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10时许,国网泉州供电公司输电带电作业职员通过“无人机+小飞侠”等电位作业工法,顺利完成位于晋江金井镇的220千伏石峰Ⅰ路耐张线夹发热毛病处置事情。在科技助力下,带电作业事情效率和安全性都明显提高,用汗水守护万家清凉。
无人机抛投固定作业绳 乘坐“小飞侠”高空带电作业
入夏以来,泉州地区气温持续攀升,用电负荷不断增加,电网设备运维压力增大。为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加大输电线路巡视掩护力度,期间利用无人机红外测温巡视时创造220千伏石峰Ⅰ路中相挂点大号侧耐张线夹发热,若不及时处理,将威胁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该公司按照夏季保供及确保大电网安全干系哀求,迅速组织开展现场勘查和剖析研判,决定采取“无人机+小飞侠”等电位带电作业新工法肃清毛病,确保线路安全可靠运行。
上午9时许,作业职员到位后立即动手开展带电作业准备事情。随后,一架无人机在操作职员手中稳稳起飞。3分钟后,1根长60米的金黄色绝缘绳通过无人机精准地挂在架空地线上,又通过相同方法,完成另一条后备保护绳安装挂接。
10点18分,作业职员王海波穿上厚重的混电金属丝防电服,准备高空作业。防电服由金属纤维等材料混纺而成,具有很好的静电屏蔽效果,但透气性不好,穿上后人体承受的温度会比表面的环境赶过10℃。对从事带电作业13年的王海波来说,却习以为常。
10点32分,在地面职员的合营下,王海波做好所有安全准备,坐上“小飞侠”电动升降装置,顺着专用绝缘绳,如乘电梯般缓缓升上30多米高空,抵达作业目标位置后,迅速地进入电场,对发热点螺母进行紧固,并加装分流线。
王海波在太阳的暴晒下高空带电作业15分钟后,隐患打消。他借助“小飞侠”安全返回地面,全体作业过程一气呵成。当他脱下防电服那一刻,能看到里面的事情服早已湿透。
人工作业变成机器作业 技能创新守护夏季电网安全
带电作业是在电力线路一直电的情形下进行检修、隐患处理等事情,能实现用户“零感知”用电“零影响”,但同时也是一项高危事情。这次作业的线路电压高达220千伏,是家用电压的一千倍,能让一块钢铁瞬间融化,安全风险高,再加上要在几十米的高空作业,对电力工人的身体状况和生理本色都是极大的磨练。
有着将近三十年事情履历的老班长、福建省技能好手陈永红先容说:“以前,我们做等电位消缺的时候要爬软梯上去,很磨练臂力,职员体力花费非常大,中途都要安歇两三次才能封顶。塔上塔下还要三四个人合营作业,费时费力。现在运用‘小飞侠’作业,不仅减轻了检修职员的劳动强度,还大幅提高了作业过程的安全性。”
“借助科技手段,塔上作业韶光从1个小时缩短到15分钟旁边,效率明显提高。”无人机操作职员、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工匠许家浩先容说,“小飞侠”专业名叫便携式电动升降装置,作业职员通过升降装置的电机带动绞盘,能够自若上升和低落。原来须要3人上塔现在只要1人完成,也避免了爬塔和走线的风险,极大提升了检修作业效率,还拓展了作业范围。
“塔上10分钟,塔下要10年功。”对付王海波来说,常年作业履历已让他在高空中行动自若,如履平地。技能设备升级同时,也对作业职员的技能水平提出更高的哀求。作业职员在塔上“巧”劲,也源自于另日常平常刻苦演习出的操作闇练度,从事情中磨砺出来体力和生理本色。
接下来,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将充分利用红外测温、无人机等科技手段,持续开展电网巡视掩护事情,及时打消各种隐患,积极推广运用技能创新稳步提升带电作业水平,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安全可靠供电。(李毅鹏 文/图)
来源:国网泉州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