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开学,上海的中小学都用什么设备给孩子上课
一部IPADmini2+笔记本电脑+监控摄像头。用MINI2的原因是防止下载游戏,下了也跑不起来,但微信和视频问题不大。电脑根据需求设置网络时间。监控摄像头便于及时处理突发事件。路由器单独一台,便于控制网络。
安徽淮南一学校将学生10部手机收缴并在学校大会上公开砸到冒烟,你怎么看
首先,回顾事件的经过。
涉事学校为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古城中学,该校是由一所全日制民办中学,于2001年7月经市教委批准成立。

10月14日,安徽淮南凤台古城中学公开砸学生手机,有手机被砸到冒烟。校方介绍,销毁了不到十部手机。
对此,该校郑校长做出如下解释:
学校历来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根据相关规定,进入校园的手机都会被销毁,而且学生家长此前都签过协议。
将手机带入校园的行为屡禁不止,手机对小孩危害特别大,比如学生在寝室不睡觉玩手机等。
虽然这样做有些过激,但不做的话危害更大。此前有学生携带的手机被没收,家人保证孩子以后不会再带,但两天后,手机再次被没收,还是这个小孩带来的。
希望有相关法律出台,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大人都控制不住地玩手机,何况孩子,有时候真需要一些强硬措施。
其次,谈谈个人看法。
第一、学校砸学生手机缺乏法律依据。
众所周知,学校不是执法部门,无权对学生个人财产进行处置。虽然学校与学生家长签订了销毁手机的协议。表面上看,销毁手机是按照协议办事。但这个协议本身与国家法律就是相违背的。国家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容侵犯。手机属于学生个人私有财产,对个人私有财产的没收,销毁,只有司法机关有权实施。不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没有这个权力。
第二、销毁手机未必达到目的。
如该校校长所言,销毁手机是过激手段。也可以说简单粗暴。销毁手机会在心理上对学生产生威慑作用。但这种手段对一些学生可能有用,对另外一些学生则不一定,还可能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尤其是这种崇尚暴力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第三、控制手机对学生影响可以采取其他有效手段。
一是与学生家长相配合,要求学生家长不给孩子上学时带手机。
二是在学校建立手机保管制度。在学生学习和休息时间,有老师代为保管手机。
三是通过技术手段,控制手机上网的时间和频率。例如,在校园网内,只能访问校方指定的网址,不能上网玩游戏或者看视频等等。
总之,砸学生手机不是一种正确的处理方法。
10月14日,安徽一个中学公开砸学生手机,有手机被砸到冒烟。
校长回应,销毁了不到10部手机,校方曾事先和家长签协议,禁止手机入校园,违者将销毁手机。
这个学校对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直接公开砸毁真的很给力,也很解气。
手机对学生的危害有多大,我们大家都非常的清楚,可手机一定程度上说都成了祸害一些孩子的最主要的东西。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了,这里也没有必要再去阐述。
但凡理智一点的家长,估计都对孩子带手机进校园这件事很反对。还有一些家长引孩子沉迷手机而焦虑忧心。
有人说这个做法太过激了。我觉得这个做法挺好的,不给点猛药根本治不了病,不痛不足以引起重视。
一方面引不起学生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引不起一些家长的重视。
一定程度上来说,在全体学生面前公开砸毁手机,对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和沉迷于手机有一定的威慑作用,也一定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从长远来说,要想真正彻底做到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关键还要家长的给力配合和鼎力支持。
大家可以想一下,学生的手机是从哪里来的?如果不是家长给的,就是从家中偷的,要么就是偷偷的攒零花钱自己买的。
总之,不管哪一种途径来的手机都与家长有关系。
因此上,只有家长对孩子带手机进校园这件事高度重视,并能以身作则,拿出具体的行动,严格管控,再加上学校的严格要求和管理,这样家校联合才能真正收到效果。
另外,光这样的监管,最终还是治标不治本。要想真正的使学生认识到手机的危害性,自觉自主的不带手机进校园。
作为学校,就要想办法在教育引导方面多做文章,多下功夫。
作为家长,更应该好好的和孩子交流探讨关于手机的危害,让孩子真正能够从内心认识到手机对自己学习以及身心健康的影响,并自愿放下手机回归学习。
这样内外兼治最终才能真正起到效果。
我先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是支持学校的做法,对学生玩手机问题,没有绝对的果断措施根本行不通,学校和老师顶着无比巨大的压力砸了学生的手机,我认为绝对是责任和担当。
10月14日,安徽淮南市凤台中学召开学生大会,非常正式,对于三令五申后还不听劝告的学生把手机带到学校的,一律收缴后砸毁,当天一共砸毁了大约10部手机,据校长说说不超过10部,现场让人感到震撼的是手机被砸到电池瞬间短路冒烟。
通过视频这一切看上去非常过激,也有人不支持学校的这样做法, 但学校解释称虽然有些过激,但如果学校不这样做危害更大!而且学校在事先和家长是签过协议的,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学校,否则手机将被收缴砸毁。
所有人无法放下手机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学生已经被手机所困扰。很多孩子七八岁就开始配备手机了,甚至有的学生不带手机不上学,学生们玩手机主要是玩游戏,前不久看到一个新闻,一个高三的学生正在学习的关键阶段,每天晚上半夜把自己锁在房间里面玩手机游戏,父母劝说了一下这孩子就开始离家出走。
减少手机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的确是刻不容缓,安徽淮南这所学校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高压政策控制住了学生玩手机的现象,虽然这种做法饱受争议,学校也明明知道有争议还顶住了压力,所谓的恶人真要有人来做,可以说也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更是一种勇敢的担当。
釜底抽薪才是解决问题之道,有时候只有彻底断绝了这些学生继续拥有手机的幻想才能解决问题,如果只是像网友说的那样收缴临时性保管,很多学生会仍然心存侥幸,不会真的去重视这件事情。
另外在处理学生玩手机这个事情上,我认为家长有也有必要积极参与进来,虽然大部分家长是力不从心,但是一定要懂得和学校积极配合,同时在家里也要做好榜样,很多家长天天反对孩子玩手机,但是自己却把手机当成了命,一刻也舍不得放下。我们必须要动用多方力量来帮助孩子解除手机的困扰。
手机的确改变了我们生活,甚至有时候帮助了我们的学习,但是这种改变和好处应该是积极正向的,而不能对学生的学业和生活造成困扰,这是一个共同的话题,更是一份共同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进来,从我做起。
对于学校的这种做法,你是否支持? 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你问我答,更多教育热点问题,请关注我哦
到此,大家对教委监控平台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教委监控平台的2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