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大家的担心,但更明白完备杜绝孩子打仗电子产品,是不可能的事情。
每天24小时被网络、电子产品环绕,它们已是我们生活、事情的必需品,带给我们无尽的便利性。不过确实,它们也吸食走我们很多的把稳力。
低头族无处不在,乃至包括我们的孩子。

我们担心他们过于沉迷,以是必须严格限定他们的屏幕韶光,保护他们的视力,保留他们对其他更主要事情的把稳力。
不过担心的同时,我们也须要好好想一想:孩子为什么那么随意马虎沉迷电子产品?
从我自己一线传授教化履历看,比较“呆板”的笔墨展示和描述,色彩的、意见意义性、互动性更强的图片、视频、游戏更能捉住学生的把稳力,更随意马虎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大学生尚且如此,更何况低龄的儿童、青少年?色彩缤纷、生形象动、互动乐趣的内容明明就更符合他们的认识特点。
以是,与其空辛苦量彻底抵制电子产品,不如善用它们,把它们算作孩子多元化学习办法中的一种。
好好利用他们对APP、电子游戏的兴趣,抓牢他们的把稳力,推动他们学习去有代价、故意义的内容。
除了常规的学习之外,小川也会利用一些APP来学习拼音、识字、数学、英语等等,效果还不错。
也由于他的利用,创造不少还不错的APP,之前就推举给大家,比如:
英语早教太贵?那就别错过这16个超棒的英语学习APP,分级分类推举不焦急、也不刻意反对,聪明的爸妈这样教孩子学识字......
本日,我们再来点特殊的吧。
8款科学App,内容涵盖天文、地理、自然、人类乃至机器制造等等方面。
每一款都是精挑细选,除了亲自试用之外,还采纳了国内外有名科技及父母网站(Android authority、Tutorful、Parents、Parentsmagazine、少数派、爱范儿)的推举见地。
丰富精彩的科学知识,生动有趣的互动界面,还有令人惊呼练练的前辈AR展示,孩子一玩就知道,比神马游戏都更故意思!
与其畏惧电子产品,不如好好利用它。为孩子打开科学大门,让他们爱上科学。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8款APP,这里整理了一个基本信息表格。个中包含涉及领域、App Store的评分、适宜年事,是否收费等基本信息。
解释:以下推举不分先后顺序,紧张按照从宇宙到人再到人造物的顺序来进行推举。
一、The History of Everything,万物起源
正如运用的名字一样,“万物起源”(The History of Everything),这款软件通过有趣的交互,构建了一个一个精美的韶光轴和动画,小朋友可以通过高下滑动以及任意缩放韶光轴,来理解从宇宙出身到到万维网出身以来的大事宜。
全体韶光轴紧张分为三大块:宇宙出身、地球生命、人类历史。每部分又都列举多少主要事宜。
以“宇宙出身”篇为例,讲述了宇宙大爆炸、太阳出身、地球出身等故事。点击进去就可以理解事宜的详细信息。
画面左边是对应的韶光,中间是类似于微信界面一样的对话框,对话框右边则是用精美动画来描述这一事宜,画面非常具有艺术性和美感。
再点击进入对话框,里面供应对这一征象详细的英文解释。
总的来说,The History of Everything是一款界面精美、内涵丰富的运用,有趣的动画合营韶光轴效果,可以让孩子欣赏精美动画的同时,轻松理解自宇宙起源起来的大事宜历史,理清韶光轴。
不过遗憾的是,目前该运用暂不支持中文,对孩子(或家长)的英语能力具有一定的哀求。
二、Big Bang AR
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说:我们都是星辰……
从宇宙的尺度来说,你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组成细胞的所有元素,都出身于一颗恒星的熔炉中。
而这款名为Big Bang AR的App,可以带着我们以及孩子,回溯更久远的时空,乃至宇宙大爆炸的瞬间,去探索空间、韶光以及可见的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这款App由Google Arts &Culture和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联合研发,知识的专业性和准确性自然无可挑剔。
打开Big Bang AR,根据提示,在手机摄像头前伸出一只手,握紧拳头,再逐步松开。
你的手心即将引发一场“虚拟大爆炸”,而接下来的7分钟的互动影片里,将带你领略138亿年的宇宙出身史。
全体笔墨讲授由奥斯卡影后Tilda Swinton完成,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大爆炸之旅。
唯一的遗憾之处便是全体运用适配和解说暂时也还没有中文,但是精彩的图像、逼真的AR互动已经足以吸引孩子的眼球!
