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8 7:39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安徽卷 和县篇
和县,地处江淮平原的中部,左挟长江,右控昭关,为江淮水路之要冲。

在古代汉语中,“龢”字左边的“龠”,是一种古老的吹奏乐器,礼乐象征秩序稳定;而右边“禾”则是农苗的象形,农苗则代表古代经济的根本。它们的结合便是“龢”。
和,承载着人们对安宁与美好生活的空想,也成为了生活在和州的历阳人的共同追求。
辛亥革命往后,和州也改名为和县,这一名字一贯沿用至今。
罕见的远古人类化石 探源长江流域文明
1980年1月15日,和县龙潭洞正式发掘开始,考古队在仅仅4个平方米的探方里,创造了巨河狸、剑齿象、中国犀等15种动归天石,个中竟然还有100多件鹿角化石。
10个月后,考古队展开了第二次发掘,这次他们竟然找到了五颗无缺的猿人牙齿。
1980年11月4日,考古队员创造了罕见的猿人头盖骨。这枚宝贵的头盖骨化石随后被送到了中科院,经由几次再三测定,专家们得出结论:和县猿人头盖骨,距今已有30到40万年的历史。
和县猿人头盖骨是我国继北京猿人、蓝田猿人之后,第三处被创造的猿人头盖骨化石,也是长江流域的第一例。
这解释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国古代人类的发源地。它还是当时中国唯一保存无缺的猿人头盖骨化石,填补了北京猿人头盖骨丢失的巨大缺憾。
草圣遗法 诗意书魂
林散之祖籍和县七棵松村落,自幼便酷爱书法绘画。在32岁时,为了更加系统地学习字画,林散之辞去了事情,孤身前往上海,求艺于山水画大师黄宾虹。
他在自己60岁时,决定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书体中难度最大、艺术性也最高的草书创作中。
书法讲究 “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之美,笔墨是书者自身丰富情绪的凝集。已到晚年的林散之仍不断求索,他诚厚谦逊的个性,也让他始终不为外界所扰,终极厚积薄发,臻于化境。
2018年,是林散之诞辰120周年。为了纪念林散之,传承书法文化,和县县政府在林散之字画院举办了一场全国书法名家约请展。
庐剧婉转柔柔 贴近生活
庐剧,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它因此大别山区的山歌与淮河流域的花灯歌舞为根本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因其乡土气息浓郁、贴近生活,故而极受群众的喜好。
1957年,年仅15岁的武道芳便加入了和县庐剧团。后来剧团终结,武道芳被调到西梁山砖瓦厂事情。但出于对庐剧的热爱,她仍积极参加责任演出,并将和县民歌的演唱技巧糅入到庐剧唱腔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1980年的冬天,武道芳应邀参加了当地民间庐剧团的演出。演出的成功在当地掀起了一股武道芳热。
近几年,武道芳组建了自己的庐剧艺术团,在演出之余,开展和县庐剧的传承事情。
中国奥运首金 拼搏精神传承
1984年7月29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23届奥运会上,出身了第一位来自中国的奥运冠军,他便是来自和县的许海峰。
1972年,年仅15岁的许海峰随父母从福建来到和县,就读于和县新桥中学。在学校,他是有名的“弹弓大王”。
许海峰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男子手枪60发慢射的这枚金牌,不仅是当届的奥运会产生的第一块金牌,同时也是中国队在奥运赛场上实现的零的打破。
夺冠后,许海峰的名字持续在一系列的国际赛事上闪耀。直到1995年,他因眼疾退役,被迫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射击赛场。之后他转任教练,连续为祖国的体育奇迹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今,他所带出的弟子,如陶璐娜、李对红等,都在世界赛场上收成了刺目耀眼的成绩。
循环农业 绿色发展
2018年11月,和县第十一届蔬菜展览会暨第五届农业嘉年华在和县农博城盛大开幕,这样规模的展会竟在这座小城连续举办了十余年。
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起步摸索到本日的转型升级,经由30多年的发展,蔬菜的规模化栽种已成为了这里的支柱家当。
如今,和县的蔬菜栽种面积已超过40万亩,2013年,和县被中国蔬菜流利协会付与了“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
本日,在当代科学技能的助力下,和县的农业发展已进入了2.0时期,全新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已经形成。
目前,和县县政府正在将和县打造为俏丽长江经济带的样板县。从循环农业到低碳的生活办法,勤恳聪慧的和县人始终践行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推动和县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提高。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本日的影像,来日诰日的历史
康健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透风、少去人群密集处,安全然安过大年!
中国影像方志
《和县篇》
播出韶光:1月28日 07:39
监制 / 闫东 主编 /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张兰 胡悦 周上(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