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图片,即可报料
近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微信"大众号发布一则案例显示,一名17岁学生在“护肤辅导”的套路下,三个月内花了7000多元购买护肤品祛痘。但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创造,这些产品都只是普通的护肤产品,并没有所谓的“祛痘、修复肌底、疏通毛孔”等功效,本钱只有几块钱……
“护肤辅导”称

“私人定制专属祛痘方案”
今年17岁的小曾是一逻辑学生,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她的脸部也有着痘痘的困扰。2023年11月,小曾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一则先容祛痘的广告,心动的她立马添加了广告里“护肤辅导”的微信。
出于谨慎,一开始小曾并没有购买任何产品,只是做了一些大略咨询。然而,这位“护肤辅导”却每天都给小曾发成功案例,还说可以根据小曾的面部情形,为她私人定制专属祛痘方案。
2024年1月,小曾禁不住诱惑,在“护肤辅导”的推举下花费1200元购买了祛痘产品。经由这位“护肤辅导”的推举,小曾又添加另一位“VIP护肤辅导”的微信,并在她们的辅导下开始利用购买的产品。
在两位“护肤辅导”的轮番哄骗中,小曾在三个月间,先后购买多款产品,但她的脸部并没有达到承诺的效果,她开始意识到自己被套路。此时,自己已经花了七千多元。
代工生产的普通护肤品
本钱只有几块钱
2024年3月,小曾向市场监管部门乞助并供应了样品,白云区市场监管局事情职员创造,小曾购买的产品都只是普通的护肤产品,并没有所谓的“祛痘、修复肌底、疏通毛孔”等功效。
由于她购买的产品是广州某扮装品公司生产的,司法职员立即前往该公司调查。经核查,小曾购买的产品确实是广州某扮装品公司代加工生产的产品,资质和质量都是合格的,但这些产品只是替外地客户代工生产的普通护肤品,本钱就几块钱,该公司从未在市场上宣扬和发卖过这些产品。
因两位“辅导”虚假宣扬勾引小曾购买产品的行为,已违反了《中华公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规定,经由白云区市场监管部门司法职员、生产厂家以及其客户多方努力,终极联系到两位“护肤辅导”,并成功将小曾被套路买产品的钱追回。
市场监管部门指出,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个人形象,个别不良商家捉住消费者的这齐心专生理,利用各种网络平台进行虚假宣扬,勾引消费者。这些不良商家常日会浮夸乃至是虚假宣扬产品效果以吸引客源,当消费者打算购买产品时,便会有自称专业辅导老师的人添加微信。
选择正规平台
查看商家的业务执照、资质认证等信息,不要超越平台,用平台以外的通信软件进行交易;
仔细辨别产品真伪
查看产品的包装、标签、喷码等信息,还可以通过国家药监局网站查询分外扮装品容许批件或普通扮装品备案信息;
理解产品身分和功效
可以通过阅读产品解释书、咨询专业人士或进行网络搜索等办法获取干系信息。不要轻信商家所描述的效果;
保留购物凭据
保留好发票、收据、交易记录等购物凭据。如果碰着问题或轇轕,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向干系部门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诉讼等,以便掩护自己的正当权柄。
来源:中国新闻网、广州日报
编辑:陈乐遥
审核:曹智鹏、杨熠
本文来自【海博TV】,仅代表作者不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供应信息发布传播做事。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