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家居 » 续翼科技沈奕竹:拥抱零碳建筑未来从材料到运营|WISE·双碳大年夜会

续翼科技沈奕竹:拥抱零碳建筑未来从材料到运营|WISE·双碳大年夜会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通讯 2024-12-26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11月28日,「点绿成金 勇者入局」36碳双碳同行者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

“双碳”目标提出三年来,碳达峰、碳中和已经从观点、政策走向落地实践。
三年回望,一场环绕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已经深入千行百业、千家万户。
随着“双碳”逐步走向深水区,这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将行至何处?有哪些履历值得总结?又有哪些寻衅尚待打破?

续翼科技沈奕竹:拥抱零碳建筑未来从材料到运营|WISE·双碳大年夜会 续翼科技沈奕竹:拥抱零碳建筑未来从材料到运营|WISE·双碳大年夜会 智能家居

在大会现场,各行各业的双碳同行者们环绕能源变革、创投风向、零碳实践及ESG思辨等主题,分享来自家当界、投资界、科研界的一线不雅观察与探索,展开了一系列话题广泛、视角深入的专业互换——双碳新天下的面貌,正愈发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续翼科技沈奕竹:拥抱零碳建筑未来从材料到运营|WISE·双碳大年夜会 续翼科技沈奕竹:拥抱零碳建筑未来从材料到运营|WISE·双碳大年夜会 智能家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零碳的天下】主题板块下,续翼科技创始人沈奕竹带来了主题分享《拥抱零碳建筑未来,从材料到运营》。

以下是演讲全文:

尊敬的同行者、前辈和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续翼科技创始人沈奕竹,非常荣幸本日能在36碳的双碳同行者大会上与大家分享我对零碳建筑未来的意见。
本日,我将环绕“拥抱零碳建筑未来,从材料到运营”这一主题进行分享。

首先,许可我以一个诙谐的办法拉开本日的谈论序幕:为什么程序员不喜好大自然?由于他们碰着的bug太多了!
当然,我们作为建筑工程师面临的寻衅或许不是bug,但我们共同的任务是办理设计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难题。
本日,让我们共同努力,优化我们的建筑环境,打造更绿色、高效的未来建筑。

先简要先容自己:我本科毕业于喷鼻香港理工大学建筑设备工程系,后于哥伦比亚大学建造工程管理系得到硕士学位。
从一名可持续建筑设计工程师做起,拥有超过11年的行业履历。
在创立续翼科技之前,我担当遐想集团环球不动产可持续发展计策卖力人,常驻北美。
是一名女性工程师,追光创始人。

本日的演讲紧张面向各个领域的听众,包括那些不熟习建筑行业的朋友们。
我将尽可能用普通易懂的办法来阐明一些根本观点。
同时,我也会分享基于我十余年在可持续建筑领域的实践履历,大家可以在我们续翼科技于总布告提出“双碳”目标一周年之际发布的全国首本《建筑碳中和白皮书》中找到更多技能细节。

我的演讲紧张分为三部分:严明问答、举个例子、给个方法。

一、 严明问答

首先,让我们从一些根本观点开始:房地家当、建筑业和建筑。
什么是建筑?在我国,房地家当紧张卖力融资、买地和开拓建筑,而建筑业则涉及勘察、设计、施工、安装和维修等,这两者协力的生产成果便是我们看到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我国的建筑紧张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此外还有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等。
本日,我们将关注多种建筑类型,不仅仅是住宅。

接下来,我要谈论的是零碳建筑及其在未来的主要性。
为此,我们须要理解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包括生产、建造、运营和拆除四个阶段。
个中,生产阶段紧张涉及建筑材料的生产,包括家具。
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考虑到建筑全生命周期后,中国建筑行业全过程的碳排放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51.3%,个中贡献最多的是建材生产与运营掩护,近乎1:1的占比关系。

此外,我想引用国家景象计策中央计策方案部柴麒敏主任在2018年揭橥的一篇研究文章《中国履行国家自主贡献的路径研究》中的一个主要图表。
这张图展示了我国各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宏不雅观路径,包括家当构造调度、工业节能、能源构造调度,终极指向建筑、交通这两个排放量最大的需求侧脱碳。

值得把稳的是,这个路径呈现了一个从供给侧到需求侧的逐步脱碳过程。
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个核心逻辑:供给侧的脱碳本钱终极会由需求侧承担。
这就像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当脱碳的影响完备传导到需求侧,也便是建筑行业时,这无疑会增加我们为减排而付出的单位本钱。

这一点对付我们在建筑行业中推进零碳目标的策略有着重要意义。
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建筑领域的碳减排时,我们不仅要关注直接排放的减少,还要考虑全体供应链中的本钱转移和效率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在谈论零碳建筑时,我们须要从材料选择、设计创新、施工方法到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这是从宏不雅观角度剖析的。
现在,我想将视角转向单体建筑,讲述两个关键观点:隐含碳排放和运营碳排放。

