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摩高科(002985.SZ)宣告作价6亿元溢价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36.75%股权,关于上市公司与子公司京瀚禹创始人之间的“闹剧”彷佛告一段落。
3月18日晚间,北摩高科发布“关于收购控股子公司北京京瀚禹电子工程技能有限公司(下称“京瀚禹”)少数股东股权的公告”称,根据公司的计策方案和发展须要,并为提高经营决策效率,实现经营目标,公司拟以公民币6亿元的价格受让阎玉轮、张禹持有的京瀚禹36.75%股权。
界面新闻把稳到,这次收购完成后,北摩高科持有京瀚禹的股权比例进一步提升至87.75%,而京瀚禹创始人阎玉轮及其儿子张禹则彻底退出。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彻底退出京瀚禹外,《股权转让协议》还特殊约定:
阎玉轮、张禹收到全部股权转让价款之日起,两人及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以及两人的关联方不得直接或间接设立、经营、参与任何与京瀚禹或其关联公司直接或间接存在竞争关系(即指从事为客户供应元器件的筛选、毁坏性物理剖析(DPA)等可靠性检测试验、环境与可靠性试验以及测试程序开拓等做事)的实体。
不得为存在竞争关系的实体或个人事情、供应顾问做事、供应财务支持、包管或其他形式的帮助。
不得在与京瀚禹或任何关联公司竞争的企业或机构中获取任何收益。
如阎玉轮、张禹违反前述承诺,所产生的任何收益应归京瀚禹所有,并将视为阎玉轮、张禹违约,北摩高科实控人王淑敏、北摩高科可以通过干系合法路子,代表京瀚禹深究两人的任务,并哀求其承担《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的干系任务。
那么,一桩看似普通的股权转让,北摩高科为何要颇费心思地对阎玉轮母子设置上述“禁入”条款?
2023年12月16日,界面新闻曾发布《【深度】北摩高科“打砸抢章”背后:对赌协议陷罗生门,京瀚禹分拆上市或泡汤》一文。
文章指出,早在2020年9月1日,北摩高科曾与阎玉轮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决定以3.76亿元现金对价,收购阎玉轮持有的京瀚禹51%股权。但据阎玉轮反响,其带领的经营团队在逾额完成对赌协议的情形下,由于向北摩高科讨要1.2亿元逾额古迹奖金无果,导致双方涌现缝隙,进而引发北摩高科总经理张天闯等人打砸公司大门,并盗取公司公章。双方一度大打脱手,引起警方参与。
根据京瀚禹前总经理助理张禹对界面新闻供应的《古迹承诺及补偿协议》,甲方北摩高科实控人王淑敏和乙方1阎玉轮约定,京瀚禹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扣除非常常性损益后的税后净利润分别为7500万元、8600万元、10000万元、11500万元,即税后净利润总额37600万元。
据张禹彼时测算,截至2023年6月,京瀚禹累计实现税后净利润约6.13亿元。基于对2023年整年古迹的预测,估量共将完成古迹承诺的192%,按照协议,管理团队应获古迹奖金1.18亿元。
然而,北摩高科坚称并不存在所谓的“对赌协议”。北摩高科此前回应界面新闻称,公司从未与阎玉轮签订过任何古迹承诺及补偿协议,打劫公章事宜起因系阎玉轮一方拒不合营交卸事情。2023年12月29日,北摩高科再次发布公告澄清,公司及实控人王淑敏均未与阎玉轮就2020年9月收购京瀚禹控股权事变签订任何对赌协议。
就在双方各自为政,对赌协议陷入“罗生门”之际,除阎玉轮和张禹外的少数股东先行退出京瀚禹。
今年1月14日晚间,北摩高科发布关于京瀚禹的减资公告,苏州汉虎创业投资合资企业(有限合资)、珠海汉虎叁号投资合资企业(有限合资)分别减少对京瀚禹的出资额2142.86万元、1857.14万元。本次减资之后,北摩高科持有京瀚禹的比例由45.90%提升至51.00%。
如今,随着阎玉轮和张禹“高价卖身”,关于北摩高科与两人之间的“摩擦”也告一段落。
界面新闻把稳到,根据评估基准日2024年1月31日,京瀚禹评估前的股东全部权柄账面代价为6.32亿元,采取收益法评估的京瀚禹股东全部权柄评估值为16.49亿元,增值额为10.17亿元,增值率达160.77%。
根据双方3月15日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阎玉轮以5.58亿元价格将其持有的京瀚禹1.23亿元出资额转让给北摩高科,张禹以4163.50万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京瀚禹918.00万元出资额转让给北摩高科,并约定在3月31日前将上述股权转让款支付完毕。由此可以推算,这次成交价格较阎玉轮和张禹当初的出资额涨了三倍之多。
针对这次溢价收购京瀚禹股权,以及设置上述“禁入”条款等问题,界面新闻多次致电北摩高科证券部,但电话均显示无人接听状态,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应。
北摩高科在公告中表示,“本次收购符合公司未来计策发展方案,通过提高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进一步提高管理决策效率,收购京瀚禹部分股权不会对公司本期和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重大影响。”
而对付是否还会连续向北摩高科讨要1.2亿元逾额古迹奖金,张禹仅对界面新闻表示,“按照协议实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