯得这种错,大多时候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我们也分辨不清是商家匆匆销,还是设置缺点。
价格低,作为一个正凡人,有须要的话肯定会拍下来。
有网友称,如果卖家发货是自己运气好;卖家不发货,自己退不退,就要看卖家的态度了。
毕竟,淘宝、天猫、京东等大的电商平台,对“商家延迟发货”有明确的惩罚方法的。
我们也是可以通过投诉,利用购物平台的规则来进行维权的。比方说:
淘宝是补偿订单成交价的 5%,金额不少于 1 元,最高不超过 30 元;
天猫是补偿订单成交价的 30%,金额最高不超过 500 元。
京东的规定,则是第三方延迟发货赔偿订单成交价的 30%,金额最高不超过 500 元;
京东自营店犯错,是赔偿五元。
因此,如果你在购物过程中遭遇到不高兴,仍旧能够进行较好地维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