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高效作业的刚需,我自己用的农机更新周期比一样平常种粮户要更短。”姬广涛对屯子大众说,像玉米收成机,用上两三年就得更新。
与姬广涛同为2022年度“齐鲁村落庄之星”的宋来华,同样是来自平阴县孝直镇的种粮大户。“什么前辈就买什么,农机该更新就更新。”他说,经济上会有压力,“关键在于能不能挣得回来。”
最为在意的高效率

宋来华来自孝直村落,2014年景立了昊丰农机专业互助社,现有社员30人、大小农机50余台套。除了自己包地种地,他还为全村落5000多亩粮田供应托管做事。姬广涛家在孝直镇野场村落,目前流转地皮1700多亩从事粮食生产,也开展农业社会化做事。
润沃农机专业互助社卖力人姬广涛。
2016年,在县城从事农机发卖的姬广涛,注册成立了润沃农机专业互助社,将目光投向农业社会化做事。2018年,他再进一步,回到野场村落包地种粮,办起了丰沃家庭农场。
目前,润沃农机专业互助社共有成员15人,各种农用机器设备50多台套。“成员自己包种以及互助社托管做事的耕地,差不多有2万亩。”姬广涛表示,互助社承接了一些政府农业项目,有任务在运用前辈农机方面做示范引领。
姬广涛同时坦言,互助社较为频繁地更新设备是“事情须要、市场所迫”。
拖沓机是农业机器化生产中运用广泛的动力机器,与收割机、播种机比较,其更新周期要长一些。2016年,姬广涛成立互助社之初,紧张从事耕地深松深翻社会化做事。他利用的“1504”拖沓机功率为150马力,在当时是最有劲儿的。
2018年借助平阴县“农机大提升”契机,姬广涛用上了180马力的拖沓机,当年下半年,更是添置了全县第一台220马力的大轮拖。据他先容,就更新周期而言,拖沓机长一些,五到十年;播种机一样平常三到五年;收割机则是三年旁边。
乃至,姬广涛利用的收割机“两年一上新”。“既有示范带动的考量,也是生产须要。”他说,“咱们的设备用得比较多,一样平常到第三年、第四年的时候,就开始涌现小毛病了。”
与栽种规模在三四百亩地的种粮户不同,姬广涛更在意“耕种管收”的人工本钱和作业效率。“高端机器干活又好又快,故障率还低。”他说,“如果收割机在地里出了毛病,修理延误韶光不说,还得有四五个人干等着,都是人工本钱。”
姬广涛特殊提到跨区作业的麦客。“他们从南往北收,到了东北完胜利课后,收割机每每就直接卖掉处理了。”姬广涛阐明说,“收割机一年一换,麦客既可以充分享受售后做事,又能一贯利用最新设备,更好地担保高效作业。”
快速回本的高端机
旧农机故障问题也是宋来华所担心的。农业以自然再生产为根本,有着明显时令性和紧迫韶光性。如果在集中收成季,因农机故障维修误了农时就麻烦大了。“不但生产本钱大增,互助社的市场荣誉也会大打折扣。”他说。
昊丰农机专业互助社卖力人宋来华。
10年前,宋来华刚成立昊丰农机专业互助社时,利用的小麦收割机还须要由拖沓机驱动。“现在利用的都是自走式收割机,喂入量也由每秒4公斤提至每秒八九公斤。”他说,新机器功率更大、驾驶舒适性更高,高效的同时还省了人工和油料花费。
宋来华家的播种机也早已更新为宽幅精播的设备,能实现边播种边施肥,多工序一次完成。他提到,2020年更新的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一次下地可同时完成旋耕、施肥、播种、覆土、弹压等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农机里的经济不雅观源于农业生产实践。
2014年,宋来华花13万元购置了一台带剥皮功能的新型玉米收成机。秋收的时候,这台机器没白没黑地在地里干活,就没回过家。“配上两个机手,两班倒替着干,我们只管往地里送油。”宋来华说,不用单独再给玉米扒皮了,当时互助社做事的庄家都非常高兴。
这件事也让宋来华认识到,只要条件许可,添置农机就买最高真个。而且,“什么前辈买什么”能减少农机更新换代的次数,减轻投资压力。
2018年,昊丰互助社购置了孝直镇第一台农业植保无人机。从大成到极飞,再到大疆,现在昊丰互助社配备的无人机喷洒作业速率超过1000亩/天,效率越来越高。虽然设备价格越来越高,但互助社除了自用,也供应社会化做事,效益比较可不雅观。
宋来华的农机专业互助社为全村落种粮户供应托管做事。
在润沃农机专业互助社门前停着的那台赤色农机,看着就高端大气。“2022年承接玉米—大豆复合栽种推广项目,新添了3台高端播种机。”姬广涛先容,“这一台用着格外顺手,2023年用它完成了玉米—大豆复合栽种面积3000亩。”
姬广涛购置的用于玉米—大豆复合栽种的高端播种机。
虽然买这台机器花了13万多元,但3000亩玉米—大豆复合栽种干下来,如果不考虑人工和油料用度,它就已经回本了。今年夏种,姬广涛为这台玉米—大豆复合栽种播种机加装了滴灌带铺设装置,干起活来为虎傅翼。
在姬广涛看来,这款专用播种机配置全面,再用上两三年没有问题。比较而言,小麦、玉米收成机这几年更新换代更快。
报废换新的玉米机
2018年,姬广涛购置过两台履带式收割机,在2020年就处理掉了,2021年用上了新收割机。“当时是半价处理的。”他见告,二手农机一样平常是第一年折价30%,第二年再折10%—15%,第三年折价50%。
“淘汰下来的农机可以卖给中间商流向二手市场,或者直接卖给利用哀求不太高的庄家自用。”姬广涛先容,没有转让代价的旧农机就得报废处理。
截至目前,宋来华的互助社已淘汰小麦、玉米收成机各两台,卖给了个体旧农机回收商或经营规模不大的种粮户。根据他的履历,小麦收割机这类设备,最多用四五年就得更新。如果养护精心,机器利用寿命也能适当延长。
2019年,宋来华那台“元勋级”玉米收成机退出互助社现役,卖了2万元。补缺的是两台尺寸稍小的同类设备,掉头等操作灵巧,更适宜在当地田间条件下作业。
不可否认,随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覆盖率越来越高,种粮大户淘汰下来的农机“出路”将越来越少。“农机价格在涨、人工等本钱也在增加,但做事价格还是原来的。”宋来华表示,更新设备当然有不小的压力,计算清楚经济账就会知道该怎么选。
6月30日,姬广涛给他的一位用户订了一台玉米收成机。这位用户2018年买的上一台设备,利用6年后作业效率低、故障率高。姬广涛为其走了报废程序,能享受政策性补贴一万元。
宋来华也提到报废补贴政策,前段韶光县农业屯子局还专门打来电话来说这事。据理解,《山东省推动大规模农业机器更新事情方案》拟于近期出台,2024年将投入农机补贴资金20.34亿元,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报废老农机、购置新农机均给予补贴。
“我能一步步干到本日,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姬广涛想好了,这次去厂家参加活动见识的新款玉米收成机,他准备今年就添置一台。
大众报业·屯子大众 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