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通信 » 瓷器剖断第一关:以标准器识年份

瓷器剖断第一关:以标准器识年份

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通讯 2025-02-02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不少古陶瓷收藏爱好者,“以标准器识年份”这门根本作业也没学好、学踏实,就以一知半解的陶瓷鉴定知识上古玩市场淘宝,或掺杂淘进浩瀚赝品,或血本无归。
举例如下:稍有闲钱者,对民窑高仿瓷真伪难辨,购进掺杂在民窑佳构瓷中的少量伪品,算小亏,算吃“小药”,算缴学费。
再客气拜师,苦学“以标准器识年份”鉴定作业,专收历代标准器类型、纹饰、釉水、款识、底足之器物,三、五年后,必定会有收成,必定也会把初入门时所缴的“学费”,统统收回。

财大气粗者,常常心境很高,脱手松动,好高骛远。
民窑标准器看不上,一上手就想觅民窑佳构及官窑器。
结果常常被古玩商甜言蜜语,买下一批批粗制滥造的明清官窑彩瓷赝品。

瓷器剖断第一关:以标准器识年份 瓷器剖断第一关:以标准器识年份 互联通信

这些财大气粗的收藏者,常日都是几千元、上万元,买下真品代价达五十万元、上百万的宋五大名窑、明清官窑彩瓷粗仿品。
每每都是等花了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元,自恃是官窑瓷收藏家了,再拉台面摆宴请社会名流、古玩专家前来鉴赏。
然而,一顿饭之后,原来购买瓷器的数十万、上百万元钱,都打水漂了,由于专家们鉴定均是赝品。

瓷器剖断第一关:以标准器识年份 瓷器剖断第一关:以标准器识年份 互联通信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通过对以上两类稍有闲钱者及财大气粗收藏者的详细收藏事例的剖析,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收藏履历:无论是工薪族收藏者还是财主收藏者,收藏古陶瓷一定要过“以标准器识年份”这一关。
标准器,可以是几元几十元一块瓷片,几十元几百元一件残损民窑器,几千元上万元一件残损官窑器。
这就像造屋子要一块一块砖头砌起来的一样,手上如没有一批历代古陶瓷标本,仅靠书本、画册、光盘影像来对照收藏器之真伪,这是当代最盛行的收藏弊病,这是初学者痴迷者最大的制命伤。
其拯救的祖传秘方是:老诚笃实花数千上万元搜集一套历代古陶瓷的碎片残件标本;老诚笃实花上万乃至十万元,搜集一套历代古陶瓷的普通品标本。
如数百上千元一件的马家窑彩陶,商周原始瓷,春秋战国半陶半瓷,汉陶罐,两晋越窑青瓷,唐三彩、唐邢窑、长沙窑,宋建窑、龙泉窑、吉州窑、磁州窑,宋景德镇青白瓷,元钧窑、元枢府釉、元玉溪窑,明清景德镇青花五彩、粉彩瓷,明清德化白瓷,民国瓷板画等等普通品。
虽然,到了一定的收藏境界,这些历代标准器,就像小学、中学的教材,到时可以处理掉,让下一轮收藏入门者接盘。
但“以标准器识年份”,这是任何古陶瓷收藏者必须学习的课程,或者走弯路之后,必须补习的课程。

常日这门作业三至五年仅是打根本,不勤奋者,十年八年也入不了门。
遗憾的是有些收藏者号称玩了几十年古陶瓷,结果还没有真正入门,收藏进来的一大堆古陶瓷,实在均是与历代标准器同床异梦的赝品。
其缘故原由便是,还没有完备过“以标准器识年份”这一关。

凡过不了“以标准器识年份”这一关的半吊子古陶瓷收藏者,也难以独立对古陶瓷进行历史工艺、文化美学方面的学术研究。
常在民间收藏报纸杂志上,看到不少民间收藏爱好者撰写的元青花鉴赏文章,笔者仅凭照片上的器型、纹饰、釉水、底足,就能断定其为赝品。
可是作者还洋洋得意、洋洋洒洒挥写学术文稿,彷佛自己捡了大漏,创造了民间秘藏的国之宝贝。
被收藏界誉为“张青花”的我国青花瓷器鉴定顶级专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张浦生在2007年1月17日《收藏快报》上,接管采访时再次强调说:“目前全天下元青花完全器的真品,只有300多件,只有40件不到绘有人物形象,中国仅保留有8件,分别藏于江苏、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的博物馆和喷鼻香港的个人藏馆。
”这解释,民间收藏者能收藏到元青花真品完全器,险些少之又少。
而在2006年年底,海内民间收藏界举办的“元青花国际研讨会”上,一下子冒出来新近创造的几十件元青花完全藏品。
张浦生师长西席认为:“天下对我国瓷器艺术的认同,元青花本身具备的艺术魅力,这是热潮中好的方面。
但有人想一夜暴富而陷入断念塌地;有人趁机制假贩假坑害收藏者;某些专家出于商业目的昧心地颠倒黑白,将假的鉴定成真的。
这统统,搅散了收藏品市场,污染了学术风气,败坏了社会公德。

