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盐城某小区的业主阿华(化名)常接到某装饰工程公司推销电话。他并未去过该公司,更未留下过手机号码。意识到个人信息被透露,阿华向当地警方报警。进行网络巡查后,盐城警方对该公司开展突击检讨,现场查获大量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的纸质文档与电子文档,内容精确到业主门牌号码、面积等。
经查,该公司为推广装肄业务,通过阿华所在小区物业公司中层干部王某,造孽收购大量业主个人信息,后进行电话推销。此外,该公司还从温某处购买大量盐城当地居民个人信息。涉案人温某专门从事公民个人信息倒卖,按小区收费,老小区便宜,新小区贵,每条信息5角钱至8角钱不等。共有10万余条个人信息被温某等倒卖或交流,涉案装饰工程公司借此获利2万余元。
目前,盐城警方对造孽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从事广告推销活动的涉案装饰工程公司作出罚款10万元的惩罚。对造孽贩卖小区业主等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温某等另案查处,并采纳逼迫方法,将依法深究其刑事任务。

盐城市公安局城南新区分局网安大队大队长漫游表示,当前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突出,公民个人信息的造孽透露、售卖、利用等已形成一条地下家当链,严重威胁公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房产中介、物业管理、投资咨询等行业内部职员要把稳保护节制的公民个人信息。在履职或者供应做事过程中将得到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供应给他人的,从重惩罚。”漫游说。(完)