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家居 » “废奶渣”变成“金疙瘩”科技助力藏区牧平易近脱贫致富

“废奶渣”变成“金疙瘩”科技助力藏区牧平易近脱贫致富

深圳海外装饰工程通讯 2025-02-26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曲拉”是藏语译音,指牦牛牛奶提取酥油后的副产品——奶渣,以前草原上的牧民们打过酥油后,剩下的废物要么倒掉,要么晒干做成“曲拉”。
“曲拉”仅仅是牧民日常食用品或畜生早春补充的饲料,每公斤市场价才1.2元。
而干酪素是一种牛乳提炼产品,具有良好的黏合、成膜、光亮、乳化、稳定等功能,被广泛运用于造纸工业、皮革工业、纺织行业以及各种保健食品、医药、饮品中,国内外市场需求非常大。

卓玛热旦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互助市佐盖曼玛乡美武村落的牧民,他家以前靠种地、放牧为生,收入来源单一,致富手段匮乏。
他从没想过自家的废奶渣有一天能变成“金疙瘩”。

“废奶渣”变成“金疙瘩”科技助力藏区牧平易近脱贫致富 “废奶渣”变成“金疙瘩”科技助力藏区牧平易近脱贫致富 智能家居

2003年的一天,甘肃华羚乳品集团公司的技能员在草原上找到了正在放牧的卓玛热旦。
“他们说要收我家里的‘曲拉’,我当时想这东西要了能做啥。
”没想到自此之后,隔三岔五就有人上卓玛热旦家收购“曲拉”,并且见告他这些“曲拉”收回去可以在工厂里加工成干酪素卖钱,让他多做一些。

“废奶渣”变成“金疙瘩”科技助力藏区牧平易近脱贫致富 “废奶渣”变成“金疙瘩”科技助力藏区牧平易近脱贫致富 智能家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从此像卓玛热旦一样,甘南州更多的牧民加入了为华羚公司供应“曲拉”的行列。
草原上的“曲拉”急速身价倍增,价格由最初每公斤1.2元上涨到最高时的每公斤53元,增长了43倍。

卓玛热旦给华羚公司供应“曲拉”已有十多年了。
“这些废奶渣给我们家的帮助可大呢,现在一年有一半收入靠售卖‘曲拉’。
”卓玛热旦每年给华羚公司售卖500公斤“曲拉”,可得到纯收入1.5万元以上。

为了更好地生产“曲拉”,卓玛热旦家里专门添置了一台机器。
“机器制作出来的‘曲拉’比手工打酥油生产的质量要好,也能卖个更高的价钱。
”卓玛热旦说。
草原上每个供应“曲拉”质料的牧民险些家家都买了机器,以便更好更快地制作“曲拉”。

据理解,截至目前,通过收购“曲拉”生产干酪素共带动甘南州牧户2.95万户,深度穷苦地区建档立卡穷苦户1.2万户。

目前,甘南州已成为全国的曲拉交易中央,交易量占86%,也成为我国牦牛乳系列产品的紧张研发、生产、发卖聚拢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