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号称空中路由器的卫星了,以后是不是就不用装宽带了
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很早以前就已经有卫星电话了,为什么绝大多数人还是使用蜂窝基站通信?
1、打卫星电话的单价是普通电话的好几倍,因为发射一颗卫星很贵,而且要发射多颗卫星组网才能满足通信要求。
2、卫星电话很笨重,天线很长,如果想缩短天线,卫星就必须使用微波进行通信,这意味着信号可能连大气层都穿透不了。

3、卫星电话的通话信号不好,会受到电离层和气候的影响,并且天线有指向性,稍有偏差就有可能导致信号弱。
4、卫星电话采用长波通信,所以带宽有限,很难保证高清音质的通话。
从蜂窝基站通信和卫星通信的数据链路就可以看出:如果你能使用蜂窝基站通信却选择卫星通信,就是舍近求远。光信号在光纤内传输是目前损耗最小、最靠、最稳定的的传输方式,从地球的一端传输到另一端一瞬间即可到达。
卫星通信中卫星所扮演的只是一个信号中转的角色,需要与卫星进行通信需要有专门的接收终端,也需要地基转发将信号接入到电信机房,这样才能与其他手机进行通话。上面也提到了卫星通信并不是一种很稳定的通信,它会受到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影响通信质量。
同理可知宽带卫星成功组网了,它的带宽和网络速度还是跑不赢光纤宽带,所以有卫星当路由器,可以不用拉宽带就是一个笑话。
但宽带卫星在未来还是有很大的前景和市场
正如卫星电话虽然贵,但依然没有被淘汰是一样的道理。目前全球仍然有30亿人无法上网,在地球上还是有非常多地方没有宽带线路、没有蜂窝基站,更别说打电话或上网。宽带和基站仅仅在重点区域以及人口密集度较高的区域实现了全面的覆盖。
卫星通信固然是有明显的缺点,但它也有明显的优点。光纤、基站很难实现全面的覆盖,但卫星可以,卫星星座群落可以实现地球上另一两点间的通话和数据传输。
通信卫星的优势
通信卫星可以提供不间断的网络连接
在飞机、舰船、高铁、汽车等移动平台上安装具有卫星通信终端,就可以在移动过程中保持连续、不间断的网络接入服务。在有地面网络的情况下,可以优先选用地面通信网进行业务传输,当没有地面网络时,切换到卫星通信,保障信号不间断通信。
通信卫星可以提供应急通信
在户外开采、野外放牧、野外科考等地面网络不发达的地区,通信卫星可提供应急通信,实现区域性的通信网络覆盖;在地震、洪水、战争等突发事件地区,地面网络遭受破坏时,通信卫星可快速搭建通信链路,实现前、后方的通信畅通。
通信卫星可以提供物联网服务
在智慧产业、物流运输、管道监控等物联网应用中布设具有卫星接入和网络自动切换选择功能的通信终端,根据现场网络布设情况、网络信号强度以及网络负载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自动选择卫星和地面网络的通信切换,实现位置、状态等信息的实时传送。
综上所述
有了宽带卫星并不意味着以后就可以不用装宽带了。仅仅只是多了一种选择,这就好比某小品牌的宽带和电信宽带做对比,你肯定是选择网速快、稳定、服务好的电信;但如果这个地方只有某小品牌的宽带而没有其他的选择,即使再贵、再慢,你还是得用,总比没有强。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
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
卫星通信号称”只要看得见天空,就能联网”。那是不是就可以取代现有的宽带连接了呢?事实上,它只能作为军事通讯、应急通讯等场景,根本无法取代家庭宽带。原因如下:
1、卫星通信干扰大,适合在空旷地区
众所周知,卫星之所以能够覆盖范围广,是因为它站得高。通常飞行在地球的外层空间,远在地球的电离层之外。那地球上的卫星终端要想和卫星建立通信,信号就必须能够穿透电离层。要满足这个条件的电磁波,那必须是微波频段。而在微波频段中,C波段工作在2.0-4.0GHz。不仅频段宽,还可以利用成熟的微波中继通信技术,而且天线尺寸相对较小。所以,卫星通信通常都选择C波段。
C波段虽然非常适合卫星通信,但也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信号干扰问题。首先,由于工作频段和地面蜂窝基站的频段存在重叠部分,这就导致了卫星通信会受到严重干扰。毕竟地面基站的信号强度要比卫星信号强度大得多。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在大城市蜂窝基站密集的地方,卫星通信受到到干扰会大很多。所以,卫星通讯并不适合作为城市宽带接入,反而是在没有网络的地方作为补充接入是不错的选择。
2、卫星带宽有限
卫星飞得高,确实看得远。但是它要爬上那么高的太空并不容易,所以不能像地面基站一样,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它上面搭载的通信设备容量是有限的。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通一号”通信卫星就是如此,它的发射重量5400kg。里面搭载了15米左右口径的大型网状天线,展开后可以提供高增益的定向波束,满足地面卫星电话的通讯要求。同时,里面还搭载了接收机、发射机、滤波、消除干扰等等一系列设备。