三、Star Walk 2
有人说,本日我们拥有的统统文明,便是来源于远古期间的一次仰望星空。
但当我们举头时就尴尬了,好多星星不认识,哪里是仙女座?哪里又是猎户座?
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带着孩子看星星、看玉轮?
这时,就须要这款专业的APP——Star Walk 2.
它是Vito Technology公司开拓的专业不雅观星运用,曾得到2014年苹果设计大奖。
它可以根据手机位置,在手机屏幕上显示实时天图,方便孩子随时探索星空。当孩子拿起手机并指向天空时,星图会根据内置陀螺仪跟踪孩子的动作,匹配屏幕上的舆图,和孩子所在位置可见的星星。
瞬间get头顶的星星,到底何许星也!
Star Walk 2的界面美感十足,背景主色调是深蓝色,像极了深邃的夜空。打开星座视觉效果,星座图案的唯美程度也远远赛过其他同类软件。
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群星光芒,看上去无比残酷。
点击屏幕上的亮点,还可以深入理解星座在夜空中的尺度和位置,享受不雅观察美妙的星座3D模型。
App中的“最新”部分,还会见告孩子最近的天体大事。
更好的是,这款APP有中文措辞可以选择!
四、WWF Free Rivers
“水是生命之源”,这话一点儿没错,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
但残酷的现实是:地球上淡水资源仅仅占全部水资源的3%旁边,且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真正可供给用的淡水资源正在大幅减少。
为了引发"大众年夜众对河流、对水资源的更多思考,由天下自然基金会(WWF)牵头,开拓了这款WWF Free River软件。
借助目前最盛行的AR(增强现实)技能,这款App,可以让孩子足不出户,就能动手构建一个虚拟的大自然。里面包含山脉、河流、密林、野兽,更有人类的聚落。
全体App采取3D舆图的办法来进行展现,地形也完备参考真实地理进行制作。
进入页面,借助摄像头,孩子就可以建构一个山川河流系统。以河流为中央,沿途两岸分布不同的生态,森林、草原、农田、村落落等等。
App会提示孩子,可以选择在河流的哪一段建筑大坝,并向他直不雅观展现建筑大坝对付高下游的影响。
是保护还是毁坏?须要孩子仔细不雅观察和深入思考才能找到答案。
五、Marco Polo 景象
这款App专为孩子认知景象而开拓,被评为苹果App Store2014年最佳App,并得到18个国家的编辑推举奖。
这款软件通过童趣的画面、丰富的交互,带领孩子探索景象的奇妙天下,从而对景象的形成形成直接认知。
进入界面,就可以看到一个仿照野外场景,左下角有三个不同形象的小伙伴。
小朋友可以把这些人物拖到画面中心进行改换,每个小怪兽都有自己的个性,以及专属于自己的独特肢体措辞和声音。
小朋友可以通过点选上面三个景象选项,来改变大气条件。不同的景象状态会带来不同的动态表现。
除了可以看到雪花、云朵、落叶等自然元素之外,画面中间的小怪兽,会根据不同景象条件,表现出打冷战、出汗平分歧反应。
日常生活中,景象变革会带来着装上的改变,不想让小怪兽在雪窖冰天里打冷颤?就赶紧给它们穿上棉袄吧,孩子既学习了景象知识,也引发了他们的爱心,可以说是一石二鸟。
总的评价:交互很好,界面精美,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体验一下“过家家”的乐趣。
六、The Human Body,人体探秘
估计已经有不少爸妈为孩子下载了这款App,我还是忍不住要推举一下,由于我真的很喜好这种把艺术和科技结合起来的形式。