以上举民间收藏者写元青花鉴赏文章之例子,是想见告古陶瓷收藏者:当你的目光“以标准器识年份”还没有过关,当你的古陶瓷收藏品真伪还存有争议,且主流鉴定专家已认定其为赝品,你是很难写出具有学术代价的收藏论文的。
至于一样平常的与实物对照的收藏鉴赏文章,可能也会误导读者。
由于收藏品本身年份鉴定不对,还奢谈什么古陶瓷艺术鉴赏呢?

目前收藏品出版物出版秩序混乱,大大小小的出版社,以商业为目的出版了不少伪收藏书本。
大量的收藏书本上的照片,本身是高仿赝品。
不少初入门者,按图索骥,以假照片为标准,收藏假古玩,只能令人啼笑皆非。
严格地说:凡对照图片、影像资料搞收藏的收藏者,都是没有经由以实物练目光之演习,没有过“以标准器识年份”这一关之收藏人,他们走的只能是收藏之“去世胡同”。

“以标准器识年份”,这是古陶器收藏者最根本、最踏实的课程,凡根本不踏实者,个人的古陶瓷收藏之路基本上走不通。
除非你这天理万机的企业家等,可以高价聘请鉴定专家为你掌眼。
终极你花百万元、千万元投资,可能会成为古陶瓷收藏家,但不可能成为古陶瓷鉴定家、鉴赏家,民国年间,上海有不少大成本家藏有浩瀚的名人字画、商周青铜器、宋五大名窑、明清官窑器,你不能不承认他们是大收藏家。
但他们不是鉴定家、鉴赏家。
收藏家的光彩是拥有国之宝贝,而鉴定家、鉴赏家能识别国之宝贝、鉴赏国之宝贝,后者比前者文化境界更高。

此外,收藏历代瓷片,是收藏历代标准器的前奏;收藏历代民窑标准器,又是收藏历代官窑器的必由之路。
历代瓷片、历代民窑标准器,是我们绕不过去的古陶瓷收藏之路之旅程。
虽然有钱有势的企业家收藏者们,同样也要走这样的历代古陶瓷碎片之路、历代民窑标准器之路,有些勉为其难,与目前“财主”的身份彷佛有些不符,有些掉“身价”。
但学古诗者,从小必须背诵《诗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古代识字者学文化,从小必须朗读《三字经》的“人之初,性本善”;学国学者,从小必须学“四书五经”。
反之,国学根本不踏实者,将来怎么研究国学?古陶瓷鉴定知识不踏实者,历代民窑标准器鉴定不过关者,当代高仿品不能辨别者,如何能收藏研究古陶瓷收藏文化呢?

为此,既然想学习中国历代古陶瓷史,就必须过“以标准器识年份”这一关;既然想收藏中国历代古陶瓷器,就必须过“以标准器识年份”这一关。

本站立志以专业做事为主,为藏家供应专业鉴定、保管、展览和拍卖等做事;同时,还将根据藏家的需求,不定期组织开展专家知识讲座并供应专业的市场剖析和辅导。

微信平台ID:xj55610021←长按可复制(每天推送最新古玩资讯)

主编微信ID:xj1565561←长按可复制,(为你的藏品鉴定评估)

文/古玩经纪人 金师长西席

相关文章

教材“邮”到家助力线上“学”

截至9月10日,四川全省已有56所学校和4家网销书本平台通过邮政寄递教材,邮寄量47.5万册。成都邑22个县区、泸州市4个县区、凉...

互联通信 2025-02-03 阅读0 评论0

细说SpringBoot的自动装配事理

  springboot框架是为了能够帮助利用spring框架的开拓者快速高效的构建一个基于spirng框架以及spring生态体...

互联通信 2025-02-03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