天通一号卫星虽然搭载了大量通信设备,但是,从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卫星终端来看,传输带宽非常有限。比如:
- 天通一号手机:是基于安卓手机定制,支持普通4G和卫星通信。由于天线小,卫星语音通话只有有1.2/2.4/4.0kbps的带宽;卫星数据连接最高只有9.6kbps的带宽。
- 便携、车载、船载设备:卫星语音通话也只有1.2/2.4/4.0kbps的带宽,数据连接最高可以达到384kbps的带宽。
看了上面的卫星的最高数据带宽,再对比一下我们的家庭带宽,动不动就几百M的带宽。我想大部分人都不会想用它来做家庭宽带了吧。其实,天通一号卫星通信设计的应用场景也不包括家庭宽带,主要是政府应急、森林防火、海洋远渔、户外探险、航空客运等场景。
3、卫星通信成本高
一部卫星电话需要拨打电话时,首先需要卫星为你转接信号到地面信关站。然后地面信关站会让合法用户接入,并按照用户的拨号指令寻找对应的被叫端,并在主叫和被叫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最后才是双方进行通话。而完成这一通话,必须要有“通信卫星”、“地面信关站”、“测控管理系统”、“跟踪遥测系统”共同协作来完成。
- ①、通信卫星:类似于一个太空基站,它负责无线电的中继。包括有无线电的接收、发送、天线、太阳能等等。卫星设计寿命一般也就十几年。这个成本可不低
- ②、地面信关站:是无线电的控制中心,终端用户都在这里接入到系统。这里的建设和运营费用也不低。
- ③、监控管理系统:对定点卫星进行通信性能的检测和控制。包括修改发射功率、天线增益、带宽等参数。这需要卫星运营人员进行运营管理。
- ④、跟踪遥测系统:对卫星进行跟踪测量,控制其准确进入静止轨道。包括轨道修正和位置保持等操作。这里同样需要卫星运营人员进行运营管理。
从通信过程来看,卫星通信的费用就不可能很低。虽然我国的天通一号一直想办法降低资费,但也不会很低。比如比较划算的语音的套餐是,100元/月,含60分钟通话,相当于1.6元/分钟,而且还有300元的开户费。流量套餐尚未开放,如果到时候真的开放,估计得400元/GB。这和家庭宽带的资费对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除了土豪或者应急,我相信不会有人选择卫星通信来作为宽带接入的。
总结
卫星通信虽然有覆盖广、接入简单的特点,但它的干扰、它的带宽、它的成本都无法和家庭宽带相比。它的设计之初也只是用作政府应急、森林防火、海洋远渔、户外探险、航空客运等场景。所以,它不可能取代宽带接入。
谢邀,理论上是这样的,前几年谷歌就有这个想法,在全球上空布设8000多个气球超级路由器,不知道为什么没动静了,卫星超级路由器具有带宽超高,发射功率超大超远,无盲点,容量大等优点,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费用高。
军舰炮战中,舰队的阵型有多重要
以前没有火枪大炮,双方海战用桅杆直插敌人战船,过几个世纪,有火枪大炮时代,拼完大炮再拼火枪,拼完火枪直接跳上对方船上拼剌刀,进行肉搏,英雄豪杰,当时战术战型不成熟,不够重视。
第一次世界大战,人们看重战术战型,深度研究,对手用术战型,能得到破解。
海战主要阵型有宝塔型(称燕型)、竖型、横型、斜线、圆形。还有新创的T型。
宝塔型称为燕型,此阵型主要是战舰本身速度优势与高超驾驶技术,全舰队以宝塔型高速前进,直接冲入对方阵中,进入过程不乱开炮,有90%把握可以开炮,一旦开火将对方往死里揍,一招致命,对方舰队阵型乱套,可以做到全歼敌人。
竖型,此阵型各国海军通用,回航或出航经常用此阵型,虽看简单,但实用,敌方舰队在对面,用竖型优势是侧面火力集,头和尾是弱点,用竖型途中遇到包围,别乱,短时间知道对位置调换队型,马上回击,被包饺子,能安全脱险是万幸。
横型,此阵型是挨揍阵型,美军在西太平洋常用,他们想自家后花园没人耍流氓,此阵型没战略可言,在游戈中被袭击,变阵型就难上加难,鱼雷战还好,要是炮战往那躲。
斜线,此阵型比较强大,弱点是侧面火力小,用此阵型机动性强,正面和后面火力集中,变换阵型快,限于技术好,此阵型要求驾驶熟练,此阵型受当代海军重用。
圆形,能用此阵型已伤亡过半,被敌舰包围用此阵,必须舰长有强大心理素质,不怕牺牲精神,直到突破重围,边打边转换阵型,在敌舰无法集中精神逃离,撤离中有机会反击,全歼敌舰,离不开高超驾驶,时机成熟舰炮鱼雷一起上。
军舰炮战,舰队阵型可以起回生,军舰数量和对手相称,没阵型,打赢是徒劳无功,两败俱伤。精通阵型指挥官,在战斗以少胜多案例少,没有阵型开战后想重新调整,是非常困难。现代战争也讲究阵型,能当舰长是材实料,培养海军人才各国海军非常重视,战型重要,先进军舰不可缺少,平时刻苦钻研战术,重要战时能临危不乱运用阵型,成为出色指挥官。
到此,大家对船载监控设备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船载监控设备的2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