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个题材如此长盛不衰,这个提及来话太长了,不如只来聊聊日语。
如果你看过上个世纪出品的一些抗战剧,里面的***还讲中文的那种,常常会听到一些非常奇怪的表述。
比如,用饭叫“米西米西”、出发叫“开路”、最出名的还是一句骂人话,“八嘎牙路”,它们基本上都是直接从日语词儿来的:

日语里的“飯(饭)”这个词,发音听上去便是米西。
开路,该当是“帰ろ”,“回去”的意思。
八嘎牙路大家都知道了,是蠢人、忘八的意思。在日语里已经算是一句比较严重的骂人话了。
值得一提的是其余一些说法,比如“你的,什么的干活”。和上面几个词不同,这句话来源于协和语。“协和”便是和大和民族互助的意思。***当年盘踞满洲国(东北)后,为了方便日军士兵学习中文,并打算用日本文化影响中国人,把中文词用日语的语法拼凑了起来,当成一种措辞来推广。
日语里有很多助词,本身没故意义,只用来表示它前面的词在句子构造里的地位。这些词在协和语里被统一用“的”取代,以是一句话里才涌现了很多“的”字。类似的还有“你的,良心的,大大的坏了”之类。
随着***被赶出中国,协和词也被禁用了。曾经在电视剧里还时时时能听到,用夸年夜的语调讲出来还有种说不出的风趣效果,现在已经基本上换成日文对白加中笔墨幕了。
在中国,日语是热门程度和学习人数仅次于英语的外语。这和日本的文化家当,尤其是ACG,也便是Anime (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的影响力大有关系。
目前在中国的日企少说也有一万多家,虽说它们也不一定哀求员工都会讲日语,但是会讲的话总是一个优先选项。
江湖传言日企都很累,常常加班,累去世人不偿命,可是我并不以为。这事还是看个人。
日本是全天下百年企业最多的国家之一。日企在报酬上奉行的理念是比上不敷比下有余,想在日企打工发财是不现实的。大部分日企都有着悠久的长期经营理念和难以置信的韧性,以是也不可能舍得在员工身上烧钱,倒是内部管理上能省则省的做法蔚然成风。
扯远了。日语是入门相对随意马虎的措辞之一,最大的优点是发音比较规范。我见过很多人刚学一两年日语就可以听译日剧,但是学了英语十多年还听不懂美国人说什么的比比皆是。
学日语的另一个随意马虎之处是大量单词写出来都是汉语字,虽说意思上偶尔会大相径庭,但是大部分情形下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比如下面这句:
目前公園に行った時、犬を見た。
猜猜是什么意思?
a.我喜好弹狗
b.我去公园遛狗了
c.早上我去公园时瞥见狗了。
猜不到就选C吧,瞎蒙黄金法则。
日语是天下上效率最低的措辞之一,来感想熏染一下。以下是一封大略的日语邮件,英语直译过来是酱婶滴:
ご担当者様、
To whom who I don’t know who you are
お疲れ様です。
You are tired.
いつもお世話になりました。
You were always nice to me.
お忙しいところを恐れ入りますが,ご確認頂けませんか?
I feel sorry to bother you when you are busy, shall I ask you to confirm it?
引き続きどうぞ宜しくお願い致します。
Please go on taking care of me.
这当然是个玩笑。实在这么长的信写成中文一句话就可以搞定了:“你好,请确认”。
总结一下,如果你有心学日语或者让孩子学日语的话,非常赞许。措辞是很好的工具,它能扩展你其他能力的边界。每多会一门措辞,你的稀缺性就呈指数级上升。
理解一个国家的措辞也是理解这个国家的捷径,不管情绪上怎么看待它,心腹知彼总是没错的。这样的认知比纯挚地去旅游打卡更持久,这样的洞察比看没营养的抗战剧更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