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个76岁一个70岁,退休金可不雅观,绝对不是没见过世面或没文化的老人,纵然如此,我教给父母利用电子产品的互换过程,基本便是东北人跟广东人学粤语的难度。
第一步,动员父母换用智能机的漫长旅程。
智能机之前,家里是有电脑的。妈妈酷爱保皇游戏,上午、下午都会在电脑上玩一下子。

有电脑的过程跟有手机差不多,都是强行拿回家,然后就顺其自然的用上了。
我:“买个智能机吧,没事看看新闻、拍个照片、还可以随时谈天。”
妈妈:“有事儿打电话就行,这么几步间隔,想聊回家聊会。”
顺便安排我给她买了个老人机。
妈妈的老人机得手没几天,姐夫给姐姐换新手机,于是姐姐的旧手机就给了爸爸,给他下了几个新闻软件,下载了微信。
于是:
“你有韶光回来看看这手机什么都不显示了。”
回家一看,不知道怎么点错了,把wifi关了。
“这网页一下跳出好多乱七八糟的,我关不掉,也找不到正在看的那本书了。”
回家一看,看完免费的到了付费部分了,可不是人家不让看了吗?
“卡在一个页面不动了,关机重启也弗成。”
回家一看,可能点了弹出来的广告,中病毒了。
“你小姨让我加他微信,你回来帮我加一下。”
“你四叔加我微信,你回来帮我加一下。”
“面对面加好友怎么加,你张姨在这里,我俩都不会弄。”
于是开视频,点这里,再点那里,然后扫二维码,申请,那边再通过。
恰好经历一个春节,父母加了好多微信好友,终于妈妈说她要买个自己的智好手机。
这一个阶段,历时三年旁边。
第二步,移动支付。
在我隔三岔五发个小红包的勾引下,爸爸先提出可以学学微信支付。
妈妈武断不同意:“你没看电视上说的,那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了。”
我内心:哪个电视说的......
连续思想事情:“那都是受骗的,没有微信不是也有受骗的专门去银行转账的吗,只要你看好自己的密码,不主动给人转账,钱没那么随意马虎丢的。”
几次思想事情后,一向比较死板的爸爸反倒跃跃欲试,我发了几个红包,教给他吸收红包,和怎么发红包,以及怎么支付。爸爸倒是学会了,但是没机会用,也没给别人发过红包。这是生平甩手掌柜的习气,无解。
今年疫情,一些亲朋好友不能过来拜年,纷纭在微信上给两位老人转账或红包。
某天晚上七八点钟,我正在事情,微信通话响起,妈妈电话过来问我电费怎么交,现在都让网上缴费了。
“我给你缴吧。”我说。
“不用,我微信上一千多了,我要自己缴。”
于是靠近四十分钟韶光,妈妈开着爸爸手机的视频,按照我的辅导,在她自己手机上操作。
说真的,个中我又最少五次想说:“妈妈你快把电话挂了,我给你缴吧,我这还有一堆活没干完呢。或者我改天回去当面教你。”
我在沙发上趴着,一遍一遍重复着步骤。
心里溘然想:那些辅导孩子暴躁了的家长们,是否都该当对待自己的孩子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爹亲妈的态度,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发火,就会放低姿态、平心静气的反复辅导了。
操作完了的那一刻,我松了口气,还没缓过神来。妈妈在视频那边得意的说:“哎呀,我切实其实是太聪明了这么快就能学会了。”
............
果真人老了跟小孩子一样。
我还同样方法教会了她用红包交电话费,还有。
妈妈上周发了个视频给我,视频里说微信里的钱不屈安,万一微信黄了,没人管。我就借机动员她绑定个银行卡,直接从银行卡里扣就行了。
这个发起年底之前只管即便实现。
第三步,扫码支付
惭愧,这个还没落实,今年除了事情,一贯在生病。
教会两个老人扫码支付当作2021的大目标了。他俩退休金比我收入,加上我身体不好,吃很多药,还要事情,韶光金钱都没有父母宽裕,教给他俩自己手机扫码支付买东西真的很主要呢。
我也一贯寄希望于社区活动遍及。
国家一贯在说推动经济、推动消费。城市老年人可是真正有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的人群。
老人们有个普遍生理是相信官方,子女说很多遍的话,他们不一定信,动辄说:新闻怎么说的,社区宣扬怎么说的。就连那些视频里穿上个白大褂、换上套西装,不苟言笑的说一些似是而非观点的主播,老人们都信的不得了,相互转发。
按键机时期是回不去了,老年人越早适应电子产品,便能越早的融入社会,适应数字生活的节奏。
这个就像父母教牙牙学语的孩子一样,紧张任务还是须要靠子女循规蹈矩的勾引。社区也该当多多组织志愿者活动,不要让老人们谈‘虎’色变、敬而远之,也不能让老人们在利用过程中惴惴不安,把安全性和必要性同时遍及给老人,让数字生活切实落实到老年人身边,给他们带来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