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捉住了一个以低价换汇为名的诱骗团伙,有别于以往的伪装公检法、伪装客服等电信网络诱骗,该团伙作案的办法更为新颖,目标也更具针对性,紧张是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大学生。
混迹留学生群,他们散布低价换汇
犯罪嫌疑人通过探探、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将上网地址修改为英国后,混到留学生互换群里,利用大多数留学生以为换汇手续麻烦的生理,以“低汇率、手续方便”为诱饵引受害人上当。

就读于英国某大学的大一新生小徐(化名),先后被骗了10万元。事发前,小徐在大学的新生微信群里面看到了名为“小欣欣”的用户在分布低价换汇的信息,一开始,小徐不以为然,也没有与其联系。11月6日,小徐焦急交学费,须要赶紧将手上的公民币换成英镑,但当时银行汇率较高兑换不太划算,小徐立即想到了新生群内的“小欣欣”,很快与对方取得联系进行换汇。
经由协商,双方约定小徐将以8.33的汇率购买12000英镑(同期市场汇率约为8.75),小徐通过手机银行先以单笔50000元公民币的转账办法支付1次。由于达到当日限额,须要等一个小时才能转第二笔50000元,在此期间小徐多次哀求小欣欣先把一部分英镑转给自己,可一贯被对方搪塞拖延。
“红围巾”微信群里,除了受害人全是托儿
小徐开始犹豫起来,担心自己可能被骗,再次微信联系小欣欣,小欣欣没有多做阐明就将小徐拉入名字叫“UCL红围巾”的微信群。该微信群内共有十几位成员,成员间还有其余的换汇业务,小徐刚入群就看到名为“浮生如梦”的用户称小欣欣为“店家”,且正在和小欣欣进行互动换汇。看到了有人依然在转钱,小徐暂时放下心来,并于北京韶光00:06分又向小欣欣转了50000元。前后转帐两次总计100000元。
随后,小徐收到了小欣欣发来的一张银行转账截图,但小徐的账户却迟迟未收到钱款。小徐很焦急,追问之下,小欣欣见告他,再多等一会,24小时之后还没收到钱就过来当面给小徐送钱。没过多久,小徐就被小欣欣拉黑,并被踢出了群。期间,小徐用朋友手机加对方要求当面换汇,对方以“金额小并且是新客户”为借口谢绝了。
之后,小徐又创造“小欣欣”换了头像和名字,主动加朋友哀求换汇。此外,还有两名均在英国留学的受害者,以同样的办法分别被骗走公民币25800元和公民币43250元。看来,骗子一贯在进行撒网式诱骗,直到被西湖警方抓获。此时,小徐终于创造不对,赶紧联系在海内的父母前往古荡派出所报案。
嫌疑人最高学历是大专,均匀年事24岁,诱骗手段却很成熟
经由严密侦查,11月16日,古荡派出所联合刑侦大队,在江西赣州某商住大楼内,抓获5名网络诱骗犯罪嫌疑人,缴获作案手机20部、各大银行卡27张。
据理解,这个诱骗团伙的5名成员均为江西籍男子,均匀年事24岁,正犯张某(1991年出生),别的四名男子分别是赖某(1996年出生)、刘某(1994年出生)、王某(1993年出生)、刘某(1993年出生)。个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便是正犯张某,别的几人基本只有初中学历,他们五人没有一个人去过英国,只是由于在网上理解到英镑兑换较为麻烦,预测中间有利可图,便开始作案。
正犯张某
卖力此案的民警高北平先容说,几位嫌疑人为了取得国外留学生的信赖,先在网上理解了在英国留学及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再在微信、探探上以“留学美少女”的形象广加留学生好友,再通过他们进入真正的留学生微信群同时大规模散布低价换汇。“当然也有像小徐一样汇了第一笔钱急速疑惑的受害人,他们就会先把受害人拉进“UCL红围巾”的微信群,让受害人看到其他人也在正常换汇,实在群内除了受害人全部都是该团伙的托儿,他们每个人都注册了很多个微旗子暗记,为的便是关键时候稳住受害人。”
据初步统计,该诱骗团伙从今年9月开始作案,累计作案8起,涉案金额达40万元,案件还在进一步深挖查证中。目前,该团伙由于涉嫌诱骗,已被西湖警方采纳刑事拘留逼迫方法。
实在类似的案件在中国留学生群体中并不少见,之前在加拿大、美国等地,类似的案件也曾发生。也针对此事讯问了警方,警方表示,虽然对方的微信账号显示在境外,且貌似对留学生所在地风土人情较为熟习,但这统统很有可能是犯罪分子营造的假象。因此,提醒广大的留学生们,换汇还是该当通过正规渠道,千万不要由于一点蝇头小利,轻信他人,遭受财产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