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目标
为学校开拓一款适宜于金融传授教化的智能投资虚拟仿真实验传授教化平台,供应大类资产配置模型、基金筛选评价与组合配置模型和组合投资风险管理及剖析等功能,提高同学们对金融知识的实际利用能力。

2)交付成果
将网页版实验传授教化平台支配至学校信息中央,供应完全的开拓资料、平台先容视频、传授教化勾引视频以及平台利用手册。
2. 实际结果
1)项目完成情形
经由来自校方两次较大的需求变动后,延期完成项目,通过验收,实际验收内容与初期商定内容差异较大。
2)资源折衷情形
第二次大型需求变更前,人力与韶光资源都比较充足;变更后由于韶光紧张,导致周末期间IT组和产品经理加班。
3)需求变更情形
小型需求变动多少,大型需求变动两次。
由于校方卖力人对实验本身不理解,导致开拓期间,校方卖力人会通盘接管来自干系老师的建议,又由于公司高层领导的部分关系,很难回绝条约外的需求。
因此,由产品经理对所有需求逐一评估,沟通并回绝无意义或者影响整体架构的需求,而对付必须实现的需求,则及时联系干系卖力人进行方案修正并奉告所有干系成员,以担保项目正常开拓。
4)平台开拓情形
在需求确定后的开拓均无问题。
5)平台测试情形
由于需求变动的影响,测试用例多次修正,末了由于韶光问题,由产品经理参与帮忙测试。
3. 剖析总结
1)条约初期没有明确韶光节点以及交付内容
项目卖力人在条约签订时未明确公司每个韶光节点须要交付的内容以及通过标准,后期由于校方老师和高层领导的联系,导致后期常常接管校方老师的各种哀求而无法用条约进行约束。
2)校方卖力人对付传授教化实验及支配环境不理解
校方卖力人对付实验的目的及流程理解不多,且对学校支配环境的各项哀求不明。因此,原型期间的评审纵然通过,也无法代表干系老师们的需求得到知足。
由于对学校支配环境的哀求不熟,校方卖力人初期提出的支配哀求和学校信息中央的哀求不符;直到项目尾声才接到信息中央的干系关照,导致第二次的大型需求变动。
3)项目成员职能涌现稠浊
公司的项目卖力人并没有全程参与对接沟通,将双方干系职员拉至一个群对各项问题进行谈论和解决。导致校方卖力人及干系老师,超越项目卖力人和产品经理,直接找IT组卖力人提出各项需求。由于公司高层领导的部分缘故原由,IT组卖力人默认实行需求开拓,导致项目一度较为混乱。
4)校方参与度较低
按照初期操持,由校方供应课程老师进行赞助设计,完善实验传授教化场景及流程。
项目启动后,校方未供应干系资源,由公司设计实验流程和内容后交付校方评估,此流程效率极低。之后协商无果,依据公司领导哀求按照校方老师建议进行反复修正优化。
此外,校方没有提前明确项目所需的各项证明及资源,涌现不少意外情形。
二、需求理解
通过对教诲部干系文件的剖析理解,可以明晰进行虚拟仿真实验传授教化培植的初衷与目的,以便虚拟仿真项目能够有效通过干系审核。
1. 高校现状各学校的实验项目在校级层面没有进行统一管理及展示;实验传授教化缺少统一的操作模式和流程;实验传授教化的信息化程度低;无法通过数据统计与剖析来评估实验项目的利用情形及传授教化效果。
2. 实验传授教化问题数量多,质量低,运用少,成效低;存在照本宣科的问题,特色及创新性较差;与信息技能的领悟度低,实验项目的信息化进展慢;缺少开放性、共享性以及拓展性。3. 培植目标实验传授教化内容信息化;线上传授教化线下运用相结合;搭建开放共享的实验传授教化体系。4. 培植内容基于学生需求设计实验传授教化内容;将条件较高的环境(高危/极度/高本钱/不可逆等)进行仿照,提高实用性;多种办法,提高学生自主性、互助性以及探究性;搭建开放、可拓展和高兼容的平台;完善考察、监督和褒奖等机制,增强西席参与性。因此虚拟仿真实验传授教化项目的哀求规范如下:
三、办理思路1. 平台功能构造
由于项目须要基于已有的共享展示平台,因此有必要先理清展示平台与传授教化系统的功能构造,明确虚拟仿真实验传授教化系统所涵盖的功能内容。
2. 项目开拓节点
根据功能构造,和校方互助完成干系设计事情。即学校做顶层设计,设计实验传授教化项目内容及流程,供应干系资源,给出明确的需求方案;公司则供应技能与做事支撑。
因此,对应的节点如下所示:
四、结语
在本次项目中,由于公司干系成员对付该类校企互助型的项目缺少履历,项目履行过程中涌现不少问题,导致延期和需求变动,影响团队动力。
所幸能及时办理各种问题,交付完成。
项目结束后,团队也进行了反思,相信对付之后的其他校企项目会更游刃有余。
本文由 @汐_ 原创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