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噪的城市归于沉寂。
随着一盏盏灯火逐渐熄灭,
劳碌了一天的人们纷纭进入梦乡。

而有这样一群人,
穿梭在城区的大街小巷,
用双耳为城市供水管网“把脉”。
他们,
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听漏工。
听漏,便是利用听漏设备辨别自来水管道有无涌现漏水情形,为后期管道检修和掩护供应科学依据。
近日,
跟随扬州龙川控股水务培植有限公司的
听漏工杜成东、赵正高、杜庆文三人,
体验这一分外的事情。
听漏从晚上10点到凌晨2点
晚上10点,在江都城区丝绸路附近的小巷子里,杜庆文戴着大耳机、端着小匣子,提着一个探头,走在前头;杜成东、赵正高一手拿动手电筒,一手举着金属杆,紧随其后。那一抹“荧光绿”,在夜色中显得格外能干。
“如何辨别自来水管道有无涌现漏水情形?”“要靠这些家伙!
”杜庆文指着身上的一套装备为答疑解惑,这叫听漏仪,扣在地上的探头,不但形似年夜夫的听诊器,事理也类似,可以把地下眇小的声音网络、放大、反馈到耳机里;小匣子则是一台精密仪器,用以赞助探头、耳机,共同为管道进行“体检”。
杜成东、赵正高手中的金属杆名为听音杆,长约1.5米,直径不到1厘米,底部呈锥状,顶部是一个类似莲蓬的听筒。此外,工程车上还备有寻管仪,如果在地面上一扫,数据显示到达峰值,就解释此处有管道,进而测漏。
“听漏须要安静的环境,以是我们的事情韶光安排在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杜庆文说,自来水管道大多埋在地下,小的漏水点发出的声音很微弱,夜里人少车少,听起来更清晰。
每天巡检20多公里自来水管网
在他们的辅导下,将听音杆底部抵在井中的管道上,全体身体倾斜,耳朵贴紧听筒,凝神少焉后仿佛听到了北风刮过树梢的轻微呼呼声。“如果有声音,就表示附近的自来水管道有漏水的情形,无缺的管道是听不到声音的。”杜成东讲解道。
扬州龙川控股水务培植有限公司的供水管网覆盖城乡13个镇,全区直径为50mm以上自来水管网的长度约6000公里,每天要巡检20多公里自来水管网。
理解到,这个听漏队共12人,均匀年事40岁。每晚,有4个听漏班组奔赴在一线进行管网检测,杜成东、赵正高、杜庆文三人便是个中一个班组。他们每天下午行走在州里,深夜则穿梭在城区各处,为错综繁芜的自来水管道“问诊把脉”,也因此常被业内人士称为“管道年夜夫”。
去年“听”出1000多个漏水点
今年35岁的杜庆文是军队里最年轻的一个,从事这份事情已近10年。初入听漏队时,由于没履历,技能也不闇练,常常一天10公里走下来,也查不到几个漏点,这时会很无助,没有造诣感。
“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保持耐心,才能不错过任何一处漏点。”杜庆文直言,最初的造诣感来自找到漏水声。如今的他,不断研讨、熟能生巧,只要用耳朵一听就能准确定位漏水点。
不雅观察环境、掀井盖、用听漏仪和听音杆进行检测、确定漏点的详细位置、标注编号……整晚,三人走走停停,一贯重复着这几个动作。
如果将城市的供水管网比作大动脉,那么通往千家万户的管道便是毛细血管,每个环节都直接影响到居民正常用水。因此,快速准确找出漏水点十分主要。2023年,听漏队共“听”出漏水点1000多个,估算节水350万立方米,挽回丢失约400万元。
夜色渐深,
阵阵凉意袭来,
寒风嗖嗖地直往领口钻,
杜庆文缩了缩脖子,
竖起事情服衣领,
和杜成东、赵正高连续往前走
……
来源:江都融媒
作者: 周圆 程文萱 张琦
编辑:黄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