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放电的方法
电容放电原因
电容是存储电荷的一种电子元器件,如对电容充电后再将电容从充电电路中断开,由于没有放电回路,电容上的电荷能保存很长时间,特别是对于高电压、大容量的电容,如铝电解电容器等。
如果人体不小心碰到带高电压的电容器,会引起人身安全问题,所以需要特别小心。特别是那些充了电,但没有放电电路或者放电时间很长又没有安全指示灯之类的电容,接触前最好用电压表测量一下电容两端的电压是不是在安全范围内。

电容放电方法
电容放电的方法是在电容两端加一定大小的负载,如PTC、功率电阻、灯泡等等。
放电用的器件额定电流不能太小,如果用功率电阻的话要选择合适阻值和功率的电阻。
电容上有电荷时,存储的能量为:0.5 x C x U x U
放电时这些能量将都在放电器件上消耗。
如果是用PTC放电的话,这些能量会使PTC的温度上升,从而使PTC的阻值变大,在相同常温电阻下,PTC的放电时间会稍长一些,但相对电阻而言可能PTC会更耐抗一点。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能量较大时,千万不要用导线直接放,否则会像放鞭炮一样,弄不好还会引起人身安全事故。
电容放电公式是什么
充电公式:Uc(t)=Uc(0)+[Uc(无穷)-Uc(0)](1-e^-t/RC).
放电公式:Uc(t)=Uc(无穷)+[Uc(0)-Uc(无穷)]e^-t/RC
其中Vc(无穷)为电容电压充、放电终了值,Vc(0)为电容电压起始值.
电容电压U=Q/C 假如用恒流充电,电量Q=I*t U=I*t/C t=U*C/I=(300*1000*10^-6)/(100*10^-3) =0.3/0.1 =3(秒) 电容储存的电能E=0.5*C*U^2 电压300V时,具有电能E1=0.5*1000*10^-6*300^2=45(焦耳)放电至100V,电能降低为E2=0.5*1000*10^-6*100^2=5(焦耳) 放掉的电能ΔE=E1-E2=45-5=40(焦耳) 假设以恒定功率P瓦放电,放电时间t=E/P=40/P(秒)
电容的充放电现象是一个简单的物理作用、现象、和固有的功能,没有专用公式的,公式和定律是放在任何场合都适用的、规律性的物理现象之经验值,电容只是一个两块互相绝缘的极板,在它的两端施加电压,能够暂时储存电荷的一个电气元件,和化学储存电能大不一样的。
测电容怎样放电
第一,待测电容要拆下来第二,短接电容两个引脚,放电第三,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电容阻值,应该是无穷大第三,万用表打到电容档,红色表笔插入mA孔内,黑表笔不动,测量电容量,偏差不超过10%就可以了。补充,还应该测量那几只整流二极管,看看是否有击穿或者漏电。
到此,大家对电容充放电过程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电容充放电过程的3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