隐含碳排放是指建筑材料在其生命周期内(包括生产、运输、施工)以及建筑拆除和废物处理过程中导致的间接碳排放。
这种碳排放不是在建筑利用期间产生的,而是发生在建筑投产运行之前和之后。
请把稳,虽然有时人们会用“范围三”来称呼它,但这实际上是一个不准确的术语。
在我们本日的谈论中,更适宜利用“隐含碳排放”这个术语。

相对的,我们谈论的另一个观点是运营碳排放,这紧张是建筑运行期间由于水、暖、电等煤基能源花费所引发的碳排放。

那么,本日我们的主题为何聚焦于材料和运营?缘故原由在于这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隐含碳,另一方面是运营碳。
只有同时办理这两个问题,我们才有机会在新能源和碳交易的帮助下,实现零碳建筑的愿景。

让我们深入理解这两个方面。
首先是隐含碳减排。
实质上,这是一个关于材料替代和废弃物循环的问题,磨练的是上游供应链的改造能力,目前这是一个技能问题。
例如,利用更低碳的生产工艺制造材料、利用回收再造的废弃物质料、或是采取生物质材料如木构造、竹构造等。
中国的建筑上游供应链企业正面临几个寻衅:市场需求减少、本钱上升、产品难以发卖、竞争加剧。
这些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适应新的哀求,跟上时期的变革步伐。

另一方面是运营碳减排。
这实质上是一个提升标准的问题,磨练的是资产所有者的认知和管理能力,并非技能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作为中国初代绿色建筑设计工程师,第一代绿色建筑便是从节能设计开始的。
10多年来,超低能耗干系技能已经变得成熟且价格合理。
只要有需求,就会有技能办理方案,以是不是一个大的技能问题。

末了,关于园地内新能源发电实现零碳的可能性。
我想分享一个我参与的项目,它是喷鼻香港的一栋超高层商业建筑。
10年前,我们得到了一个有趣的数据:高层建筑安装光伏幕墙(即:BIPV)的发电量,仅能覆盖项目运行时不到1%的耗电量。
虽然现在的技能与当时不可同日而语,但纵然是赶过几倍,也难以仅靠光伏发电实现园地内碳中和。
但对付低层住宅楼或平房,例如一些建筑面积较大的物流仓库或工厂,实现100%园地内碳中和是有可能的。
在上海,我们参与了一个养老项目的碳中和方案设计及光伏培植,该项目容积率低,终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100%园地内碳中和。

二、 举个例子

连续我们关于零碳建筑的谈论。
让我们来看看续翼是若何参与这一领域的。
我们团队同时拥有技能和产品,可以做方案,但我们选择将建筑碳排放数据的量化放在首位。
为什么?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案例。

在2022年初,续翼与同济建筑设计院麟和事情室互助,参与了上海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央的公共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库开拓项目。

这个项目的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我们进行了细颗粒度的碳排放核算,并得出了一些有趣创造。

首先,从饼状图可以看出,该项目在建材生产和运营排放方面的比例大约为3:7——比较于全国统计口径建材生产和运营掩护近1:1的比例,我们创造这个项目在隐含碳排放方面取得了显著碳减排成效。

这一成效紧张得益于同济建筑设计院麟和事情室李麟学教授团队在项目设计中的两大创新:预制装置式混凝土构造和根本隔震设计。
关于这两大创新的减碳事理和成效,有兴趣的不雅观众可以截图我的幻灯片做后续研究。

我紧张想通过这个例子强调两点:首先,对单体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及减排数据的量化核算非常有代价。
有了数据做剖析,我们才能够择优选取并传承精良的减碳创新工艺。
其次,在碳中和领域,对垂直行业技能的深耕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我们无法解读数据,这些成果就无法发挥其最大的代价。
这也是续翼所致力的领域——

三、 给个办法

这里,我想展示续翼科技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开拓的SaaS产品,请看大屏幕(续翼C-TREES产品宣扬片)。

末了,我想用一句话来总结我的演讲:在可持续行业中,常常有人讯问是否有一种相对大略的方法来开启考试测验——我们称之为“实现更随意马虎实现的目标(pick the lower-hanging fruits)”——对付不同行业和企业,这个小目标可能有所不同。
而在建筑领域,我认为建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库是目前比较随意马虎实现的目标之一。
零碳之路,建立数据库,这是我们为保护地球所做出的浩瀚承诺的第一步。

感谢大家的韶光,更多内容欢迎关注续翼科技官网www.xoeytech.com或xoeytech"大众年夜众号。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标签:

相关文章

黑河光伏板收受接收

在能源转型和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本日,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代表,正逐渐走进千家万户。而随着早期安装的太阳能光伏板寿命闭幕,如何...

智能家居 2024-12-27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