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来源:《钣金与制作》杂志2023年第7期/ 全文1909字,阅读须要5分钟
文/章亚, 奚鑫, 卞正其·扬力集团株式会社

2023 年4 月6 日—8 日,我和公司同事参不雅观了2023 北京机床展。针对展会上的展品技能特点、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的装备差距做了以下总结和思考。
展会概况
进入展馆,已是人隐士海。附近开展日,现场多数是支配展台的职员和拼装调试职员,比较混乱。我紧张卖力折弯机的设计事情,以是我们紧张的参不雅观工具也集中在折弯机上。和我公司一同参展的有亚威机床、金周遭机床、瑞铁机床、扬锻机床等。
这次亚威公司展出的是双伺服电动数控折弯机PBG-110×4100(4 轴后挡料)+自动化机器人折弯。看机床的静态视图,可能是Z 轴的拖链槽安装在X 轴后挡料的正后方的缘故原由,后侧护罩做了两块板支出来,显得比较突兀,后侧护罩是矩形钢管焊接,构造大略。电气柜总闸开关安装在机床正后方,扬力的数控折弯机开关总闸安装在侧护罩和电气柜之前,我以为各有上风,我公司机床开关不随意马虎被撞坏,亚威的比较显眼并粘贴警示标识。其余,亚威机床在光栅尺的C 形板处和滑块的正后方都贴了警示标识,值得借鉴。
瑞铁公司这次展出的是电动数控折弯机,在地脚处安装了小护罩,遮挡了正前方的地脚;电气柜放在了机床左侧,和其他几家不太一样。
展品紧张特色
自动化
这次机床展品中的折边机、弯管机、折弯机/单元、压力机等的自动化水平无论是自动化运用的广度和深度都有让人线人一新的亮点,多层模构造(弯管机)、自动换模系统、全自动板厚检测系统、自动校正技能、自动高下料系统等的运用愈加成熟和广泛。
特殊值得一提的是,工业机器人与成形机床集成运用已让“机器换人”初露端倪,办理了成形加工中的单调的高强度劳动,极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安全性,提升了加工精度。机器人不但可以实现与单台成形机床配套形成加工单元(完成自动高下料),还可以由多台成形机床和多台机器人(如拆垛机器人、上料机器人、传输搬运机器人)组成柔性生产线。
自动化功能的配备已成为每一个成形机床厂家必须完成的作业,随着国产机器人的发展为成形机床广泛利用机器人供应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
主驱动伺服化
本届机床展展出的铸造、冲压、弯管、折边、滚压成形等机床,主驱动的伺服化已愈发广泛和成熟,采取伺服主驱动的金属成形机床的传动效率高、工艺性好、加工精度高,而且具备节能降噪、大幅提高模具寿命和智能化掌握等上风。其余,在铸造和冲压等机床上广泛采取伺服电机—减速—增力机构的主传动系统(如电机—减速—曲柄连杆,电机—减速—曲柄—肘杆,电机—减速—螺旋—肘杆等)传动构造,可实现高速、小扭矩伺服电机驱动大吨位压力机,这种扬长避短的运用已成为伺服压力机发展的主流趋势。
智能化
制造装备的智能化是具有感知、剖析、推理、决策及掌握功能的统称,是前辈制造技能、信息技能、打算机技能和智能技能在装备产品上的集成和领悟。金属成形机床在伺服主驱动、打算机及各种专业软件、传感器、在线丈量等技能的支持下,具有视觉识别、挠度补偿、角度补偿、3D 仿真、人机交互、图形化编程等功能。例如,南通麦斯铁的自动折弯机器人事情站集成的折弯软件包MR-BEND 和离线编程软件包MB-ROBERT,结合视觉识别,建立机床与机器人的互联,实现信息互联和智能化掌握,还可以自动天生模具、折弯工步、折弯机及机器人的NC 代码,实现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柔性生产,便是成形机床智能化的一个缩影。
国内外机床的比拟和差距
中国机床企业受市场环境、技能壁垒影响,与德国和日本相比差距甚远。高端机床核心技能受制于人,尤其是数控系统方面,中国高端机床的数控系统大部分还是依赖于日本、德国的企业。即便我国有一些企业在研发国产数控系统,但在根本材料科学、工艺、设计,以及实用性、可靠性、兼容性、稳定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以是,国产机床的紧张功能部件大部分也须要依赖于国外产品。数控系统差距明显,在稳定性、可靠性、效率等方面,国产机床的表现与国外比较差距也很明显,国外机床能做到24 小时一直机,1 秒加工1 个零件,国产设备还做不到。
结束语
科学技能的发展日月牙异,生产力代表着一个国家在世界领域的水平。节制天下制造业的新动态,学习新知识,紧跟当代技能的发展步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制造质量,减少韶光和人力的投入,降落本钱,从而不断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离强国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发展势头剧烈,须要全行业通力协作,共同推动我国成为制造强国。
杂志领取:读者大回馈|《钣金与制作》纸刊免费放送,快来领取吧【点击领取】
业务联系:冯忠18515450345(微信同号),张旭栋13366359271(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