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家居建材方面,12月家具类零售总额为165亿元,环比(11月164亿元)增长0.6%,同比去年增长2.3%;2023年整年零售总额为1516亿元,同比增长2.8%。
2023年家居建材零售总额实现增长离不开政策方面的助力。
6月29日,***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多少方法》;7月18日,《商务部等13部门关于促进家居消费多少方法的关照》发布。

7月24日,中共中心政治局会议上再次提到,要积极扩大海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性浸染,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履行扩大内需计策同深化供给侧构造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做事消费。
9月1日,商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家居焕新消费季”活动的关照,提出要“丰富家居消费场景,提升家居消费供给,营造浓厚消费氛围。推出切实优惠方法和优质放心做事,知足城乡居民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
12月11日-12日,中心经济事情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到,推动消费从疫后规复转向持续扩大,造就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康健消费,积极造就智能家居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家居建材消费的回暖,给行业带来的最直不雅观的影响便是行业企业古迹回升向好。
2024年1月18日,名雕装饰发布古迹预报,估量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500万元-4800万元,同比增长84.71%-153.32%;扣非净利润3350万元-4650万元,同比增长81.07%-151.34%。
1月19日,奥普家居发布古迹预报,估量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82亿元-3.39亿元,同比增加17.50%-41.03%;扣非净利润2.73亿元-3.28亿元,同比增加49.23%-79.07%。
1月23日,石头科技发布古迹预报。估量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0亿元到22亿元,同比增长68.99%到 85.89%;扣非净利润18亿元到20亿元,同比增长50.29%到66.98%。
据不完备统计,截止到1月26日,除了以上三家企业外,坚朗五金、好太太、三雄极光、乐歌股份、豪美新材2023年均实现盈利。
除了古迹预增的企业之外,有的企业也实现了亏损收窄。近日东易日盛发布古迹预报。估量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1.85亿元至2.26亿元,上年同期亏损7.51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9亿元至2.3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7.60亿元。
此外,也有企业扭亏为盈。天安新材公告称,估量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1亿元到1.3亿元,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亿元。
国家统计局干系卖力人表示,2024年支撑消费持续回升的有利条件比较多,消费仍旧会保持较好的增长。
各大券商近期的预判,也证明了稳定增长的预期。海通证券、国盛证券、华泰证券、兴业证券干系研报显示,受益于房地产供需两端政策暖风频吹,家装需求延后开释+保交楼贡献+存量翻新需求扩大,加上头部家居企业管理改进、渠道改革、品类领悟,有望支撑2024年的家居需求韧性超出市场预期。中信证券此提高行的一项敏感性剖析则认为,政策勾引下,住房翻新频率亦有可能加快,若翻新周期从15年降至13年,别的条件保持不变,则家居零售需求增速能提高6.5%。
值得关注的是,在市场回暖的同时,消费者对家居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革。
详细到智能家居产品的发展方向,华为终端BG首席计策官、全屋智能产品线总裁邵洋表示,以全屋智能为代表的空间智能化会成为未来建筑与房地家当的紧张增长引擎,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欢迎。随着装修市场开始从整装变成整装+智装,新开盘的商品房中智能化住宅的占比也明显提升。
苏宁干系卖力人表示,与过去比较,消费者的需求偏好正在发生变革。他们更加看重“质价比”(品质、做事、性价比),同时对付产品的个性化、差异化哀求更高,家电换新需求和成套化购买趋势正在加速。此外,消费者也越来越看重购物体验,对付集购物、餐饮、娱乐、不雅观影‘N合一’的综合性购物中央成为年轻人喜好的消费场景。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同时兼具高品质和高性价比的“质价比”有望成为今年家居家电消费最大的关键词和影响消费者选购产品的关键成分。这一方面源于经济大环境下,消费者更乐意将钱花在刀刃上,质价比好货成为最广泛社会群众的追求。
据《2023年中国消费者洞察白皮书》显示,当前看重性价比、按操持购物的消费者已占80.4%的高比例,大部分居民秉持按需购买、重视品质的理性消费不雅观念,极大地转变并影响了日常的消费决策。
文/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