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口日本游愉快地画上了句号。
在成田机场出关安检前,我提醒老爸先去吸烟室吸根烟,顺便扔了打火机再去安检。老爸匆匆地去了,然而他回来后我问是否扔了打火机,他说没有。我有点生气地说,“你不扔掉也不能带上飞机,在安检处还不是一样被没收啊!
”
老爸略带尴尬地说,“也没打算带上飞机,扔掉了还不如直接放在安检处,他们回收了往后也能给别人用。”

看到老爸一脸尴尬中带着一丝不知所措的样子,我知道,老爸只是舍不得扔,毕竟那只打火机陪他在日本度过了无数个烟瘾难耐的时候。
安检处,所有东西都清晰地摆在了安检职员的面前,然而他并没有没收那只打火机。我以为他大意了没有看到,便特意拿起打火机提醒了他一下,“打火机也可以带上飞机吗?”他微笑着答,“每人可以带一只。”
我木鸡之呆。老爸则在一旁笑哈哈地看着我。
安检后,面对偌大的机场免税店,我竟没有心思去逛,脑筋里满是各种遐想和担忧:假如搭客中有胆怯分子怎么办?他们身上带个打火机还了得?日本机场的安检怎么这么不严格?
忐忑中上了飞机,所幸一起无事。回家后,疑虑未消的我上网查阅干系资料,创造有关剖析认为,日本机场安检许可带打火机的情由大致有三点。
第一,日本至今没有发生过一起因打火机造成的翱翔安全事件,而且日本受胆怯主义威胁小。
第二,将事情做在前面,并依赖高科技予以保障。日本于2007年底开始施行新的《出入境管理及难民认定法》。该法哀求16岁以上的外国公民在入境审查时须接管脸部拍照和指纹采集。这些体征信息和姓名一起通过电子记录保存起来,并当场与超过90万个曾有不良记录的外国人、通缉犯等个体体征信息数据进行比对。一旦对上,要么禁止入境,要么成为重点盯防工具。因此,进入日本末了能顺利出境的人,算这天本政府甄别过的“良民”,用不着调兵遣将。
第三,对日本公民启用了“出入国审查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通过电脑,先将护照内藏芯片的脸部照片数据与边检处拍摄的照片进行比对,确认是否为同一个人,然后据此理解其从小到大的信用记录等。那些有不良记录的人,行动轨迹早已被重点“锁定”。
看了这些,感到还是难以说服自己。于是,我请教了一位反恐问题专家。
反恐专家说:“这肯定是很大的安全隐患,打火机与其他爆炸物质发生反应将引发严重后果,尤其是胆怯分子有预谋搞航空打击时。这一方面解释日本的安检有很多漏洞,另一方面也解释民众的反恐意识比较弱。”
这位专家还表示,因各国经济技能水平不同,以及面临的胆怯威胁大小不一,国际上没有一个通畅的安检标准,但许可携带打火机上飞机是一个反恐漏洞,让胆怯分子可以有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