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加征关税的中国入口产品,包括电动汽车、锂离子电动汽车电池、锂离子非电动汽车电池、电池零部件、天然石墨和永磁体、某些其他关键矿产、半导体、船岸起重机、太阳能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组件)、某些钢铝制品、注射器和针头、PPE包括某些呼吸器和口罩、BER 医疗和外科手套等代价18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
个中对中国入口电动汽车关税税率将在2024年从25%大幅增加至100%,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注射器和针头的关税从原来的25%增加至50%,别的产品关税均从原来的0或7.5%,提高至25%。
从关税的提高幅度来看,美国险些是奔着“禁止入口”的目标来对中国干系家当进行打击。但终极会对海内干系家当链造成多大的影响?出口数据能够解释一些问题。

这次加征关税的中国产品中,增加幅度最大的产品便是电动汽车,关税从25%飙升至100%,也便是说中国的电动汽车出口到美国,要至少付出双倍的价钱购买,这毫无疑问是扼杀了中国产电动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的可能性。
常日来说,一些汽车家当较为掉队的国家会更加方向征收高关税,以吸引外洋车企在当地建厂,带动本地家当链发展。但美国作为传统汽车工业强国,针对单一国家提高关税就显然具备更多的政治成分,而不是出于贸易考量。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总理朔尔茨、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在14日当天的会面中也就此事宜揭橥了评论。克里斯特松表示,他反对用场分性的关税办理贸易争端,并与朔尔茨同等认为加征关税是“bad idea”。朔尔茨也提到,西方从中国入口的电动汽车,有一半是由西方制造商自己生产的,与此同时,欧美汽车制造商也在中国出售汽车,并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
实际上,多年以来,对付中国汽车企业来说,美首都是一个险些可以忽略不计的市场。以2023年的数据来看,美国电动汽车销量118.3万辆,渗透率只有7.3%;个中中国电动汽车销量仅2.6万辆,且紧张以吉利集团旗下品牌为主,包括极星、路特斯、沃尔沃等,这些品牌部分产品的生产并不在中国。
如果按照海关的出口数据,那么这个数字将会更小。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中国在2023年整年,对美国出口的纯电动汽车数量为1.24万辆,均匀单价为19.05万元。这是什么水平?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23年我国出口的纯电汽车数量为154.58万辆,而1.24万辆只占到出口总量的不到1%,险些可以忽略不计。
而从出口地区来看,中国电动汽车目前的紧张出口地是欧洲以及东南亚等地,去年中国纯电汽车出口量最大的目的地是比利时,超过了17万辆,占整体出口量的11.35%,均匀单价也较高,达到20.26万元。
纯电乘用车出口泰国和英国的数量分列二三位,不过从单价上看,出口泰国的纯电车型紧张以低端定位为主,均匀单价11.16万元;而出口英国的纯电汽车则单价更高,均匀单价达到了24.36万元。
这些出口的纯电车型,除了中国车企之外,实际上还有很多外洋车企在中国工厂生产的产品,包括大众、特斯拉、宝马等,在个中国工厂中有不少一部分产能用于出口。
以是正如朔尔茨所言,西方入口的中国电动汽车中,有一半是由西方车企自己生产的。对付中国电动汽车家当而言,美国市场本身所占份额极小,因此提高关税对中国电动汽车家当短期影响并不大。
而此前欧盟也曾对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并声称将根据调查结果考虑征收惩罚性关税。但欧洲主流汽车制造商,包括宝马、大众等都对此公开表示反对。这也解释从贸易角度出发,单方面加征关税是不利于双方贸易往来良性发展的。
半导体、光伏受影响有限由于市场占比极小,电动汽车的关税暴涨对海内干系家当影响不大,那么在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方面会带来哪些影响?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在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入口的紧张国家中,从美国入口的集成电路金额达到121.8亿美元,占比2.9%;而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集成电路产品,金额为22.9亿美元,占总体出口额的1.5%。
在2023年,中国从美国入口的集成电路产品金额骤降至83.1亿美元,占整体入口量的2%,同比低落超过30%;而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集成电路产品金额为23.3亿美元,占比略有上涨至1.7%。
实际上,出口到美国的集成电路产品,大多是来自欧美企业在中国的生产基地。中国本土的芯片产品要出口到美国本就困难重重,本土厂商在出海计策中,每每也会对美国市场更为谨慎。
这次对中国半导体产品加征关税,美国政府表示,将促进美国本土半导系统编制造能力的投资。只管占比不高,但过去一些欧美的芯片大厂在中国的晶圆代工厂、封测厂等有持续的订单投放,美国加征关税后,可能会对干系企业的营收,在短期内造成一定影响。
光伏产品方面,根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去年我国光伏电池片出口市场中,土耳其占比最高,达到29%,其次是印度、柬埔寨、泰国、韩国、越南、新加坡、德国、法国、日本,没有涌现美国的身影。
由于近年来地缘政治成分的风险,土耳其政府积极出台一系列支持光伏家当的政策,包括鼓励投资培植光伏组件等核心制造环节产线、供应财政补贴等,吸引了干系家当的进驻。
而中国对土耳其出口的光伏产品,模式紧张是入口光伏电池片,并在当地制造成光伏组件;印度则是由于光伏组件产能扩展迅速,对光伏电池片等原材料需求持续增长。
实际上,中国光伏家当早在2011年,就已经遭到美国商务部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履行多次加征关税的手段。因此,海内光伏家当早已形成了多种规避手段,从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中可知,2023年整年,光伏电池对美国出口金额仅在1亿美元旁边,占整体光伏出口额不到千分之三。
因此纵然光伏干系产品关税从25%加征至50%,对中国干系家当的影响有限。
写在末了出口在近年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量的紧张源动力,但越来越繁芜的国际地缘政治关系,也令一些家当出口面临很大风险。在政治成分之外,能够赢得市场的关键成分,还是在于产品是否具备过硬的实力,希望中国企业在布局出海的过程中,须要更加着重于产品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