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明岛上,有一处上实东滩绿港农业园区,占地总面积达到67平方公里,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五谷杂粮、绿色瓜果、新鲜时蔬、不雅观赏花卉、畜禽肉蛋五大产品体系。这里便是崇明探索低碳循环当代农业的紧张基地。
何谓生态低碳循环当代农业?上实当代农业开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梁说,这紧张包括四大循环:
——鸭蛙稻共生系统。这是一种有机水稻的生产模式,水稻为鸭蛙供应良好成长环境和天然饵料,鸭蛙为稻田除杂草、吃害虫并供应养分。

——气电热肥循环。这是通过转化平台,将农田生产的秸秆等有机废物转化为沼气、电能、热能和生物有机肥,电能用于工程自用及配套项目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热能可以为温室大棚供热,有机肥用于农业栽种。
——林下复合经济共生系统。包括生态林地白山羊养殖和菌茹栽种,林地为白山羊供应牧草和放养空间,羊粪尿作为有机肥改进土壤。菌种生产、菌包栽种,产品采收后包装发卖,菌渣回到林地提高土壤肥力。
——生态城镇、绿港农业、湿地公园一体化循环系统,即湿地为绿港农业和生态城镇供应生态环境的保障,绿港农业为生态城镇供应优质农产品,生态城镇带来终端客户群,三者形成生态良性循环。
干系专家表示,提高生态意识,是探索循环当代农业的基本“立足点”。在不断完善指标体系的同时,在食品质量安全掌握技能领域,崇明岛上的这个探索基地正在进一步加强包括农产品种子及土壤在内的全过程管控,优化检测技能,优化追溯体系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