人体探秘App以动画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人体心跳、肺部的呼吸、骨骼构造(收费版会有更多人体部位的演示和先容,下面用于演示的是免费版)。
打开App,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黑黢黢的人体,点击左侧,有详细器官按钮,我们可以通过放大动画界面,清楚看到器官的事情状态。
手指滑动界面,骨骼还会移动(由于App附带音效,带上耳机欣赏效果更佳哦~)
如果调皮的话,乃至可以把画面中小人儿的骨头弄乱,寻衅一下能否将它复原。
除了可以显示骨骼外,还可以点按阁下的器官选项,分别涌现的是呼吸系统。
静脉和动脉系统。
每点击进去一个,就能看到它们的布局,以及运作办法。
哦,对了,千万不要忘却左边这个像“齿轮”的选项,这里是“设置”,可以进行音效、解释、背景颜色等调节。
七、DNA Play
探秘人体之后,如果还是不能知足娃“冲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各位宝爸宝妈们就可以为孩子先容有关DNA的干系知识了。
相信有不少孩子问过类似的问题:
为什么小狗长这个样子?为什么小猫长这个样子?为什么我们跟其他动物长得不一样?……
这统统都源于背后的物质——DNA。从身体构造到性情喜好,DNA都发挥了主要的决定浸染,但是这三个字母到底代表什么呢?
在DNA Play中,孩子们无需理解“脱氧核糖核酸”(英文简称DNA)等繁芜字眼,只须要通过色条和小怪兽之称的游戏,就能理解这一奥秘。
八、万能机器
与人体探秘一样,万能机器App同样是由Tinybop开拓,是它的第一个动手创造类运用。在里面,孩子们可以创造他们能想象到的任何物品。
这款 App利用很随意马虎理解的的视觉性编程措辞。
孩子可以自由选择App供应的虚拟摄像头、麦克风、扬声器、陀螺仪、传感器、屏幕等连接起来,创作一支万花筒、一台定格动画摄影机、一个变声器、一个饺子大盗报警器,或者孩子能想到的任何一件东西!
完备可以称它为儿童版的虚拟设计和虚拟制造平台。
里面的图形大略直接,却能供应无限可能,孩子很随意马虎上手,轻松开启对编程、电路等等的兴趣,磨炼逻辑思维同时,引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万物互联的时期已经到来,与其完备杜绝孩子不接管电子设备,不如有筛选地让孩子打仗、利用一些有内容、故意义的APP,利用他们的兴趣,更加有趣地开展学习。
当然,再有好处的东西,也须要限定,否则过犹不及。
川妈说说孩子爱玩手机、iPad、电子游戏,怎么应对?
我以为,该当和大禹治水一样,宜疏不宜堵。他们想玩,解释存在强烈的娱乐、信息等需求。当没有其他办理方案可选,或者其他方案短缺吸引力时,他自然会被电子产品所吸引。
以是,除了限定孩子利用电子产品,更要为他找到更有趣、更故意义的娱乐办法。对付绝大多数孩子(特殊小的孩子)来说,如果有人陪他玩游戏、搭积木、看书,在公园里疯跑,他们根本想不起来去找电子产品。
如果实在想玩,就担保供应给他得当康健的内容,比如本日先容的8款科技型App。善用他们的兴趣,借技能的东风,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不是更好?
我是川妈,“mom看天下”的创始人,曾经的女博士,现在的大学老师,飘过美国 、澳洲,目前坐标北京。践行自然教诲,追求自然养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与我携手同行。对啦,目前我在“头条号、"大众号”两个平台发布文章,名字均为【mom看天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